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创业人物 > 正文

ofo创始人谈同行竞争:很多人创业不是出于热爱

来源:《英才》  发布时间: 2017-02-13 11:27:18 编辑:诚富

导读:从汽车到自行车,连接会让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戴威与他的ofo又能走多远?

公司成立至今,已经成功在包括北上广深等全国26座城市和200多所高校运营。拥有了超过700万的注册用户,连接单车数量达55万,C轮融资1.3亿美元。并于2016年底,ofo已走出中国开启了硅谷、伦敦、新加坡等海外城市服务的试运营。

这些数字,均来自ofo 共享单车的公开数据。

在数座城市的街头,随处可见一辆辆鲜艳的黄色自行车,它们成为了各种有短途需要的人群的代步工具。而这些“小黄车”背后的ofo共享单车创始人戴威,刚满26岁。

4年前,戴威从北大本科毕业选择去了青海省一个贫困县支教,在那个物质匮乏到土豆蘸盐当菜的地方,教了一年的高一数学。3年前,他一边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读研究生,一边为帮助偏远地区孩子读书的公益梦想铺路。直到有一天,他募捐时遇到一个心直口快的投资人,毫不客气地告诉他:凭你们几个学生募捐,能有多大影响力?你应该先做事业,然后再用更大的影响力号召大家做公益。”一语惊醒梦中人。戴威开始尝试创业,并最终选择了他热爱的自行车。

“刚出校门不久的你,怎么面对残酷的竞争?在中国,蓝海可能很快变红海,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你有信心吗?”对于《英才》记者的疑问,戴威并没有多解释,只简单地回了一句:“我比他们更懂也更热爱自行车,ofo的自行车也是最轻便舒适的。”

对比过共享单车的几位消费者,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ofo确实比其它共享自行车更好骑。但是别人家的车也在慢慢更新换代。不知道ofo以后能不能发挥出更多的优势?”

不久前,滴滴打车决定投资ofo,戴威和程维进行了几次深聊,他用受益匪浅形容这几次长谈。从汽车到自行车,连接会让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戴威与他的ofo又能走多远?

《英才》:创业前只有过读书和教书经历的你,如何看待创业?

戴威:创业不是目标,是一种方式。能够通过一种服务或产品,给社会提供更大的便利,是我人生比较渴望追求的事情,这就像去青海小镇支教一样。当时,我教的高一班上55个学生,没有一个人见过火车和银行。我们带他们去大城市参观,帮助他们完成一些小梦想。有人质疑说,这会不会给他们打开一个潘多拉的盒子?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世界一直在进步,人不能逃避现实,应该更多了解世界。所以,创业和做公益一样,要有更多的正向激励。我也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帮助别人或者为别人提供便利所带来的快乐,肯定是会超越拥有金钱的数字。

《英才》:为什么想到做共享单车呢?

戴威:因为我从小就热爱骑行。而且,当年在青海支教时,因为镇上缺水,我们想洗个热水澡都要骑车3个多小时到西宁去。那时候我觉得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太伟大了,能方便带我们到目的地。所以创业一开始也比较理想主义,做长途骑行,做了8个月,但因为比较小众,没有做起来。2015年5月,我们觉得在共享单车方向上,更能找突破点,就开始做共享单车。现在转型一年半,我觉得发展得还不错。

《英才》:很多消费者反映你们的车不好找,是不是在布点方面不如竞争对手?

戴威:我们是上线最早的共享单车,但之前我们一直在做校园,而且做的非常好,占有率也特别高。2016年10月才开始做城市,所以城市消费者会感觉ofo的车没有那么多。毕竟有的公司已经做了9个月,我们才做了2个多月,不可能一下子把人家9个月的路都走完,但我相信4、5个月之后市场占有率会有很大的变化。目前,我们已经与广州珠海区政府和深圳地铁达成了战略协议。在硅谷、伦敦、新加坡等海外城市服务也开始了试运营。

《英才》: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不同公司的共享单车,虽然ofo是最早的行业引导者,但你没有担心过后来者居上,你的经验成为别人的垫脚石?

戴威:实话实说,现在除了我们以外,其他所有共享单车行业上的创业者,有一个人是真爱骑自行车的吗?很多人创业并不是出于热爱,而只认为是一个商业机会。但是我们在自行车这个方向上已经磕了两三年,我们做过好多事情,比如骑行旅游,高端自行车的分期购买,二手自行车的交易平台等。在一辆自行车上,我们连一些传感器,你骑一分钟我就能给你一个健康的报告。总之,在自行车这个大的方向上,我们已经做了非常多尝试。我们是从内心里热爱自行车,这就是我和竞争对手们最大的不同。

《英才》:有人说,共享单车现在就是比谁更敢烧钱,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你害怕竞争对手比你敢烧钱吗?

戴威:我们开始没有钱,不能说用后来融到的钱了就是烧钱。而且因为产品便宜,折旧率和丢失率都可以被营收覆盖掉,近期3个月,ofo不活跃的车辆也就占1%左右,所以我们有很好的现金流。

《孙子兵法》里讲“道天地将法”,我觉得烧钱都是法这个层面,在短期内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绝对成不了核心的因素。我们肯定不鼓励,也排斥,更不害怕。

《英才》:你曾说过,ofo要成为中国的Facebook,影响世界,你的信心从哪里来?

戴威: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还没有一家真正影响世界,我相信ofo将会源自中国,影响世界。因为短途代步出行的需求是普遍性的,大城市需要,小城市也需要,中国需要,世界其他国家也需要。

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就是要连接足够多的人,用户量有多大,就决定了未来你的价值,如果一个公司的产品非常小众,不会真正影响世界。现在全世界互联网用户是32亿左右,会骑自行车的人50亿,如果自行车跟互联网相连,影响人群是非常庞大的。

全世界会骑自行车的人比会开汽车的人多太多了。可是,如果个人买自行车,保养与保管比较麻烦,ofo既解决了短途出行问题又足够省心方便。我相信10年以后更多人都是利用我们的共享自行车出行。

《英才》:ofo未来的盈利模式是如何规划的?只是骑行每小时一块钱吗?

戴威:一块钱只是基础。就跟盖房子一样吧,基础要先打好,其他的事情是锦上添花。我觉得未来有很多盈利模式,目前我们能想到的都跟大数据,跟金融有关。

《英才》:如果未来有一天ofo遍布全球,你会选择在哪里的办公室接受采访?

戴威:应该是我支教过的青海小镇上的办公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