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产业资本化进入快车道 警惕商誉减值“雷区”
导读:GET2017教育科技大会日前发布的《2017年教育行业蓝皮书》显示,2017年前8个月一级市场教育行业的总融资额和融资案例同比分别增长66%、68%。
GET2017教育科技大会日前发布的《2017年教育行业蓝皮书》显示,2017年前8个月一级市场教育行业的总融资额和融资案例同比分别增长66%、68%。截至2017年8月底,二级市场(含港股教育)一共发生并购案15起,涉及金额68.5亿元。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教育资产资本化的加速,上市公司应充分考虑并购标的资产的估值和业绩承诺的合理性,警惕商誉减值“雷区”。
教育产业资本化加速
今年以来,科技加速助力教育行业提升效率和改善效果。芥末堆创始人梅初九在GET2017教育科技大会上表示,从2014年到2017年教育行业处于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教育行业更多的基于资本推动的市场和品牌的建立;到2017年,教育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它需要的是技术和科学,这些都基于研发驱动的,科学包括脑科学、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等,技术包括人工智能、AR、VR等。
根据《2017年教育行业蓝皮书》,2017年,随着新民促法的实施、中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的持续增长,中国教育行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前沿技术取得了“双突破”。在技术、市场与政策的共同推进下,商业模式逐渐形成,2017年教育资本市场愈发活跃。
2017年前8个月,一级市场教育行业的总融资额达96.4亿元,公布金额的融资案例达156起,同比分别增长66%、68%。其中,最受青睐的K12领域,融资金额虽不及2015年融资创业潮时55.3亿元的疯狂,但相较去年的30亿元,仍增长了4.3亿元。资本青睐的同时,在项目选择上更加趋于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二级市场受上半年并购相关政策收紧的影响,并购案例金额和案例数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截至2017年8月底,中国二级市场(含港股)一共发生并购案15起,涉及金额68.5亿元,去年同期为75.2亿元。
西南证券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我国教育产业资产证券化进程加速,优质教育公司开始登陆资本市场,并收获了较好的市场反响。好未来和新东方等教育公司优秀的市场表现和较高的估值溢价,彰显海外投资者对我国优质教育标的的高度认可。
警惕商誉减值“雷区”
2017年9月1日,新民促法正式实施,各地具体细则逐渐出台,上市公司对于教育资产的并购有望加速。业内人士表示,从细分领域上看,上市公司青睐的并购标的主要在全日制学校、职业教育、语言培训三大领域。从商业模式角度,上述三大领域的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盈利模式清晰,符合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需求。
目前,上市公司在多个教育细分领域都有布局。职业培训领域包括达内科技、开元股份、百洋股份、文化长城等;幼教领域包括威创股份等;民办K12和高等学校领域包括宇华教育、成实外教育、海亮教育等;国际教育领域包括枫叶教育、中泰桥梁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资产并购方面,受此前高溢价、高业绩承诺的“双高”并购拖累,多家公司并购资产去年业绩不达此前承诺,计提商誉减值,直接导致上市公司由盈转亏。
以勤上股份为例,公司于2月28日披露了2016年度业绩快报,预计2016年度净利润为4786.69万元,同比增长130.74%。然在4月15日公告中,公司将净利润修正为亏损3.96亿元。对于由盈利转为巨亏的原因,勤上股份表示,公司于2016年度完成对广州龙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本次收购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形成商誉20亿元。2016年度广州龙文经营情况未达预期,公司对上述商誉减值4.2亿元。
此前,公司作价20亿元收购广州龙育100%股权,以2015年8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广州龙文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0.66亿元。采用收益法评估后,其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20.14亿元,评估增值20.80亿元,增值率达3151.52%。广州龙文2016年的预计净利润为1亿元,实际实现净利润6642.46万元,完成率仅为66.19%。
分析人士表示,轻资产行业已成为高商誉减值的“雷区”,很多上市公司对并购标的高速增长的要求并不现实,导致商誉减值持续出现。预计上市公司“双高”并购的后遗症将持续显现。随着教育资产资本化的加速,上市公司应充分考虑并购标的资产的估值和业绩承诺的合理性,警惕商誉减值“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