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创业人物 > 正文

资本回归理性创业分化明显 市场提前进入优胜劣汰阶段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 2017-01-23 15:24:30 编辑:诚富

导读:回看2016年创投圈,资本从狂热走向冷静,各行业创业呈现明显的分化趋势。

回看2016年创投圈,资本从狂热走向冷静,各行业创业呈现明显的分化趋势。

其中,无人机市“虚火”降温,不少明星公司倒闭或裁员;VR创业浪潮回落,AR能否接棒还有待观察;智能硬件创业门槛提高,新入者突围难度加大;O2O行业成倒闭重灾区,后续融资更加艰难……

梳理发现,资本收紧给创业者带来了真正的考验。相比前两年的热捧,寒冬之下投资者明显更青睐拥有核心技术的创业者,缺乏竞争力的创业公司最终只能提前退场。而巨头的强势进场则进一步加速了创业浪潮的分化,市场提前进入优胜劣汰阶段。

处在转档变速的风口切换期,创业公司要回归商业本质,掌握核心技术,深挖用户需求。经历过资本追捧与冷落,存活下来的创业公司如能摆脱同质化竞争,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仍有望在2017年行业竞争中重获一席之地。

无人机“虚火”降温明星公司倒闭或裁员

曾受投资机构狂热追捧的无人机行业,发展势头在2016年年末陡然直下。

2016年底,两家知名无人机厂商大量裁员的消息不胫而走:零度智控裁员134人,约占员工总人数的25%;亿航裁员约70人,约占员工总人数20%。

根据IDG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航拍无人机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在国内出无人机出货量中,大疆占据了约52%的市场份额,零度智控约为24%,其余品牌仅占据约23.6%,新晋无人机厂商的市场竞争力并不强劲。

无独有偶,国外的无人机创业企业在2017年新春也相继传来了倒闭的消息。

业内人士分析,2016年无人机风头明显减弱。除了资本趋冷的大背景,产品供应链不完善、资金链供给不足以及机构扩张过快是无人机创业厂商需要解决的内部问题。

无人机消费级市场增长乏力,不少投资机构和创业公司目光转向了企业级市场。

亿航联合创始人熊逸放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坦承,亿航在2016年年末进行了减负性的裁员工作。据他透露,亿航已经推出了一款面向企业客户的亿航天鹰行业应用无人机,可以应用在公共安全、环境监测、消防应急等多个领域。

在熊逸放看来,前几年消费无人机引发了资本的狂热追逐,无数上下游甚至跨界企业的竞相涌入,市场迅速变成“红海”市场。“经过这番洗礼后,无人机市场将回归理性”。

中大创投总裁郑贵辉向记者表示,从2016年无人机资本市场变化可以看出,投资风口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切换。“风口切换期,创业者要回归商业本质。围绕无人机产业的上下游行业仍大有可为。无人机产业生态化以及深扎供应链将是2017年无人机行业的关键词。”

VR创业浪潮回落AR表现有待观察

2016年,我们目睹了Oculus Rift、HTC Vive、Gear VR2等相继面市。但产品的推出,并没有带动产业的大规模崛起。

从下半年开始,VR(虚拟现实)的创业投资开始降温。Vrideo网站停运、众景视界清算、Skully头盔倒闭,暴风魔镜与米多娱乐的大规模裁员风波以及被微鲸收购的乐蜗VR:虚拟现实的创业浪潮逐渐回落。

头盔笨重、体验眩晕等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是VR产品受到外界诟病的主要原因。《2016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VR产业面临四大发展瓶颈:VR眩晕、内容短缺、价格偏高、互联互动。

此外,据i黑马在2016年3月发布的报告,大多风险投资机构对于VR产业以观望居多。财务投资人主要以天使轮和Pre-A轮投资居多,真正出手投A、B轮的较少。

相较于VR的高技术实现以及高额价格,AR产业被投资机构和企业视作下一个风口。据Digi-Capital预测,AR营收总额将在2017年超过VR,2020年AR营收将高达900亿美元。

此外,风投数据公司CB Insight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AR领域9.28亿美元的融资额远超于2015年的数据;与之相反的是,VR领域的融资额反而比2015年低了许多。

目前,国内BAT中有两家巨头都投资了AR相关公司。

在VR虚拟现实的创业浪潮逐渐回落的大背景下,AR能否接棒成为2017年创投圈的主角还有待观察。毕竟,现在AR产业的硬件技术并不成熟,消费级市场远未打开,创业公司盲目扩张下容易出现崩盘。产品研发以及市场开拓,都需要核心技术和雄厚资本做支撑,2017年AR创业者的压力不会比2016年小。

智能硬件创业门槛提高新入者突围难度加大

自2013年智能硬件元年开启,经过三年洗牌期的智能硬件行业创业者所剩无多。

相比前两年智能手环的火热,2016年众多智能产品表现平平,大部分产品没有形成爆款,销售不温不火。

目前,国内市场上智能硬件产品众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而随着BAT等巨头的强势进入以及风险投资机构的冷淡,很多创业企业在成功获得天使及A轮融资之后,都面临后续融资难的问题。

从资本角度来看,对待智能硬件经历了由热捧到逐步回归理性的阶段。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厂商Jawbone获得新一轮1.65亿美元,估值仅为15亿美元,比上轮融资的估值30亿美元缩水一半;而国内从去年9月开始,智能硬件创业团队A轮与B轮融资完成比不足11:1,不断有中小团队退出市场。

在经历爆发式野蛮增长期后,行业逐渐回归理性,智能硬件领域的创业门槛终于提高。

在业内纷纷唱衰智能硬件的2016年,推出过乐心手环的乐心医疗(119.440, 0.64, 0.54%)却逆势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智能硬件企业。

从乐心医疗的成功可以看出,随着资本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智能硬件创业门槛也在不断提高。在成熟玩家业已布局的现在,新入创业者如若想进入智能硬件领域,必须具有一定的实力,突围难度加大。

O2O行业现倒闭潮后续融资将更艰难

O2O行业创业公司的倒闭潮,从2015年一直持续到2016年。

尤其是2016年下半年以来,扎堆进入的资方机构开始冷却,一大批O2O创业公司相继倒闭。

据艾媒发布的《2016-2017年中国O2O市场发展状况研究报告》,2016年中国O2O创业项目获融资数量为122笔,对比2015年明显下降。随着用户消费行为趋于理性,“伪需求”泡沫被戳破,近3年O2O创业公司大规模倒闭。

以汽车020行业为例,2016年倒闭的创业企业不在少数。

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美容业服务方面的创业项目数量达到140个,增长150%。仅洗车领域,就有嗒嗒洗车、嘟嘟喜车、洗爱车等40多家创业公司。

然而不到一年时间,大多数项目悄然不见踪影。2016年4月5日凌晨,博湃养车在微信公众号正式宣布破产倒闭。博湃养车曾是养车O2O类的明星公司,估值曾高达6亿美金。此前,e洗车、赶集易洗车、云洗车等O2O洗车公司均已宣布关闭。

此外,生鲜电商在2016年也进入了新一轮的淘汰赛。

此外,互联网+餐饮、教育、旅游、美容美发等多个O2O领域的创业公司在2016年相继传出倒闭或者裁员消息。

艾媒分析师指出,仅仅依靠融资来大面积烧钱圈地的盲目创业不再是融资法宝,投资方将更加看重创业公司产品与布局,未来新三板上市或成为O2O创业公司融资新渠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