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创业人物 > 正文

怀揣38美元出国,熊晓鸽带回1000万美元拯救了腾讯、百度,打下大半个中国互联网

来源:米龙谷 发布时间: 2017-05-23 13:21:20 编辑:诚富

导读:1986年,熊晓鸽揣着38美元飞越太平洋踏上了彼岸的美国。

1986年,熊晓鸽揣着38美元飞越太平洋踏上了彼岸的美国。

1993年,他带上1000万美元回国,用青春赌出了中国互联网的未来。

此后的20多年间,熊晓鸽带领的IDG资本IDG资本已经在中国投资了超过450家公司,包括腾讯、百度、搜狐、搜房、小米、携程、奇虎360、传奇影业、暴风科技、91手机助手、如家酒店、汉庭酒店、当当网、乌镇、古北水镇、美图、bilibili、蘑菇街、贝贝网。

他第一次把风险投资的概念带入了中国,从互联网1.0到2.0,几乎一人带动了大半个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生长。
大学梦

在中国互联网江湖里有一支“湘军”,除了姚劲波、曾李青、张小龙、唐岩,熊晓鸽也在英雄榜上。

从钢铁厂电工到新闻记者,从中国到美国,在从美国到中国,他把一身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1956年出生于湖南湘潭,父亲是一名伤残军人,参加过上甘岭战役,黄继光是他父亲的战友。

父亲转业之后成了钢铁厂的干部,没几年便在“文革”中遭受了迫害。为使儿子不因此受欺负,便很少让他出门。

长时间闷在家中的小熊晓鸽便对各种电器起了兴趣,经常在家改装收音机。父亲也会尽可能满足他对于电器的喜好,经常买各类小电器组件给他。久而久之,熊晓鸽喜欢上了物理学,高中毕业之后顺理成章就成了钢铁厂的电工。

电工是个人人歆羡的技术岗,熊晓鸽并不安分于此,他怀着一个大学梦。于是他经常挤时间去读夜宵,坚持学习英语。

“文革”时期大学招生的招生办法,是“群众区间,领导批准,招生学校复审”。

为了心中的梦想,熊晓鸽在钢铁厂期间长袖善舞,尽心尽力完成工作的同时添茶倒水,送烟陪练打球等细节也都不落下,和领导以及同事师傅之间经营了良好的关系,纷纷对这个懂事听话的年轻人赞赏有加。

就在某天终于等到一句厂里领导一句“明年我批准你上大学”时,国家恢复高考了。

这对于未曾懈怠的熊晓鸽而言倒也算不上多大变故,反倒给了他一个公平竞争的台阶。在仅6.5%的录取率下,厚积薄发的他毫无悬念地金榜题名了。

只有一点小意外,原本考理工专业的他,被录取到了湖南大学的英语系。

这个看似小小的变化,却影响了他一生的轨迹。

揣着38美元就去了美国

熊晓鸽自小爱好写作,他大学时候一篇文章曾被《湖南日报》选中发表在了头版上,这使得他萌发了将来成为记者的念头,而且要做一名一流记者,最好能是新华社的外派战地记者。

为此,他先是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远上北京,任机电部任翻译和英语教师的工作,接着又在1984年,以全国统考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考取中国社科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的研究生。

在考取研究生之前,他偶然结识了一对来北京旅游的美国夫妇。他们是熊晓鸽大学老师的好友,熊自然而然成了他们的导游。

在这段期间,拒绝接受报酬的熊晓鸽给美国夫妇留下了深刻印象,短短一周多的时间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离开北京之后,还时常与熊晓鸽保持着书信往来。

两年之后,熊晓鸽如愿以偿成为了新华社“中东非洲组”的实习记者,并在《中国日报》发表了不少文采斐然的英文报道。

有一位老师十分欣赏熊晓鸽,强烈推荐他去国外学习,开阔眼界。而当初结识的那对美国夫妇更是表示愿意资助他留学,熊晓鸽经过一番思考,便坚定了出国学习新闻的想法,他要成为一名最好的记者。

要成为最好的记者,就要去最好的学校,熊晓鸽选择了美国新闻教育界的名校——波士顿大学。经过老师的推荐,美国夫妇做担保,以及《中国日报》的日报上漂亮的文章,熊晓鸽成功拿到了波士顿大学第一年的全额奖学金。

1986年,买完机票之后他兜里只剩38美元,毅然飞向了大洋彼岸。

然而此去千里,他并没有按照自己计划的人生成为一名出色的战地记者,也与普利策奖再无缘分。

再回国时,他变身为和记者八竿子打不着的——“中国风投的开荒者”。

投资七年,颗粒无收

“人在压力之下,会发挥出超常的能力。”

熊晓鸽在美国五年,他把自己所有的潜能都发挥出来了——

半工半读,身兼两职:助教、自行车店工人;

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8个月修完全部硕士课程;

获得塔夫茨大学奖学金,攻读国际经济与商理博士学位;

继续半工半读,成为《电子导报》编辑,三年成亚洲版主编。

1991年,他写了一封信给了那个影响他此后人生道路的人——IDG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麦戈文。

23年后的2014年,加州的一家医院里,看到越过太平洋连夜赶来的熊晓鸽,麦戈文弥留的眼神闪出一丝光彩,他临走前最想见的人终于来了。

熊晓鸽转行回国做投资便是以他为起点,之于熊,麦戈文如师如父,麦戈文的“包庇与溺爱”帮助熊建造了一个投资帝国。

怀揣38美元出国,熊晓鸽带回1000万美元拯救了腾讯、百度,打下大半个中国互联网

1993年熊晓鸽带着麦戈文给他的1000万美元资金返国创办了IDG资本,正式开启了中国风险投资的大门。

彼时国内尚无风险投资的概念,VC犹是一片蛮荒,倘若开荒的熊晓鸽有点儿经验定然赚个盆满颇丰。然而尴尬的事情发生了,IDG资本7年投资下来,1000多万美金撒出去,连一条小泥鳅都没捞着,颗粒无收。

对于VC,熊晓鸽仅仅是此前当记者的时候接触了这个圈子,实际的经验并没什么积累。

熊晓鸽心惊胆战,这下牛逼吹大发了。对于麦戈文隔三差五地来中国视察,他总是提心吊胆,生怕麦戈文看着他的那份白卷时候,气得就地吐血三升,直接把这个项目给撤了。

出乎意料的是,麦戈文非但没有对他横加指责,反倒气定神闲地谈笑风生起来,并且不断给他支持和鼓励,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敦敦教诲。

中国风投教父

眼看老板自个儿都不心疼,也没怪罪自己的意思,熊晓鸽当然不能辜负了人家的信任。

2000年之后,只见天空飘来一个大字——“钱”,IDG资本的投资终于要收获回报了。

怀揣38美元出国,熊晓鸽带回1000万美元拯救了腾讯、百度,打下大半个中国互联网

此前两三年间,是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波创业潮,张朝阳、马化腾、李彦宏等纷纷为融资发愁,熊晓鸽便成了那个解愁之人。

1997年,张朝阳烧光了他的美国博士导师投资的20万美元天使轮资金,之后在他为了融资焦头烂额之际,熊晓鸽的IDG联合、晨兴公司、道琼斯等联合投资搜狐220万美元,搜狐的发展就此走上快车道。

2000年,搜狐在美国上市。同年,全球遭遇互联网泡沫。

1999年,IDG资本100万美元投资搜房网。搜房网在之后的互联网泡沫中,靠着IDG的过桥贷款勉强熬过难关。
2010年,搜房网上市,IDG当年100万美元的投资,收获1亿美元的回报。

2000年,李彦宏的百度面临夭折之危,国外资本由于互联网泡沫对中国互联网企业避之不及,而熊晓鸽大胆给了李彦宏150万美元,助其成功渡过一劫。

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IDG的150万美元一瞬变成了1亿多美元。

同样在这一年,QQ用户数量暴涨导致马化腾无力支撑,亟待资金维持服务器运营,结果四处寻求投资都被人拒之门外。马化腾不得已决定卖掉QQ,更悲催的是他还卖不出去,QQ也没人要。

后来,熊晓鸽联手李泽楷,以220万美元投资换取腾讯40%的股份,帮助腾讯渡过它一生中最艰难的一刻。

BAT三大巨头中,熊晓鸽一人就押中了两家。

IDG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只基金从1993年开始,到2003年为止,年均回报率是36%;第二只基金是从1999年开始的,回报率超过40%,而到2006年底,IDG共在中国投资不到2亿美元,回报已经达到10多亿美元。

其中互联网企业中除了百度腾讯两大巨头之外,还包括搜狐、搜房、小米、携程、奇虎360、暴风科技、91手机助手、当当网、美图、bilibili、蘑菇街、贝贝网。

IDG资本管理量猛增,从1000万美元增长了500多倍,投资了500多家创业公司。

此等成绩,何其傲人。这些占据了中国互联网的大半江山的企业,都离不开熊晓鸽的大力扶植,可说其对于中国互联网行业繁荣的贡献无可估量。

熊晓鸽也被人诩为“中国风投教父”。

熊晓鸽的成功之路

在熊晓鸽身上,成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1

熊晓鸽占据天时地利

彼时,中国互联网行业刚刚起步,一片蓝海,加上中国市场经济逐渐繁荣,在2000年后加入WTO推动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流,尤其是互联网行业。

当时国内并无风险投资的概念,属于一片空白,熊晓鸽已有7年投资颗粒无收的教训在前,经验已经得到丰富。举目四野没有一个竞争对手存在,熊晓鸽只要广撒网便可捞到鱼,占据先机。

2

伯乐之贵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熊晓鸽的人生道路上,伯乐不止一个,有读研时的老师,有自主他留学的美国夫妇,还有最重要的麦戈文。

不论熊晓鸽是马也好,熊也好,鸽子也好,反正他都被这些伯乐所相中了。

除开熊晓鸽自身努力令人发现了之外,便是他那为人处世的人生之道。在钢铁厂,他长袖善舞;给美国夫妇做导游,他不计报酬,结下友谊;留学时不做美国夫妇的寄生虫,身兼数职勤工俭学。这样的品行,如何不令人信赖?

此后麦戈文对于他在中国七年投资的颗粒无收视而不见,反而继续鼓励,给予充分信任,恐怕与熊晓鸽的为人脱不开关系。

3

人生永远有一个目标

熊晓鸽永远不会满足,当他已经成为一名人人羡慕的技术电工时,他追求上大学。上大学时,他决定将来要做一名战地记者,之后又决定去国外留学。在美国眼界开阔之后,便打定主意回国做风险投资。

一路走过来,他的目标永远清晰而明确,他甚至没有一刻处在迷茫和徘徊中,永远知道自己人生想要追求的事物在哪里。

同时他也不是一个理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甚至于的他努力几乎决定了他人生成功的必然性。

做电工时挤时间读夜校,自学英语;读大学时,自学系统的新闻知识;留学时每天睡两三个小时,8个月修完全部硕士课程;在步入社会之后,主动出击寻找机会,毛遂自荐找到麦戈文。

种种这些,都是熊晓鸽经过自己努力而争取来的。人生一旦有了目标和梦,就如同道路已经铺在脚下,就剩下迈开脚步了。

条条大路通罗马,倘若步子不迈,何谈罗马?

本文作者:于是乎

转载自:商战(ID:ishangzhan)

* 米龙谷尊重版权,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果版权人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