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创业人物 > 正文

欠债48个亿8年还清,重新出发再造市值120亿公司,郭家学的崛起堪称奇迹!

来源:企业圈子 发布时间: 2017-03-20 10:15:32 编辑:诚富

导读:“我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学、有了工作,又第一个砸了‘铁饭碗’的人。”

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到负债48亿跌进人生低谷;

曾是名噪一时的“资本狂人”,

到八年债务危机几度抑郁自杀;

郭家学的人生像潮水一般跌宕起伏,

从巅峰坠落,到涅槃重生,

他用八年时间还清所有债务,

并且再造了一家市值120亿的上市公司,

他的崛起路堪称奇迹。

书生下海养猪

“我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学、有了工作,又第一个砸了‘铁饭碗’的人。”

1987年,毕业于安康师范学院的郭家学在学校工作仅两年后,选择丢下“铁饭碗”辞职下海,成为陕西省辞去公职下海的第一人。

谈及创业初衷时,郭家学提到了一首经典老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每每他听到这首歌时,浑身的青春热血沸腾,想做一番事业来证明自己,同时也改善生存环境。

他的第一个创业项目遭到乡亲们的嘲笑——养猪!

每天凌晨四点起床,给猪投饲料,每四小时投一次,一天投六次饲料,这种敢于吃苦的精神,自然他养的猪比别人家的好。细心钻研养猪技术,养出的猪能到200斤。当时体重只有120斤的他,要把猪捆到门板上,再背上门板走十几里路把猪背出山去卖,“山路不好走,路边就是悬崖,不小心掉下去就完了”。

他养猪大约养了七八个月的时间,最多养了30头猪,就想搞规模养殖,但畜牧站的领导的话很快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你们那儿不通公路,养10头、100头猪都可以背到供销社,但是养一千头,一万头猪你能背出去吗?”

那一刻,郭家学几乎崩溃,他第一次感觉到前路迷茫。

辛苦种草药

不久,县里有一个中草药种植场承包,郭家学决定接下来,但那时他已经一无所有。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开明的母亲,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母亲把祖屋卖了2700元钱,支持儿子创业。

为了种植中草药,他在雪地里踩着雪伐木,就连农民工都嫌这活苦,1个半月后郭家学的两只手肿了十个关节,他的母亲看到后心疼得不行,说:“你哪怕回来种庄稼也行……不用折腾了。”

辛苦多年后,郭家学的事业逐渐稳定下来,但却在一次西安之行后,他决定放弃经营中草药种植场。

1988年,手里有了一点钱后,郭家学到西安去考察项目。他和朋友们一起吃饭,大家看着他红肿的双手,说:“你一个知识分子怎么搞成这样?还是留在西安吧,大城市发展机会更多。”

最终,郭家学决定留下了。

交易会中觅商机

1990年,通过打工积累了一定资金后,郭家学正式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主要做医疗器械。

在那个年代,一没有背景,二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郭家学唯有靠更多的努力行走在创业路上。

在一个医疗器械交易会上,郭家学发现了一个机会,“当时我看见了一个应用数模转换技术的医疗电脑产品,只需要25万元,我感觉这个产品肯定有很大的市场。但那时的我,连这25万元也拿不出来。我游说厂家把样品借给我,我拿回西北地区做总代理。”

事实上,郭家学还是耍了点心眼的,他把产品拿回西安后,就找到几个工程师,日以继夜地分拆仪器,最后,他用两个月的时间做出了自己的同类产品,在西北地区卖得很红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他的第一桶金。到1994年,他的公司已经成为陕西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

1996年,已具备一定实力的郭家学又遇到了一个发展机遇。

为梦想疯狂扩张

当时,陕西国有企业卫东制药厂经营不善,虽然有核心产品,却找不到市场,每年收入仅30多万元。郭家学又“异想天开”,想“吃”下这家国有企业,经过谈判,最终,他接下这家企业,改造成陕西东盛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陕西民营企业收购国有企业的先河。

3年后,东盛以6000万元收购青海上市公司同仁铝业,并更名为“东盛科技”,完成借壳上市。

1999年底,郭家学带领着东盛集团开始了强势发展之路,随后五年内大手笔收购江苏启东盖天力、青海制药、丽珠集团、湖北潜江制药;更在2004年力克华源、华润、复星等业内大腕入主云药集团,声势至顶。郭家学成为当时名噪一时的资本狂人,东盛集团最高市值做到100亿。强势的连番收购、资产的迅猛增长、势如破竹的上市举动,这一切让郭家学看到了自己登顶世界500强企业梦想的曙光。

2004年的郭家学38岁,却已经成功登顶。然而,人生的巅峰与低谷相随相伴,郭家学的跌落就在他的巅峰时刻已经开始酝酿了。

从天堂到地狱:负债48亿

对于像暴风骤雨一样疾行的东盛战车,最关键的危机迅速显现———资金链断裂。

正是2004年耗巨资收购云药,崩断了郭家学的资金链,成为他多年并购生涯中的“折翼之战”,东盛就此折戟“世界500强”之路。

“坚决不能走破产之路!”郭家学表示,“作为一个企业家,给员工创造美好的生活,不做对不起市场的事情,这是我们的责任跟义务。倾家荡产也要欠债还钱。”

于是,为偿还48亿的债务,他开始了忍辱负重的八年“抗战”生活:12.64亿出售白加黑,1.7亿出售丽珠股份,市值100多亿的云南白药股份也以7.5亿匆忙出售……直到2012年底,东盛38亿的贷款全部还完,加上对国企担保偿还的8亿及利息,总共偿还了48亿。

最终也得到了市场的赞赏。 郭家学认为,做企业家还是要勇于承担一定责任的。

从40岁到48岁,一个男人事业的黄金期,但郭家学形容那段日子是“人生中最黑暗的岁月”,“8年里,我的一头黑发几乎全急白了,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光,但我却什么也干不了,一事无成。绝望的时候,我甚至想过自杀解脱。史玉柱当年有两亿多的债务,可以说我当年面临的困难、环境确实比他复杂很多,我所有的股权都被查封,我13个月没有给员工发过一分钱工资,每一个副总都从家里拿过钱,甚至抵押自家的房子帮助公司共渡难关。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支持,我才没倒下。”

还债的几年间,郭家学经常外出游学。

有一次在法兰克福,他遇见一家开了几百年的餐馆。他说,当时去时已经是夜里,到了餐馆发现这里人居然很多。餐馆主人显然很以自己的这份产业为豪,不大的餐厅里陈列了历代祖先的画像和过去的餐具。这一个规模不大的餐馆,居然风风雨雨坚持了几百年,这种传承让他深感震撼。

另一次是在山西晋城的柳氏庄园考察。郭家学说,“考察的最后一天,当地旅游局带我们去考察柳氏庄园,那是柳宗元后裔的宅第,初建于唐,后历代均有扩展,兴盛于明清两代,声名显赫。中国老话说,富贵不过三代。但这个家族却延续了四五百年的繁荣,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我在路上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对已形成的家族文化的恪守与传承。”

带领广誉远重新出发

从2012年开始,郭家学又开始了一段新的创业生活。由东盛控股的广誉远是一家拥有近5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中药企业,郭家学凭着对医药的热爱,立志推进民医民药工程,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复兴。希望通过自己研发的药材,做出好的中药,再通过全国各地有名的老中医,能够治好平民百姓的疾病,让他们远离病魔。这就是他现在的追求,也是他今后毕生追去的一项事业。

与广誉远结缘,是在2003年。当时这家药厂的名字还叫山西中药厂,这是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字号。郭家学回忆说,当时收购广誉远的谈判是他自己去谈的,当时正是非典时期,有两次去的飞机上只有他一个人,相当于坐了专机。经过几轮谈判,终于敲定收购方案。

此后,郭家学将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大力发展广誉远上。他主要做了三件事:

充实资本——2015年、2016年,广誉远先后完成了2次定向增发,为企业发展夯实了资金基础。2016年,东盛集团将自己持有的山西广誉远公司(广誉远药品的生产厂家)40%股权注入到了上市公司,这次股权的整合,是2016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大规模提升的重要原因。

扩大产能和销路——虽然广誉远的龟龄集、定坤丹和安宫牛黄丸是市场非常认可的药品,但由于长期产能不足,即便工厂一直满负荷生产,也无法实现销售的爆发性增长。2017年,广誉远新的生产基地将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广誉远的销售渠道逐年提升,目前已经进入3万多家药店,郭家学希望明年可以在所有的药店中都看到广誉远药品。

现代化和国际化——郭家学提出了名医名药计划,希望通过恢复前店后厂式的传统中药经营模式,将民族医药品牌发展和传承下去。他规划了几种实现方式,第一是开设国医馆,不仅要在全国开,还要走向海外,今年广誉远在澳洲的国医馆已正式营业,未来三年将在当地开设15家国医馆;未来5年,广誉远还要在美国开设300家国医馆,为了给海外业务提供人才,广誉远已在美国和加拿大收购中医学院。另外,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海外医药监管的要求,广誉远正在推进中药的认证研究工作。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如今的郭家学变得从容淡定。回忆过去,他说“那时我少不更事,扩张太快了,太快的速度让自己差点万劫不复。”

现在,他不再在资本扩张路上凶猛突进,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做好一个企业、做精一个产品的小而精的思路上,修炼,可以成为其事业转型的最好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