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融资 > 正文

腾讯收编快手逻辑:微信和QQ都无法承接短视频使命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 2017-04-13 10:26:34 编辑:诚富

导读:从2011年3月创立起,快手成功获得了规模一次比一次大的融资,此次腾讯领投的D轮将快手的估值推高至近40亿美元,能挺进中国独角兽企业前20名了。

[从2011年3月创立起,快手成功获得了规模一次比一次大的融资,此次腾讯领投的D轮将快手的估值推高至近40亿美元,能挺进中国独角兽企业前20名了。]

在中国的互联网创业生态圈,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要么已经被BAT等巨无霸投资,要么在等着BAT等巨无霸投资的路上。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2016年共有71家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在全部71家独角兽中,有65%的公司与BAT有直接或间接股权关系,尤其是在独角兽的TOP10公司,除大疆科技外其他9家公司都与BAT关联;排在前20的独角兽有80%与BAT挂钩。

收编独角兽成了BAT滚雪球的一种方式。而作为创业者,被BAT收编或许也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成功。比如近日因被腾讯投资3.5亿美元的快手,曾经一度因为其内容多是荒诞怪异的奇葩视频,被贴上了“low”标签。抛开市场关注的快手是不是low的问题,从创业的角度来看,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在很多人看来,被腾讯收编,是因为快手经过了短短的六年发展,已经具备了叫板腾讯的能力。事实上,快手的成长是伴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崛起的,但也经历了很长的摸索期。

快手创立于2011年3月,最初是一款用于制作、分享GIF图片的手机应用工具。在随后的两年中,GIF快手不断转型,于2013年10月明确了自己的短视频社交属性,正式从一款工具型的应用转变为社交媒体。正式改为现在的快手是在2014年11月,这个时候它已经在AppStore连续4个月居前50。

快手的爆发式增长始于2015年,到2017年3月,快手获得腾讯融资时公布的总用户数达到4亿,日活5000万。

这一日活量,可以看作是腾讯大手笔投资的原因。很显然在具有社交属性的应用中,这确实是除了微信和QQ外目前日活最大的应用了。但笔者在国内各个咨询报告中找到的关于快手的日活数据却存在不少差异,或许可以这么理解,虽然快手正在野蛮生长,但还并不具备颠覆微信和QQ江湖地位的能力。

既然如此,腾讯下血本收编快手的举动或许可以理解为,巨头的竞争逻辑就是,如果不能将你扼杀,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你收编。

至于收编的理由,上文联通2月份沃指数排行榜上,有两个数据应该引起关注。一是在户均月消耗流量排行榜中,快手超过微信排名第一。所以在沃指数摄影摄像细分领域,快手排名第一;月流量的消耗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快手的使用时长是名列前茅的。

2016年的跨年演讲,《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提出GDT的概念,即国民总时间,认为未来有两门生意特别值钱,一是帮别人省时间,二是帮别人把省下来的时间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也就是说,谁能把握住人们大把的空闲时间,谁就有可能在未来把生意做大。而很显然,既然是用来“浪费时间”的,就无法把它做得高大上,做得一脸严肃,“向下”是一切贴近大众娱乐的真理。

所以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对此次投资布局的解释是,快手应用记录和分享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他还认为,快手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一款非常贴近用户、有温度、有生命力的产品。

目前在腾讯的产品中,微信和QQ都无法承接短视频这一使命,这两款产品更注重的是沟通功能,在短视频方面有天然的短板。快手的优势不仅仅在视频,更在于视频带来的个人的展示以及这背后的“眼球经济”,这也是马化腾看重的“贴近用户,有温度”,贴近用户即意味着流量,有温度即意味着认同感。

至于快手被批low,原因是它的主要用户是来自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青年。相比陈翔六点半、美拍、秒拍等高质量、明星云集的成熟团队和短视频平台,网上流传着各种无下限的快手短视频,而且快手没有什么复杂算法,你爱看什么,就给你推送什么,由此看来快手的“low”仿佛与生俱来。

但是在这场low秀中,至少有两个赢家。

首先是快手上的那些网红。快手是草根的天下,它提供了一个相比于运营公众号、运营美拍、秒拍更简单的平台,这对草根来说,既展示了自己,获得了认同,又赚到钱了,何乐而不为?这就是“眼球经济”的逻辑。

当然,更大的赢家是快手本身。从2011年3月创立起,快手成功获得了规模一次比一次大的融资,此次腾讯领投的D轮将快手的估值推高至近40亿美元,能挺进中国独角兽企业前20名了。

被BAT收编虽然不一定是创业者的初衷,但能被BAT看上,绝对代表着它在某些方面威胁着BAT或者与BAT的业务存在着互补性。

快手上确实充斥着各种无下限的内容,但依然存活得很好,答案只有一个,满足市场需求。

快手的成功不是偶然,如果要总结,或许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是寻找被巨头们忽视的需求点,不要和巨头们正面冲突;二是要给用户带来利益,无论是刷存在感还是创造“眼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