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创业人物 > 正文

社会创新浪潮下的大转型 小微创业将成为未来生活方式

来源: 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 2017-05-19 16:22:00 编辑:诚富

导读:随着公共卫生、资源再生以及人工智能等社会问题的逼近,社会创新的浪潮一触即发。

随着公共卫生、资源再生以及人工智能等社会问题的逼近,社会创新的浪潮一触即发。5月10日,在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成立十周年之际,一场备受关注的社会创新国际论坛也拉开帷幕,来自政府部门、公益组织、研究机构、投资企业等各领域的嘉宾,以“向社会创新致敬”为主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社会创新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行为方式,对中国发展和社会转型有着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者将加入创新潮流。

社会创新是大转型关键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提到“进入21世纪之后,死于营养过剩的人数已经超过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死于自杀和车祸的人也已经超过了死于战争和疾病的人。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已经开始完全不同于以往。”

“绝对贫困已经不再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议题,但两极分化依旧是社会和谐共处的最大威胁。”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王平分享了未来十年可能产生的现象,比如企业的社会化将进一步加深,以Facebook和Google为代表的新型企业表明,企业的性质正在从一种利益的器具转变成为全体员工利益和生活的共同体;生态文明将逐渐成为继工业文明之后又一种新的文明形式等。

王平认为,社会创新是以最经济、最合理、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来促成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创新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行为方式。社会创新既要直击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在设计解决问题路径的时候,一定要有整体的解决方案,一定要有新的模式、新的方法、新的工具,必须从Aim、Approach和Action三个方面来进行。

“作为一个投资人,我发现社会企业的社会和经济的价值所在,而作为一个公益组织的创始理事,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见了这种企业的未来,这样的投资就是社会价值的投资。”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吉富投资集团总裁刘吉人表示,社会创新型企业的出现不仅超出过去对于企业的传统定义,而且还完全符合未来社会的期待,它已经借用商业的模式来解决社会公益的问题。

做过财务、大宗商品交易、初创企业、金融创投等领域,联合国社会影响力基金全球负责人DavidGalipeau称自己是一个跨界混合体,正如当下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非常跨界的世界,政府、公民社会、私营部门的分界越来越模糊了,这也会带来很多创新机会和领域。他认为社会创新有一个模型或者一个方程式,创新就是人们的创意想法,再加上企业家,企业家是能够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的人,把创意想法变成模型并且形成一定的规模。再加上金融,就是资金,资金能够让这些模型产生颠覆性的变化。也就是说,社会创新+社会企业家+社会资本,就等于社会颠覆。

“社会创新在激发社会活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强表示,在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大背景下,社会创新对中国发展和社会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创新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人们还记得两年前,比尔·盖茨在其博客上展示了一段亲自尝试人类粪便提炼饮用水的视频,随即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议论。视频中,比尔·盖茨亲自品尝了一杯由粪便提炼的饮用水,并表示“味道不错”。

在此次社会创新国际论坛上,盈峰环境(15.060, 0.33, 2.24%)集团项目总监王志敏在分享了这个视频的同时介绍,稀缺的水资源现在正在遭受着很严重的污染,其中粪便的污染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世界上25亿人口中,因为没有足够的卫生措施,导致他们的粪便直接排入到水循环系统当中,每年大概造成2600亿美元的损失,更不要说水污染带来的疾病,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人类的粪便变成饮用水,只要五分钟时间。这是盖茨基金会正在推进的一个项目污泥处理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粪便处理系统,它可以把污泥和粪便通过处理过滤变成可以直接引用的水,然后把残渣进行回收变成肥料。同时,盖茨基金会在全国做了环保厕所的开发试验点。

王志敏认为,所有这些方案只是一个实验室的产品,离大规模的生产,服务到大众,还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他们正在和盖茨基金会探索推广的路子。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环保厕所可以随时改变不同的外观,放在不同的场景里面,在未来可以进入大众家庭。现在环保厕所已经应用在福建北部的一个乡村,作为美丽乡村计划中的一部分。

据介绍,未来环保厕所将是城市物联网的一个环节,可以有WIFI、VPN等,除了是一个厕所还是一个平台。最后做成一个大众化的生活方式,让创业者来参与、运作,提高就业机会。GlobeAccess,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用低价来制造高品质的卫生产品,去改变人类的生活。

“谁能成为这样的创新主体,我觉得只有年轻人,只有中小规模的企业。”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表示,企业越来越微化,创业者越来越成为普通的公民,将是一种普遍化的现象,公益成为了他们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成为他们的就业手段,就业手段相应的带来收益,公益和盈利成为同件事情。

中国人民大学公益创新学院院长康晓光认为,最近十年,中国整体经济发展了,中产阶级和一群先富起来的企业家的基本需求满足了,对社会的关切、自我价值实现,这些更高需求的追求开始出现了,所以人们对做公益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再加上互联网的发展,今天可以看到人人都来做公益,公益领域有价值、有意义的创新,很多都是来自各行业的某些个人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