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通快递背水一战:错失发展良机 能否浴火重生?
导读:“国通快递在过去5年的发展中,走了一些弯路,出了一些偏差,犯了一些错误。但是通过摸索,找准了未来的战略定位,明确了未来三至五年的规划。”
“国通快递在过去5年的发展中,走了一些弯路,出了一些偏差,犯了一些错误。但是通过摸索,找准了未来的战略定位,明确了未来三至五年的规划。”近日,国通快递投资方、红楼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宝良的一封题为《坚定投资浴火重生——致国通快递的公开信》引发业内关注。
朱宝良在信中表示,未来只做三件事情,一是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二是固定资产投入,三是股权改制和激励方案。这也意味着朱宝良将专注做好投资人角色。
值得关注的是,在经历“欠债”危机、管理层“换血”等风波后,国通快递还面临着快递业务量下滑的难题。据了解,国通快递业务量从2016年单日百万票跌至今年的四五十万票水平。而在同期,全国快递市场正以30%~50%的速度在增长。
国通快递董事长洪一丹表示,现阶段国通快递的业务十分繁重,面对快速拉升业务量的挑战。不过,对于具体的变革计划,《中国经营报》记者分别致电致函朱宝良和国通快递方面,朱宝良未作回应,国通快递董事长助理董霞则以“董事长较忙”为由婉拒了采访。
错失发展良机
据了解,2012年7月,红楼集团收购了当时濒临停业、债务缠身的CCES(上海希伊艾斯快递有限公司),并更名为国通快递,开始全面进军快递行业。目前,国通快递已基本完成了全国快递网络的搭建。
在全国快递行业迎来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国通快递并未实现同步发展,快递业务量甚至出现了下滑趋势。除了快递业务表现不佳外,国通快递还面临申诉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国家邮政局2017年10月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显示,国通快递有效申诉率为27.07,远高于全国5.57的平均水平。
“国通快递业务萎缩是高层决策失误、团队不稳,市场定位不明确,产品定位不清晰等综合因素的结果。”贯铄企业资本CEO、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过去5年,国通快递既没有抓住电商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也没有实现与红楼集团旗下优质资源的深度融合,因此错失发展良机。”
据了解,红楼集团是一家集零售百货、专业市场、精品旅游以及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物流行业观察人士杨浩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国通快递既没有像“三通一达”一样抓住电商发展的契机,也没有像顺丰一样定位到中高端商务件,经营业务比较杂,包括从B端的快件到C端的业务甚至很多同行快递转接件,因此未能进入第一二线阵容,最终难免业务萎缩,品牌知名度下降。
背水一战
早在今年3月份,国通快递在经营压力面前就开启了企业“内部改革”。据了解,公司在业务资费方面进行了优化,其中包括面单优惠、免收省内中转费、面单与派费分离等;在经营管理方面,公司推出垂直管理机制,将全国分为六大片区,总部管理人员对片区内直营省公司进行指导和管理,直营省公司对各个垂直板块有监督、建议的权利;在股份制方面,公司高管、中层以及职工可通过带资入股、奖励期权、送干股等方式持有国通快递股份,省区网络与总部置换股权,实现企业与员工、总部与分部利益的一致化。
团队管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国通快递稳定发展的因素之一。记者梳理发现,在红楼集团投资短短5年的时间里,国通快递管理层就经历了原有高管留任、聘请职业经理人、朱宝良亲自上阵并退出、洪一丹成立新的管理团队等四个阶段。
履新国通快递董事长后,洪一丹表示要尽快打造六大管理体系,核心内容是注重时效、运力管理;升级改造分拨作业系统,力争实现具有智能识别、智能分拣、智能交互等科技创新功能的全方位操作系统;建立绩效管理和全方位的员工激励体系等。
“与大金主红楼集团的优质资源和宏观政策方向密切融合对接或许是国通快递‘浴火重生’的路径。”赵小敏认为。
“背靠红楼集团,国通快递需要把红楼集团旗下的产业串联起来,尤其是将兰州民百(8.180, -0.20, -2.39%)的优质资产与国通快递进行对接,深度融合;同时通过精准定位,走差异化和专业化的快递之路。”赵小敏表示,“但市场留给国通快递‘重生’的时间也就一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