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局约谈网络音乐服务商 并非一刀切叫停独家版权
导读:在线音乐领域又掀起一场关于“版权”的战争,这一次甚至引来国家版权局的出手。
在线音乐领域又掀起一场关于“版权”的战争,这一次甚至引来国家版权局的出手。
9月12、13日接连两天,国家版权局相继约谈BAT、网易等网络音乐服务商,以及环球音乐、华纳音乐等境内外音乐公司,核心关键均在“独家版权”四个字。此前,阿里音乐、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三家陷入版权纠葛: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与阿里音乐达成版权互相转授权合作;而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因为版权问题正面临互相起诉的尴尬。除此之外,用户逐渐培养起付费购买数字音乐的同时,却逃不开“听个歌要下载好几个APP”的烦恼。
“我觉得这是(独家版权)无解的题,”资深音乐人张昭轶接受南都记者独家采访时指出,在线音乐平台无论是拿独家版权或是走社交模式,本质仍是“音乐介质”、“音乐渠道”的一种,就像多年前的唱片、磁带。
并非一刀切叫停“独家版权”
尽管各音乐平台官方并未有回应,但多名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确认参与了国家版权局的约谈,不过并非叫停“独家版权”,而是“探讨非独家的可行性”。国家版权管理司负责人指出,“当前网络音乐版权市场出现了一些问题,哄抬版权授权费用、抢夺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侵权使用音乐作品等现象又有所反弹。”
9月12日,腾讯音乐将其旗下包括环球、华纳、索尼全球等独家代理音乐版权在内的资源转授给阿里音乐。按照公开信息,腾讯音乐此次转授给阿里音乐的曲库数量在百万级别以上。与此同时,阿里音乐则将其独家的滚石、寰亚等音乐版权也转授给腾讯音乐。
被冷落了的网易云音乐,却和腾讯音乐“互撕”,对簿公堂。8月底,网易云音乐二次起诉酷我音乐侵权,并已被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受理。据南都记者了解,网易云音乐向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称酷我音乐侵权其多首歌曲。在此之前,腾讯音乐则在深圳提起诉讼,称网易云音乐未经授权传播腾讯音乐拥有独家版权的多首畅销歌曲。诸多争议与官司,围绕的都是“独家版权”。
音乐平台收割用户
从C端来看,拥有版权的各平台早已开始收割,付费购买数字音乐已经成为趋势,收费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此前,包括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QQ音乐等都向南都记者声称,他们有千万级别的曲库,太合音乐则向南都记者透露,拥有2200万正版曲库。
南都记者统计发现,目前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QQ音乐、百度音乐等App的收费模式多以会员制进行,价格在80元/年-200元/年之间不等。根据价格不同,用户可获得的权益也不同。
光有付费购买会员还不够,各大音乐平台也会想办法从用户身上“薅羊毛”。其中,数字音乐专辑就不在会员权益之列,用户需要另外购买。已经是QQ绿钻豪华版会员的曾小姐最近就遭遇到这个问题:无法下载《中国有嘻哈》某一live版单曲。曾小姐需要另外付费3元才能下载该单曲,或者在绿钻豪华版年费会员之外,再购买88元/年的付费音乐包。
然而,粉丝经济之下,这并不妨碍用户花更多的钱购买更多数字音乐内容。5月初,朴树新专辑《猎户星座》在网易云音乐平台上突破10万张的销量。此前,QQ音乐上周杰伦的数字专辑《周杰伦的床边故事》不到36小时就卖出超过100万张。近来大火的《中国有嘻哈》更是为其独家版权方所有者腾讯音乐带来诸多流量和收入。
音乐产业繁荣背后的资本故事
“音乐产业太繁荣了。”张昭轶颇为激动,在他看来数字音乐仅仅是当下音乐产业当中微小的一环,独家版权也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重要,就音乐内容本身来说,流行、嘻哈、民谣各种风格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块市场,“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除了每年固定的体育赛事之外,都被演唱会排满了。”
除此之外,各地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繁盛起来的音乐节、live house等,都是线下音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昭轶认为,相比音乐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和板块,独家版权、用户付费购买只是很小的一块营收,并不足以支撑在线音乐平台讲故事、登陆资本市场。
在线音乐平台抢购独家版权的逻辑是什么?“没有版权,现在音乐平台还有什么故事呢?”张昭轶反问。艾媒咨询集团CEO张毅分析,独家版权带来的是流量和用户,之后再衍生出更多的商业模式。但当下,还是独家版权最为重要。张昭轶称,独家版权拉升流量和用户,之后是上市,相比之下,独家版权花费的钱只是小巫见大巫。问题是,一旦哪天独家版权故事讲不下去了,资本市场便不再买单。
对照国外市场,已经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音乐流媒体服务有Pandora,其当前的市值仅20亿美元左右,且连年亏损。相反,腾讯音乐当下的估值传言在100亿美元左右,而网易云音乐的估值按照其年初融资7.5亿元的规模来算,已有80亿元人民币。
音乐以IP为单位进行消费?
独家版权问题如何解?太合音乐集团副总裁刘鑫在去年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便预言2017年的版权大战。他透露,目前音乐版权费以每两年翻倍的速度上升,“就是今天他买(版权),他是老大;明天你买,你是老大。”用刘鑫的话来说,在线音乐市场在重蹈视频行业覆辙,打杀多年还是多巨头并存,且均在亏损。
张昭轶认为几乎无解。“音乐的竞争是长尾竞争。”张昭轶告诉南都记者,目前音乐产业的消费是以IP为单位进行消费,进而占据用户消费时间。除了歌曲本身,产业链上下游的商演、粉丝、运营更具看点,这是受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果只是将目光放在数字音乐版权,“把音乐App说大了,其实音乐无处不在”。
各在线音乐平台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可以看到,今年以来,除了“独家版权”的争夺之外,“音乐人计划”、“产业链”等词也成为热词。
以“音乐人计划”为例,从去年开始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网易都相继推出相关计划,试图构建竞争壁垒。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副总裁吴伟林此前曾向南都记者透露,2017年其重点之一是打通音乐产业链上下游,音乐内容生产、发行推广、音乐营销、销售变现等,将利用生态圈将音乐电商、粉丝经济、O2O演出等延展业务的盘子做大。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链或者说IP,对于在线音乐行业而言可能还是一个新词、新故事。在游戏、影视行业,IP已然是泡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