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有效投资 做好招商引资 构筑八大平台
导读:新的一年里,西安经济发展如何实现追赶超越?2017年1月4日,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提出了清晰的新思路:要通过抓好有效投资和招商引资全力以赴稳增长;要通过做优大环境开局,进一步搭建大平台,让发展大产业都有广阔的新空间。
新的一年里,西安经济发展如何实现追赶超越?2017年1月4日,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提出了清晰的新思路:要通过抓好有效投资和招商引资全力以赴稳增长;要通过做优大环境开局,进一步搭建大平台,让发展大产业都有广阔的新空间。
抓好有效投资 重点抓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
今年西安工作重点始终要放在稳增长上,要实现目标就是要抓好有效投资和招商引资。第一就是要抓有效投资。投资门类很多,重点要抓三个。
抓工业投资
向项目要投资:对重大项目要一个个明确责任人,狠抓落实。
向工业技改要投资:引导企业从单纯的厂房设备更新改造,聚焦到技术研发,把技术装备作为技改投资的重点。
向重点产业要投资:一个大的企业就是一个龙头,可以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形成一个产业链,做大就是一个经济板块。
抓民间投资
要加大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在重点领域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保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民间投资的力度。
抓基础设施投资
一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立体交通、停车服务、地下管网、智慧城市、住房保障、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利工程、生态保护、移民搬迁,改校、改厕、改电、改水,以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建设等。
解读:稳增长要稳中求进,要实现这个目标第一就是要抓好有效投资。即便是经济大省和发达地区,都丝毫没有放松对投资的需求。而有效投资是西安的短板,在转型升级发展过程当中,西安的经济总体上还是以投资主导增长,任何忽视有效投资的做法都不可取。
工业投资是我市补短板的当务之急,是发展产业的长远之计。稳增长首先要稳工业,稳工业必须要稳工业投资。民间投资2016年全国都在下滑,需要高度重视,而西安的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还没有过半,需要继续加大,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措施促进民间投资回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也还有很大空间,这既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大事,也是增加有效投资空间的重点。
深化军民融合平台建设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要高举军民融合发展大旗,以经开区为龙头,向东北延伸,到高陵、航空基地、阎良,甚至到富平,形成全市的“工业大走廊”,形成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带。在这里要培育一批千亿级的产业集群,还要规划培育万亿级的产业集群,形成“追赶超越”的工业增长极。
要做强园区。全力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基地、经开区兵器工业基地、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做大产业集群。
要做优产业。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设施和项目布局西安,重点推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特种材料、高端监测、量子通讯等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
要做大市场。加速军工科技创新成果就地转化,让隔在“围墙”里的军工技术转化成市场产品,产生市场价值。
解读:西安是国防和军工重镇,军工单位上百家,涵盖了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技术、电子等六大领域。目前拥有军民融合企业近300余家,年营业收入约1600亿元。
对于西安来说,要深化改革,创建国家军民深度融合的示范城市,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西安特色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是抢抓新机遇、实现新突破的一个难得契机,是我们追赶超越的一个秘密武器。
深化城市功能平台建设 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
西安是特大城市、消费大市,外地企业看中的就是这里的商贸服务业和人口聚集作用。
要建好一批大中型现代化商圈,进一步加快商贸服务业大发展。还要发展线上消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把商贸服务业产业链拉长,并做大做强。
解读:随着大西安的建设,西安的引领辐射作用将更为强劲。从大西安的发展格局上,拉大城市骨架,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发挥西安特大城市对商贸服务业的消费集聚作用。与此同时,对寸土寸金、业态趋于饱和,正处于要素资源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过程中的城六区来说,则应抓住城市化机遇,与时俱进规划商圈业态,做大做强商贸服务业。电商冲击实体经济,但并不代表实体店铺就没有活路,更要动脑筋、想办法,求新的突破,对传统产业要加大提升改造步伐,延伸产业链,促进商贸服务在更高水平协调发展。
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 “五资”一起抓一起考核
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具体就是“三个一”:每个区县,每个开发区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每月1号或每周一要抓重大项目的招商、抓重大项目落地的协调、跟客商进行洽谈;真正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市的“一号工程”。具体来讲就是“五资”一起抓:
一要抓“外资”
开发区要学习先进地区,加大中外合作、招商引资力度。
要将欧亚论坛办成西安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大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和央企、民企项目,同时也让央企、民企通过这个平台走出去。
二要抓“民资”
要进一步抓民间资本引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作用。
三要抓“央资”
积极开展央企进西安的活动,积极谋划一大批项目,争取央企投资。
四要抓“融资”
通过上市引进资金。鼓励本地企业上市,尽可能为上市企业提供绿色通道,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五要抓“内资”
积极主动争取其他省内外国企投资。
解读:今年的重点任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就是要提高供给质量。提高供给质量有两个办法,一是存量优化升级,二是做优增量。做优增量就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针对当前西安发展不足、总量不大的现实来看,做大总量的根本途径就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强力推进招大引强行动。
我市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4.7%,但距离对标城市成都还有很大的距离,必须进一步做大规模才符合西安的发展定位。一个发达城市的民营经济为经济总量、税收、出口、就业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西安也要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央企是西安的发展优势,应当成为扩大投资的重要对象。上市是引进资金的平台和方式,也是招商引资的新渠道,目前西安上市公司33家,我市应通过鼓励企业上市,实现企业直接融资。抓内资也包括引进省里的企业来西安投资,争取省里的项目落地西安,因此西安各区县和部门应该加大和省级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对接,做好服务工作,争取内资。
深化金融平台建设 加快发展金融产业
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必须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要加快明确西安金融产业的核心地位和区位。以高新区为核心,加上经开区和浐灞生态区,形成一个金融“金三角”,作为陕西的金融中心,形成西安金融中心的核心区块。
解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经开区调研时,王永康就提出西安要营造一流金融环境,引进金融领域专业人才,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要善于通过资本运作,多帮助企业通过上市筹措资金,实现更好发展,这对于实体经济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
深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当好“店小二”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要落实中省支持民营经济的一系列发展措施,当好“店小二”,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要多给企业送信心、送政策、送服务,为企业提供“五星级”服务。
要优化投资环境,形成“千军万马”发展民营经济的势头,把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解读:民间投资是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委全会上分析的陕西省目前面临的六大短板之一。在近期王永康的一系列调研中,每到一个企业,一定会认真询问企业有什么困难,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西安提出要通过“行政效能革命”,增强服务意识,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加快改善投资环境。要做“好保姆”“店小二”“娘家人”。这种政府的服务意识和实干家精神,将极大提振西安的民营企业信心,也有望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企业进入西安。
深化开放平台建设 加快发展开放经济
要高举开放大旗,以国际港务区为龙头,西边延伸到空港,向东向南延伸到欧亚经济论坛、领事馆区、会展中心区,形成“一带一路”开放大通道。
要做足口岸经济文章。大力发展立体化物流、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打造国际中转枢纽港和商贸物流集散地。
要做大西安的航空港。发展临空产业,完善海陆空立体化开放通道,巩固提升西安在国家交通、物流、枢纽中的中心地位。
要加快陕西自贸区核心区建设。学习上海,加快改革步伐,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探索形成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制度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一批西安模式办法。
解读:2016年12月12日,王永康调研首站就选择西安国际港务区,强调要做实开放大通道,做优开放大平台,做大开放经济,加快建设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争当“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
“一带一路”战略使西安处于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扩大开放成为西安的必然选择。唯有以开放的姿态,跳出城墙思维禁锢,进一步走向开放、对接国际,西安才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抓住更大机遇、实现更大发展。
深化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要高举创新大旗,以高新区为核心,向两边延伸,包括航天基地、大学城、科研院所在内,形成全市科技创业大走廊,全面抢抓两个“国字号”创新改革发展新机遇。
要大力支持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对标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追赶超越,产业打造要高精尖,城市建设要高大上。
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不仅要培育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软件与信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还要着重培育一两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
要打造创业创新高地
出台人才引进计划和相关配套措施,推进人才、技术、资本在高新区有机结合,使高新区成为西北的人才大市场、技术大市场和资本大市场。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让更多的年轻人向往西安,使人才“东南飞”变成“西北飞”。
解读:创新是“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目前,西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为11.8%,其中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占西安市的70%,尽管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但这与西安的资源禀赋和创新优势仍不匹配。因此,西安应该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新局面。
深化文化平台建设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要高举文化产业大旗,以曲江新区为核心和引领,向全市多点辐射,带动全市的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制定“文化+”的产业发展计划,把文化与生态、旅游、科技、会展深度融合,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解读:能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资源才是有用的资源。当下,一边是没有资源的城市想方设法造景、挖故事,一边是大把的历史文化遗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文化+”理念,有助于让西安沉睡的文化活起来,转化成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深化特色小镇平台建设 加快发展特色经济
要学习借鉴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经验,把特色小镇作为“十三五”期间投资的新平台、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每个区县至少要有一两个试点。每个书记、区长、县长要抓一个,开发区也要规划一批。
解读:王永康在汉长安城遗址调研时,提出可以结合搬迁建设特色小镇,搞网上创业、搞旅游富民。在灞桥调研时,提出灞桥区可以利用老的纺织城区块,做纺织特色小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长安调研时,他要求区县主动对接、服务高校,建立一批创新创业特色小镇、文化特色小镇。
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逐渐升温。浙江是国内最早践行特色小镇的省份,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浙江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王永康选择特色小镇作为切入点,立足的是特色,对接的是产业,实现的是富民,破解的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难题,可谓是一举多得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