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创业人物 > 正文

泛娱乐行业的困境与机遇,听听投资人和创业者怎么说

来源: 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 2017-05-16 15:26:37 编辑:诚富

导读:2016年,知识产权(IP)说大行其道,泛娱乐迎来爆发期,万民互娱时代来临。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IP开始呈现出精品化、细分化的趋势,泛娱乐产业在2017年也呈现出共融共生的新生态。

2016年,知识产权(IP)说大行其道,泛娱乐迎来爆发期,万民互娱时代来临。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IP开始呈现出精品化、细分化的趋势,泛娱乐产业在2017年也呈现出共融共生的新生态。

然而,繁荣的背后,却暗藏危机。由于文娱行业天生存在不可复制性以及每个人的主观偏差等问题,加上资本的疯狂涌入,让行业内泡沫横生,甚至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再加之背后蠢蠢欲动的风向变化,文娱行业在今年可谓风险与挑战并存。

那么,在未来泛娱乐产业共融共生的路上,作为投资人和创业者应该如何应对?

做好自身应对市场变化

松禾资本合伙人刘燕表示,文娱的形式可能在不同的时代会发生很多的变化,但是娱乐本身是没有改变的。因此,她长期看好文娱行业。

尽管在近期,对文娱领域的投资,可谓“冰火两重天”。但是在刘燕看来,对于优秀的企业来说,现阶段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优胜劣汰下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才、资本向头部企业集中。而对于抓风口或者没有真正准备好创业的企业,确实现在环境不好。

她指出,文娱是一个刚需,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本能。但是,成本支出相对是有限的,未来宅会成为一种文化。“宅一定是一个大趋势,假设经济越来越差,出门就要花钱,所以在家里能解决或者附近几公里范围内能解决的娱乐需求会占据很大的部分。”

她还认为,文娱并不是一个风口,但确实存在泡沫。但对于好企业来说,有泡沫并不是坏事。她认为,文娱行业就目前来看,存在三个困境。第一,内容具有不可复制性;第二,资本作用,作为投资机构,在文娱企业发展过程中,价值集中在天使阶段或者快要上市的阶段;第三,主观偏差,不同人群对同一个内容的观感不同,公司做一部作品的时候一定要定位清楚,很难像《人民的名义》这种,各种年龄层和职业都通吃,这种现象级的内容产品还是需要一些运气。

国金投资投资经理黄尔可说,回归到投资本身,如果是好的内容、优秀的企业,是能够经受住市场上的任何波动和变化的,是跨周期的。

对于创业者来说,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做好自身,问题就不大。明星创意动画总经理黄伟明表示,市场的变化很难预期,但是只要自己有持续变现的能力,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把东西做好,就不用太担心。“不能老是靠输血,希望资本的加入或者一些投资并购加持。”

豆腐APP创始人王佳斌也认为,应对变化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产品做好,把用户服务和产品价值做好,最后才能实现自己的资本价值。“做内容这个行业,是一个长期的事情,要有长期的发展想法。不要天天想着盯着一时一刻的变动,因为这个变化太大。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很难把握。既然你把握不了,就先做好眼前的事情。”

IP仍是文娱行业最具价值的存在

那么,在这个行业里,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深创投投资总监刘辉认为,在新媒体和泛娱乐领域,有四个投资机会。第一,强需求的线下内容和娱乐渠道+互联网。第二,基于微信生态圈的内容/泛娱乐变现。第三,具有IP孵化价值的工具型平台。第四,泛娱乐产业链的支撑体系,包括专业营销、影视营销、线上线下活动策划、事件策划、第三方评价等。

刘辉认为,新媒体内容运营的新趋势,重点在于智能分发+大数据+深度学习的媒介应用。在他看来,真正的应用仍相当有机会,但必须是一个整合的应用,跟智能分发、深度学习整合推进,对接新媒体和优质内容。其次,强需求+场景适配,这些应用一定是从现实中已经存在的强需求出发,加强场景应用。第三,垂直行业的捆绑,不论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渠道或者两者兼备,一定是要可以提供一些增值运营和增值服务的应用。第四,从IP到IP运营。

从投资逻辑看,刘辉谈了三点看法。第一,渠道,一定要基于智能分发、数据分析与深度学习的技术系统。捆绑强需求垂直行业的线下渠道或线上平台,回归到线上增值的内容运营,而非简单的以大数据资源为凭借向产业链上游延伸。

第二,IP。IP运营是基于品牌孵化、内容增值能力的IP运营。所谓IP运营,并不是简单把一个文学改编成电影,电影改编成游戏 。比如品牌孵化,做漫画的可以拍个小视频验证一下,看下小视频的月活、日活,留存率有多高。如果验证成功了,再提供推广和孵化。

第三,用户。用户不是越多越好,僵尸粉和屌丝群体没有价值,一定要持续地具有变现能力的,才是有价值的用户。

刘燕则认为,在文娱行业中,IP是一定有价值的,IP是有大量的粉丝喜欢,并且持续产生优质内容、可商业化的。“我们会希望创业公司能够在IP厚度上继续投入,在变现上结合好。我们的心得是,做IP一定要有可复制性,一定要在广度和深度上多加投入。资本的作用可能不一定那么明显,我们希望在早期能够挖掘出一些具有做出好的IP的潜质的公司投资。同时对于即将IPO,手上希望融资的公司,我们也愿意投资。第三,任何一个创业企业,在定位自己公司的时候,先要定位自己的用户,尽量把自己的偏见或者主观偏差消灭掉。”

黄尔可则直言,对于IP,投资人肯定没有创业者懂,创业者在一线更懂得这些事情,因此投资人主要是看团队。“我们现在的策略是,年轻人去做年轻人习惯做的事情,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东西,现在年轻人成长的时候,是很自由的状态。IP成长需要极长的时间,很多年的积累才能达到资本进去给其助力,在这个基础上再衍生出其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