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企业融资链条过长的真相:资金空转杀伤力大
导读:一段时期以来,舆论每触及实体经济之弦,都会发出融资难、融资贵的颤音,而企业融资链条过长则被视为最直接的推手,成为经济发展之踵。
一段时期以来,舆论每触及实体经济之弦,都会发出融资难、融资贵的颤音,而企业融资链条过长则被视为最直接的推手,成为经济发展之踵。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疏通传导机制,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3月2日上午新闻发布会上也强调要缩短企业融资链条。
其实,缩短企业融资链条岂止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可以说,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恰是抓住了资金脱实向虚之“牛鼻子”。那么,如何才能缩短企业的融资链条呢?首先得弄清楚的是,企业的融资链条究竟有多长,又是如何被拉长的。
企业融资链条究竟有多长?
企业融资链条的长短问题,可以描述为货币资金直接或经过信用中介进入企业的时间长短、环节的多少;准确地说,应该是进入实体企业、转化为产业(或商业)资本的时间长短与环节多少。
从企业的实际感受看,融资的链条不断被拉长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按照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理解,如果没有其他干扰因素,企业的融资链条可以表述为:资金供给方――资金需求方,这是直接融资模式的基本特征。在间接融资模式下,企业融资链条则表现为:
显然,按照上述模式,资金从盈余方调剂到短缺方的链条非常清晰且简短。但在实践中,这一链条却被不断拉长。银行出于规避信贷规模管制、降低资本消耗和风险拨备监管压力等考虑,往往借助信托、券商、保险公司、基金子公司等通道投资非标资产,如信托贷款、委托债权、买入返售票据、信托受益权转让、同业代付、保险协议存款等。银行信贷资金通过更多的环节才能真正流入企业,甚至根本就没有进入实体企业。
以同业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为例(见下图)。A银行通过B银行和券商、保险类机构最终将资金投给借款企业,将授信业务转为同业业务。通过这种方式,银行达到了规避信贷规模限制、降低资本消耗及银信合作监管要求等目的,但同时也大大拉长了企业融资的链条。而实际情况还要更加复杂,链条还要更长。
企业融资链条是怎样被拉长的?
一般地,所谓的融资链条过长问题主要集中在间接融资渠道。从影响货币资金转化为产业(商业)资本链条长短的因素考量,企业融资链条被拉长与三个环节的资金空转相关:
一是资金在体系内的空转。主要包括理财空转、票据空转、同业空转、信贷空转等形式。银行出于规避监管或满足内部考核要求之目的,通过票据、理财、同业等业务的创新,实现资产的表内外挪腾。如为规避房地产信贷、地方融资平台等有关监管要求,银行以理财产品对接信托计划、券商资管等非标资产;为逃避央行MPA宏观审慎监管或“守住”上级行下达的贷款规模,银行大量开展票据资产业务,通过卖出回购、买入返售等方式,将票据在资产负债表内外进行转移腾挪。银行信贷资金的这种空转大大拉长了资金流入实体企业的周期。
二是资金在银企对接环节的空转。比较直接、简单的表现是,银行信贷资金明明可以直接通过信贷渠道流入企业,却偏偏要在体系内转几个圈。比如贷款转作保证金存款,再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真正用款的企业需通过票据贴现后才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人民币”;又如,企业贷款到期后,银行本可以在审核后续贷,却囿于先还后贷的要求,需要企业通过各种渠道融资,先归还原来的贷款再给予续贷。这种空转既拉长了企业的融资链条,更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是资金在企业投入生产经营前的空转。即企业从银行或其他渠道(包括资本市场)融到资金后,并未将资金投入生产经营领域,而是投向房地产、资本市场等虚拟经济领域,或者从事票据买卖、资金转贷等以钱炒钱的活动。在实体经济增长乏力、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虚拟经济的现实情况下,资金在企业投入生产经营前的空转已成为一种常态和病态,而投资金融、逐利资本市场日益成为产业资本的“新爱”。
除了上述三个环节存在的资金空转外,直接融资领域同样也存在资金空转问题,也存在融资链条被拉长的问题。尽管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已够短了,但融来的资金也未必能真正进入实体。君不见,多少上市公司资金多得只能买理财,而且是收益率极低的理财!据Wind数据, 2016年沪深两市共有773家上市公司动用闲置或自有资金投资理财产品,金额高达7666.7亿元,所购买理财收益率大多维持在2%-3%之间,甚至低于2%。
显然,我们考察资金是否流入实体经济的视角不应囿于资金是否已到了企业“手中”,而应关注货币资金是否真正转化为产业(商业)资本。对企业融资链条的理解应该更深刻、更宽泛,不应把融资链条被拉长简单归咎于间接融资环节、归咎于银行类金融机构。从某种意义上,资金在企业“手中”的空转对实体经济的“杀伤力”更大!
如何缩短企业融资链条?
无论资金以何种形式空转,实际上都表达了社会资金在实体经济“门”前犹疑徘徊的“复杂心态”。这种心态,从金融的角度看,除了现行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束缚外,更多地是对风险的“畏惧”;从企业角度,则表现为虚拟经济过热、实体经济偏冷所形成的巨大机会成本的“刺激”。因此,要缩短企业融资成本需从金融、企业两端共同发力,努力消除诱使资金空转的因素。
从金融端看,首先要消除“官商”作风,改进传统的信贷理念和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转贷环节。不科学、不合理的信贷方式,特别是借新需先还旧的固化信贷方式,人为导致融资链条被拉长。这就要求银行机构加强信贷精细化管理,努力提升市场研究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合理确定对借款企业的授信额度和借款期限,最大可能减少贷款期限与企业生产经营周期的错配,实现信贷资金归流与企业资金回流的匹配,减少企业转贷需求;同时,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创新还款方式,实现贷款到期与企业续贷的无缝对接。其次,要从顶层设计上引导和督促商业银行改进考核激励机制。特别是要纠正中间业务考核方面的误区,消除部分银行存在的“只收费不服务”等“官商”作风。此外,需要加强监管制度方面的创新,使监管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减少金融机构为规避监管的“伪创新”。要按照郭树清主席的要求,深入开展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等专项治理。还要加强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协同,细化监管规制,实施“穿透式”监管。
从企业端看,根本之计在于降低实体经济的机会成本,即降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收益率落差,消除“刺激”企业“脱实向虚”的诱因。一方面,要通过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企业产品的附加值、竞争力,增强实体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虚拟经济领域的调控与监管,完善游戏规则,减少“暴利模式”。
而当务之急,则要清理非法办金融,整肃金融秩序,重塑整个社会对金融应有的“敬畏”,引导资金回归实业。目前,很多企业热衷于办金融,或从事转贷等类金融业务,把金融视为“唐僧肉”,对金融风险缺乏充分的认知,对金融二字缺乏应有的敬畏。一些企业打着普惠金融、服务小微、服务实体的旗帜,实际上从事的是转贷款业务,或票据买卖等业务。尽管这些类金融模式在“扭曲”的金融格局下有其客观需求,但这显然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所应有的。
需要认清,实体经济本身的强身健体始终是缩短企业融资链条的关键。资金如补药,我们在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更需要注重信贷供给与实体经济“体质”的协调性,需谨防实体经济弱不堪补可能形成的“反刍”现象。因此,切实降低非金融企业的整体杠杆率的意义则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