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创意产业 > 广电 > 正文

为什么说新土豆切入短视频为时未晚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 2017-04-07 10:10:42 编辑:诚富

导读:当土豆网那句经典的Slogan“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被“只要时刻有趣着”取代 ,新土豆正落实一场重大战略转型,从此走上短视频的新长征,前面有雪山也有草地,充满风险。但固守过去肯定会持续萎缩,就切入时机与现有的生态支撑来说,新土豆的这个决定没错。

当土豆网那句经典的Slogan“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被“只要时刻有趣着”取代 ,新土豆正落实一场重大战略转型,从此走上短视频的新长征,前面有雪山也有草地,充满风险。但固守过去肯定会持续萎缩,就切入时机与现有的生态支撑来说,新土豆的这个决定没错。

关于新长征之路,笔者认为至少隐含两重意思:

一、土豆为什么突然要专注、聚焦于短视频。二、它有成功的可能吗?

短视频的未来价值基本不用再多说。这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日常信息消费来说,碎片化趋势已不可能扭转,这也是媒介的“去中心化”趋势。而视频内容始终会是核心的消费品类,它对流量的撬动,以及对广告主的吸引力都很可观。

虽然优酷平台早就有短视频,土豆过往的定位主要就是UGC模式的短视频。但过去一段,两个平台之间的定位存在一定矛盾,需要重新梳理,落实更清晰的定位,这也是平台化战略的深入。

现有的优酷是全品类服务,早有巨大的规模效应,客户群覆盖广泛,不可能让它只承载短视频服务。而土豆,从当年王微创立它时就已经给它灌注了一种独特的气质:自由、底层、开放、青春、有趣。

这就为优土内部寻找到一种差异化定位。虽然优酷已退市多时,但也有估值的动力,双方定位清晰,有利于外部市场重新审视这家视频平台的价值。

这一动作当然不会只是土豆的用心,这一定是阿里大文娱集团的战略措施。阿里文娱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的话讲得非常明白:“娱乐消费升级、产业环境优化让内容创业,特别是短视频的生产和消费空前活跃,这也是阿里文娱进入短视频的重要原因。”这也是马云倡导的双H战略(happy+health)的最新落地动作。

将土豆短视频平台定位置入大文娱,还有一层生态诉求:大文娱正通过内部业务板块之间的生态链体再造,重塑业务,有利于激活大文娱集团的内容端活力。当然还有分发、技术、商业等许多架构。而新土豆走向短视频平台之路,可以说是大文娱在内容源头的长远战略,它体现了竞逐未来大视频时代的野心。

跟阿里集团一样,大文娱内部体系之间,也有一种结构化的魅力。与腾讯互娱结构有类似,但腾讯互娱内部的内容端驱动在于阅文集团,它是文学IP,而阿里大文娱内部的驱动,未来很可能会是新土豆。

一旦新土豆平台流量起来,它会进一步降低大文娱的采购成本。截至目前,虽然平台已经淡化很多版权争夺,但每年仍无法回避这一挑战。新土豆的短视频以及优酷平台诸多原生的综艺、剧集等,隐含着内容端的颠覆力量。

对于新土豆短视频新长征成功的可能性,很多人质疑它入场时间太晚了。新土豆总裁何小鹏说,目前本地短视频竞争主要集中在UGC领域,而PGC领域的竞争基本上没开始。此外,UGC平台,目前还是一些创业型公司,而生态型的公司、矩阵型的公司还没出现,尤其BAT并没有在PGC领域花非常大的力气。新土豆未来会渗透短视频全品类服务,商业模式包括PGC和UGC两个方面。

这涉及商业模式的辨析。与视频相关的领域,UGC模式虽然有活力,能在很短的时间汇聚起人气,形成流量,但限于创作者终端、平台技术、工具支撑以及ICT基础设施的差异。UGC模式生成的内容整体往往粗糙。视频跟文字不一样,品质体验更重。这种粗糙会直接影响后期的商业变现。

所以,过去几年,包括土豆在内的平台,亏损严重,生存压力很大,沦落的已经有好多家。

融入PGC模式的PUGC,既不彻底压制独立创作者热情、活力,又能给整个市场灌注专业度与品质,能提升体验。何小鹏描述的新土豆,就是一种开放平台定位下的PUGC模式,符合未来趋势。

笔者也不同意土豆此刻切入短视频“已经晚了”的说法。这与它的开放平台、与商业模式定位有关。行业初期,还没几家公司诞生,平台型企业不可能有什么价值。只有市场上的企业群、C端用户到了一定规模,并且对于基础设施的诉求开始加大,才会真正呼唤平台型企业的诞生。

当然这类平台也不是突然生成的。笔者看到了这个行业已经到了大规模爆发的前夜:市场虽然生死氛围很浓,但参与者已经有了一定规模,消费者已经形成习惯;ICT基础设施已相对完善,云管端一体化运营足够支撑,平台各种TP开始崛起;广告主对于短视频的认知开始越来越清晰,内容与广告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就是说,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已经形成。新土豆此刻大规模涉入,有它水到渠成的特征。

笔者认同何小鹏说的:“任何产业的竞争,都是在商业模式典型化之后才进入到血海的,土豆今天进入这个时候是非常好的时间点。”

当然,如果只靠新土豆自身,还是比较玄,但它身后站着大文娱以及阿里集团。对此,俞永福与杨伟东的表述是:“单体公司和生态型公司的打法,还是会不一样的。”

所谓单体公司,就是主要指独立的短视频平台;而生态型公司,在他们那里,就是具有生态支撑的公司。新土豆短视频平台有大文娱乃至阿里集团的平台支撑。具备了庞大的流量、用户、ICT基础设施(尤其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支撑)、分发、交易、货币化等要素。

你可以视之为一种威慑力,但它确实就在那里。过去多年,在互联网许多细分领域都能看到类似的发展路径:虽然单体企业最初借助资本力量拥有一定势能与速度,但随着平台演进,尤其是需要技术、场景、商业化等支撑时,它的投入与转换、运营成本压力就会频现,这类平台独立的抗风险能力存在很多问题。

也因此而产生了一波一波的整合。虽然有些抑制产业创新活力,但创业群体确实获得了一个生态联盟体基础设施领域的成本要素。

土豆副总裁葛威透露,土豆背后有“一支堪称史上最强的算法团队”,来自淘宝头条、UC、神马搜索、优酷土豆。如此可帮合伙人提升流量与KPI,并能够赋能品牌、保护版权。而在分发环节,它将实现“一点接入,多点分发”。这确实是生态体系的描述。

俞永福多次强调阿里文娱要做文娱产业新基础设施提供商,估计投入大文娱的资金将是百亿级的。何小鹏说,20亿是给土豆孵化、一起共赢的合作伙伴分红的计划,实际规划将远超原UGC领域的投融资规划,未来“一定会投入好几年,才会看到曙光,我们是一家多元的矩阵公司”。

就是说,新土豆的长征路,已经备好充足的弹药。它也会成为大文娱与阿里的前端内容支撑。土豆专注于短视频,优酷坚持头部内容平台定位。优酷和土豆内容之间有一种协同——“结构化的魅力”。

何小鹏将新土豆与淘宝互相比拟,并强调,今天对短视频的判断是“线性的”,未来则用“指数级”来判断。因为,短视频还远没有到“最好的时间”。“什么是最好的时间?像淘宝一样,让100个短视频的创作者每年都能获得100万元的收入,还没到这个时候。竞争处于早期阶段,比初期晚,比峰值的时候要早。”

所以,新土豆的短视频长征之路,其实依然延续了阿里集团一贯的格局意识,它可能一开始显得比较慢,但等到完成平台建设,很可能会很快甩脱现有的竞争者。笔者认为,它此刻的切入算是比较精准。但至于最后是否真能成功,就要看具体的运营面了。

标签:土豆 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