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村教师用10年把企业做到年营收超20亿
导读:1998年,当来自安徽的乡村教师林云松北上京城,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若干年后,自己能成为一个年营收额超过20亿的企业家,全国十四家分公司,手下2300名员工。
1998年,当来自安徽的乡村教师林云松北上京城,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若干年后,自己能成为一个年营收额超过20亿的企业家,全国十四家分公司,手下2300名员工。
他说这一切有点“歪打正着”。
怎么个“歪”法?
师范专业毕业后,林云松在一个乡村的初中教数学。两年后,在那块巴掌大的学校里,林云松看到了尽头,不甘心的他重学了设计,毕业后一路向北,成为了北漂。
那年是1998年,室内设计的概念即便在北京也不过刚刚兴起,就如2000年的互联网。当年,北京市第一家家装市场在德胜门正式开业,林云松幸运地在行业爆发前夜上车,成为了当年第一批收设计费的设计师。
01
莫忘初心
嘴边的鸭子也得挑着吃
要不是被朋友“撺掇”,他从没想过创业。
林云松两次创业都和室装修有关,第一次是被同事拉,第二次是一个客户愿意成为投资人。
第二次创业时,靠着以前积累的老客户,公司业务源源不断,但业务非常杂,有工装也有家装。林云松坚信“多即是少,少即是多”的辩证关系,与其什么都做,还不如什么都不做。投资人也实在理解不了林云松为什么“放在嘴边的鸭子也不吃”,俩人分歧越来越多。
2005年,恰好有一本风靡全球商界的畅销书《蓝海战略》问世了,全书提倡的“与其在红海厮杀,不如另辟蹊径”的理念与林云松不谋而合。
什么是当时装修市场的“蓝海”?
工装需要更多的人际应酬,林云松不擅长,直接排除;而彼时定位于平层家装的东易日盛已经成立了十年,再冲进去也不明智。盘算了一圈,林云松发现,唯独别墅装饰这块儿还是一个处女地,况且自身服务高端人群的经验也比较丰富。
他显得兴奋而紧张,于是,2006年,林云松自立门户成立了“尚层装饰”,定位于高端居住的别墅装修。
这一定位,尚层从未动摇过。刚开始经常会有以前的一些非别墅客户主动跑过来,但林云松果断推掉,“这的确是赤裸裸的诱惑,但我不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只能同时做好一件事儿”。
众所周知,别墅装饰相比其他类型装修流程更加复杂、技术要求更高,不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根本就不可能做好。
做一家受人尊重的公司
另一本对林云松产生巨大影响的书是《基业长青》,书中那些百年企业成为了林云松想要学习的对象。这一次创业,林云松立志打造一个受人尊敬的公司!他佩服海底捞和顺丰快递,这两个企业都把并非高大上的行业变得高大上,他认为,这才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事情。
怎样才能受人尊敬?对于员工来说,就是要替他们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而对于客户来说,就是通过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 尚层装饰案例作品
02
对员工,规则与人情缺一不可
打卡是一种修行
作为一个装修企业,尚层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员工是设计师,一般认为,管理这种创意型人才应以激发为主,管理为辅。但尚层在这方面却非常苛刻,比如每天必须得在九点前打卡。
因为林云松认为,装修行业与其是创意行业,说到底更是服务行业。从设计师、项目经理到工人、工长,这是一个完整的项目组,彼此相互协同性非常重要,按时打卡是为了降低沟通的成本。
当然,作为这个规则的强力推出者,林云松自身要求更加严格,据在该公司已经工作了5年的市场总监王畅回忆,从没见过林云松迟到过。
企业家们这个群体应酬多,作息很难规律,如何保证十年几乎从不迟到?林云松说,对他来说,打卡是一种修行,他把打卡当做最好的一种时间管理方式。
与行业惯例截然不同,又与人性相悖,林云松不怕设计师们接受不了走人吗?
他说不怕。有追求的设计师往往希望提升专业能力,如果平台能帮他们实现,这不就是最好的粘合剂吗?
尚层因此在这方面投入巨大。
比如,对于设计师来说,每年至少两次的出国学习机会,今年四月份尚层有一百多名设计师去米兰设计周学习;
▲ 设计师米兰游学之旅
对于管理者来说,公司会派他们去中欧商学院等一线培训机构学习······
读书治企
除了这种不定期的培训,尚层从诞生之日起,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企业文化——定期读书。这当然跟酷爱读书的林云松有关,出生于安徽的他身上自带一种徽商身上贾而好儒的特点。
以前公司小,管理层每个月共读一本书。现在全国有14家分公司,每家分公司有一两百人,很难再把大家聚集在一块儿。形式就更灵活了:
高层每个季度共读一本书,季度见面会上首先要对这本书进行分享;中层是每半年读一本书,必须得写心得和交流,这是他们KPI 的一部分;对于普通员工一级,则要求每个分公司必须定期举行阅读会。
书一般是由林云松自己挑选,内容不仅仅限于商业管理,还包含人生哲学,然后传达到全公司上下,最近在读的书是王东岳的《知鱼之乐》。
读书已经成为尚层保证整个团队获取新知识的一个固定机制。
干部要能上能下
尚层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提拔都是从公司内部开始,几乎从来不用空降兵。所以进入尚层,只要努力表现,就会有上升空间。
但这种调动并非单向,还可能从上到下。
现任尚层苏州第三设计中心的经理曹宇2009年入职尚层,一年后从基层提拔为北京第四设计中心经理,但上任之后表现欠佳。林云松找到曹宇,委婉建议他从基层再磨炼磨炼。
这种“贬黜”难道不会让员工难堪吗?
但理性战胜了面子。
曹宇清楚记得自己为何会来尚层,当时他的老东家主导了“珠江壹千栋”这个别墅区业务,但“好像一夜之间尚层就杀了进来,碾压了所有的同行。”他被这个新成立企业的成长速度震惊,所以毫不犹豫从老东家经理的位置上辞职“降级”为尚层的基层员工。
还有一个原因是林云松。在曹宇看来,林云松有一种直击事物本质的睿智,在工作中对自己的帮助颇大。
再次从基层干起的曹宇经历两年的磨炼,终于又被重新提拔为了经理,这一干就是五年,且业绩卓著。
借钱回家过年
尽管这么多严格的看似繁琐的规章制度,我在采访时却发现员工的满意度却非常高。
比如,曾经被“贬黜”的曹宇。他在这儿呆了八年,如今尚层也和老东家一样成长为行业龙头,在比较两者不同时,他说是“渗透到企业骨子里的员工关怀”。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尚层的福利待遇好是业内出了名的。再比如,曾经有个同事得了白血病,全公司上下24小时内就筹集了全部手续款,这种文化让曹宇觉得“公司也像个家。”
晏为胜是一个在尚层做了十一年的老工长,他总结尚层就三个字“人情味儿”。
在装修行业,年底工程结算时,行业惯例是冻结工程款,但是尚层非但不冻结,还允许工长从公司借款,就为了让工人能保证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
林云松常常让管理层铭记于心的是“只要公司对员工重视,员工就会有客户意识”。
03
客户为中心
客户是最好的老师
客户是公司的衣食父母,林云松常常将尚层对标华为,华为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是他要学习的对象。
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林云松认为,装修行业本质上是服务业,是为客户服务,只有把客户当朋友,尽全力地去靠近客户,才能不断地有前进的刺激。
这一点,林云松是尝到过甜头的。
他的第二个公司就是客户给他投资的;尚层刚成立的时候,业务全部来自于曾经服务过的老客户······
所以亲近客户也成了尚层的一个硬性规定。
上至林云松本人,下到各个一线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每个人必须保证一个季度拜访三个客户,由客服部随机分配。
▲ 每年11月全国尚层进行客户感恩拜访
尚层的客户主要是高端人士,很多人却成为了朋友。比如,有一个知名IT业的客户管理大咖,甚至免费帮尚层做服务培训;胡军、吴若普、王学圻、陈建斌等这些明星,只要家里房子装修都会只选尚层,甚至尚层年会也会来参加。
话说,为什么尚层能俘获这么多高端人士的“芳心”?
服务行业最关键的就是细节,这也是尚层做得非常好的地方。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对客户房子最大程度的保护,几乎在所有能贴的地方都贴上保护膜,尚层内部有一句话,“装修完了,什么都不要给客户留下,哪怕是地板上的一个脚印”。
再比如,工程交付的时候,一般都会进行24小时候全管道8公斤压力的闭水测试,但是尚层将这个时间延长到48小时,就是为了确保客户未来的生活滴水不漏。
就是凭着这种一点点死磕的工匠精神,尚层才在业界积累了零差评口碑,迅速扩张,一举成为了高端别墅装修市场毋庸置疑的领头羊。
04
未来战略
一厘米宽 一公里深
从今天看,尚层十年前的高端战略无疑是非常有前瞻性的,也是今天能成为行业龙头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小众市场意味着原有的市场空间是有限的,尚层如何突破市场的天花板?
林云松又一次面临一个战略关键点。
怎么办?
这次他开的方子叫“一厘米宽,一公里深!”——虽然高端人群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高端人群的需求是无限的,还是那四亩三分地儿,但是深耕市场,挖掘客户们更多的潜在的需求。尚层现在主打的是硬装,硬装之后的软装、软装之后的保养与维修也都一个无限想象力的市场。要知道,保养一栋别墅可比保养一辆车难多了。未来,装修不过是尚层装饰服务的一个入口,而是一个中国高端家庭的运营商。
为什么不做“互联网+”这种更时髦的转型?
没人会忘记,就在两三年前,几乎所有的传统企业都试图证明自己和互联网的关系。事实上,当初的企业百分之九十都死掉了,但尚层没有掉进坑里,坚定地做“传统”那部分,因为林云松深信“互联网工具论”——互联网无法代替装修工人、设计师,也无法改变行业本质。家装行业归根结底就是服务业,不管什么技术的到来,都不会改变这个本质,但企业也不能对“互联网”闭目塞听!林云松说,客户去哪儿,企业得跟着去哪儿,现在几乎所有的客户都在互联网上,企业若还不触网,怎么抓得到客户?!
05
创始人的理性与克制
乌龟能否追上龙飞船
十一年前,勇敢地从红海市场中抽身而退,在一个细分市场精耕细作,终成龙头;
三年前,不为互联网遮蔽双眼,坚持做好分内之事,继续夯实护城河。
看似幸运,其实是企业创始人背后的理性与克制。
一方面,出生于安徽的林云松非常喜欢读书,常年的读书习惯让他能够看清本质,不被外界左右。
另一方面,数学老师出身的林云松逻辑严谨,且极度自律。他的自律在全公司成为一种影响全员的力量——从不迟到、不发怒、坚持跑步、即便座驾也是开了将近十年······
他相信,工作和生活没有界限,都是人生的一种修行。
对话中,林云松特喜欢把自己比喻为乌龟,因为精力有限,做不了更多的事儿,只能老老实实地把一件事儿做好。
▲ 林云松出差到哪儿跑到哪儿
他最推崇乌龟精神,“乌龟在所有的动物中不是先天条件最好的,但却是最能熬的”。因为知道自身的不足,就趴着不动,做最擅长的事儿!他说尚层也是,尚层从一出生目标就很明确,只做高端别墅,任何与此无关的事儿都是分散精力。
巧合的是,任正非也称“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爬呀爬,爬了二十多年,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
29年后,华为成为了全球通讯行业无可争议的老大;11年后,尚层也成为了高端装饰行业毋庸置疑的领头羊。
“乌龟”走得虽慢,但是稳,或许有一天真追上“龙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