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外包呈现七大发展趋势
导读:变革与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金融科技企业正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立本求变,利用大数据分析、生物识别等技术,更深更广地融入金融服务价值链,积极推进新金融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数字化转型。
变革与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金融科技企业正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立本求变,利用大数据分析、生物识别等技术,更深更广地融入金融服务价值链,积极推进新金融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数字化转型。未来,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如何通过创新打造自身的竞争力,加速金融外包价值链的结构性调整?如何平衡鼓励创新和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正成为金融机构、金融外包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等关注的焦点。
七大发展趋势
“资源整合为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潜力很大。”商务部原副部长房爱卿在日前举办的“2017中国(合肥)金融外包峰会”上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而且使跨境交付有了比较便利的技术条件。对外开放深化,为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潜力非常大。
据房爱卿介绍,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也不断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出现七个趋势。第一,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技术已成为金融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手段。第二,我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离岸外包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持续增强。第三,高端金融服务外包占比持续上升,高端业务结构不断优化。第四,金融服务外包生态链正在形成,由传统单打一的业务分离制供给向跨界整合、集成式供给延伸。第五,从标准化模块式供给向个性化定制式供给发展。第六,从经验服务供给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供给转变。第七,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环境逐步改善,合作共赢已经成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过去,金融服务外包主要靠从业人员的经验,现在开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客户需求进行科学分析。据初步调查,五年前,依靠传统经验提供服务的占70%以上,而目前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提供服务的占70%以上。
不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金融服务外包还存在着差距。“最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特别是复合型人才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价值链在不断重组,特别是金融个性化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金融服务产品越来越人性化,金融产品的生命周期进一步的缩短,这些变化使得金融机构在新型金融业务和流程方面存在着不少短板。”房爱卿说。
房爱卿表示,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尝试将一些业务如金融衍生品、设计的研发、金融数据分析等业务,委托给外部供应商,也就是服务外包,这样有利于金融企业补齐短板,打造长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有利于开拓市场、扩大销售,也有利于合理配置金融资产、降低区域风险。
前所未有的机遇
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金融创新的支持,金融创新同样也离不开金融外包的支持。
“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可能推动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战略调整,金融外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民银行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金融外包。近些年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金融改革创新也为金融外包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与此同时,加强规范和防范风险不能忽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马贱阳说。
这些机遇表现为:一是金融业的发展为金融业外包服务发展提供了机会。二是金融科技的创新为金融外包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为服务外包提供新一轮发展的支持和动力。三是金融产品的创新为金融外包带来了更大的需求。
对于2017年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厚嫒表示:“《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17》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向好,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新动能逐步显现,各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持续释放,服务外包政策体系也进一步完善,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得到大力推进。在广泛的领域里面,特别是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这样的战略中,将有服务外包的鼎力支撑。”
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尚庆琛认为,随着科技在金融业当中的价值转化率不断提高,第三方服务的介入和共同参与,对于整个金融业价值链的形成和实现变得尤为重要“。未来,金融外包企业会更多向科技企业的方向演变和发展,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会更加深入,与金融业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行业规则将更多受到金融监管的影响。”
对于金融数据服务外包的创新,龙信数据(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现在很多大数据公司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未来应该进一步开放数据资源,同时需要尽快完善法律法规,跟上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步伐,处理好数据资源开放和信息安全的边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