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社会服务工作成绩显著 版权产业占GDP超7.3%
导读:11月23日,全国版权社会服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1月23日,全国版权社会服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全国版权社会服务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版权产业不断发展,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已突破5万亿元,占全国GDP超过7.3%。
2017年全国版权社会服务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林秀敏摄
版权法律不断完善 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我国版权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2014年4月,我国批准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视听表演北京条约》。 2011年7月,《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工作正式启动,目前正在深入推进。国家版权相关部门陆续制定了《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版权地方性立法工作也在有序开展。
在版权法律不断完善的同时,我国版权执法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05年至2016年,各级版权主管部门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9.35万件,收缴各类侵权盗版制品5.08亿件。国家版权局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行动”,共查处网络案件5560件,依法关闭侵权盗版网站3082个,有效打击和震慑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五年来,版权秩序和环境持续好转,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同时,这也为推进版权社会服务提供了积极条件。
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版权产业不断发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我国著作权登记制度在不断完善和推进。版权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规范作品登记证书的通知》、《关于规范电子版作品登记证书的通知》等多项规范性文件,著作权登记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了登记总量的大幅度增长:2013年,全国著作权登记总量突破100万件,2016年总量突破200万件。各类作品和软件的创造、创新能力极大提升,版权成果转化成效明显。
随着版权服务水平的提高,我国版权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比重也在持续增长。2015年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已突破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7.3%,其中核心版权产业已突破3万亿元,占比为4.41%。
近年来,国家版权局相继批准设立了一批国家版权交易中心、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和国家版权贸易基地,2016年完成了在全国六大行政区划间设立国家版权交易中心的规划布局,一批集版权评估、质押、交易、投融资为一体的版权交易平台已经建立。此外,全国版权示范创建工作持续开展。目前,国家版权局已授予10个城市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109个单位为全国版权示范单位、29个园区(基地)为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2015年,在国家版权局指导和支持下,成立了全国版权示范城市联盟。国家版权局批准设立了16家国家版权交易中心(版权贸易基地),推动成立了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联盟。
在国内主动宣传 在国际积极发声
在版权宣传培训工作和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成绩也很显著。国家版权局发挥官方网站信息主渠道作用,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头条号及新闻客户端,形成了以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为重要平台,以重大版权事件为契机,以新闻媒体为主要渠道的宣传方式。此外,我国版权工作部门在WTO、APEC等多边场合积极发声,增强我国在国际版权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版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