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电商过度授信生乱 消费分期套现利率堪比高利贷

来源:网易财经 发布时间: 2017-11-30 08:55:13 编辑:诚富

导读:在近期现金贷业务遭遇整顿之际,消费分期产品的套现行为愈发活跃起来,主要是通过虚假的交易将授信额度套现出来,而有的综合利率已超过36%的监管红线,直追高利贷。

在近期现金贷业务遭遇整顿之际,消费分期产品的套现行为愈发活跃起来,主要是通过虚假的交易将授信额度套现出来,而有的综合利率已超过36%的监管红线,直追高利贷。业内直言"这就是打着消费分期名义进行的畸形现金贷业务"。消费分期"变种",除了现金贷市场因监管而收缩之外,消费分期平台过度授信亦是重要原因。在刚刚过去的"双11"电商节期间,各路消费金融玩家以消费之名掀起的"加杠杆"狂潮,不仅席卷了高、中、低各收入人群,更将无收入来源的大学生群体也裹挟进来。以阿里巴巴旗下花呗为例,为大学生授信额度上万元并不罕见。银行人士直指以阿里等为代表的电商巨头,在自身盈利模式驱动下大肆"放水",不仅有诱导消费之嫌,还易伤害到无借贷能力人群。
近期刮向消费金融行业的监管风暴,让无场景、高利率的现金贷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但与此同时,另一个看似"无害"的业态——消费分期却被忽略了,其背后实则暗藏重重隐患。

华南一位民间金融行业人士向网易财经透露,近来消费分期产品的套现行为愈发活跃起来,普遍模式是通过虚假的交易将授信额度套现出来,有的综合利率已超过36%的监管红线,向正被"严打"的现金贷利率水平看齐。

"这实际上就是打着消费分期名义进行的畸形现金贷业务。"广州安易达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徐北向网易财经指出,消费分期产品疯狂套现,与相关平台"过度授信"、"多头授信"等大肆"放水"有关。

就在刚刚过去的"双11"电商节,各路消费金融玩家以消费之名掀起的"加杠杆"狂潮,不仅席卷了高、中、低各收入人群,更将无收入来源的大学生群体也裹挟进来。

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分期平台花呗为例,尽管其官方声称"不少大学生额度不超2000元",但网易财经近期抽样调查的54份大学生案例中,有近67%的人额度超过2000元,最高者则达到2.3万元,同时她还有京东白条的额度千余元。

"电商巨头们为了刺激交易大肆放水,以获取更多的销售佣金、利差收入和银行结算费用,"一位股份行分管零售业务的高管向网易财经分析指出,"它们这么做有很强的动机,但是有诱导消费之嫌,还容易伤害没有借贷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