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重庆要求网络小贷自查现金贷:利率、收贷均需上报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发布时间: 2017-11-09 09:29:53 编辑:诚富

导读:狂飚的现金贷,持续引发监管密切关注。

重庆要求网络小贷自查现金贷:利率、收贷均需上报

狂飚的现金贷,持续引发监管密切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重庆市金融办于11月6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现金贷业务自查的通知》。
此次自查对象针对重庆市金融办批准设立的网络小贷公司。《通知》指出,各公司要对自设立以来开展的现金贷业务情况进行自查。自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现金贷业务名称、额度、期限、利率、放贷对象、获客方式、有无场景、贷款用途、资金来源、收贷方式以及是否存在负面舆情、举报投诉等。

重庆市金融办要求各机构对现金贷产品逐一填报,不得隐瞒,并将据此对部分公司现金贷业务进行重点检查。对于自查目的,重庆市金融办称,是为摸清该市小贷公司开展的现金贷业务情况,防范行业经营风险。

作为一项可望又可及的合法放贷人资质,网络小贷被诸多资本看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170张网络小贷牌照。重庆也吸引了吸引了全国诸多知名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小米、百度、海尔等在该地申设网络小贷公司。作为网络小贷的重要聚集地之一,重庆这一自查做法或许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

有消费金融公司负责人表示,现金贷的确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传统信贷难以覆盖到的用户的需求。但应该自律,在用户选择上主动避开学生等弱势群体。

一位与现金贷平台有过业务合作的机构人士表示,现金贷平台看似的高利润建立在高额逾期管理费的基础上,刺激人过度消费、过度借贷并不是可持续的模式,而且存在暴力催收问题。此外行业共债现象十分严重,真实坏账水平通常难以为外界所知。“数据之粗糙和逾期之高把我们吓到了,业务部门觉得风险太高,主动停掉了业务合作。”

有地方金融办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许多互联网金融平台打着小贷、普惠的旗号,实则是变相高利贷,根本没有任何资质。在所有金融业务都应纳入监管的要求下,一些做大的平台纷纷通过申设、收购或入股等方式获得网络小贷资质,将业务披上合法化的外衣。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规避监管,而是将接受更严格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