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案例 > 正文

共享雨伞布局遇阻:资本稀缺 市场冷热不均

来源: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 2017-10-11 11:41:50 编辑:诚富

导读:共享雨伞自出现以来一直备受争议,虽然行业中涌入大额资本,但市场布局却频频遇阻。共享雨伞企业有伞Usan在10月9日晚间宣布获得3000万元融资。

共享雨伞布局遇阻:资本稀缺 市场冷热不均

共享雨伞自出现以来一直备受争议,虽然行业中涌入大额资本,但市场布局却频频遇阻。共享雨伞企业有伞Usan在10月9日晚间宣布获得3000万元融资。在这一领域已经陆续有6家企业获得天使轮融资,金额均在千万元左右。虽占据共享经济风口,且有资本加持,但一直受困于“非刚需”的共享雨伞依然显得慢热。

有伞融资3000万

10月9日,有伞Usan深夜发布了获得3000万元天使轮融资的消息。据了解,这笔资金由同程、分·众传媒和玖富集团联合投资。有伞Usan介绍,目前,该公司已经在苏州、南京、上海等南方城市投放了近10万把雨伞,有几百个租借站点。

据介绍,该公司单个伞桩能容纳超过120把伞,雨伞是晴雨两用的三折伞。用户使用有伞Usan需缴纳押金29元,前15分钟免费用伞,超过15分钟,12小时收取1元,28元封顶。如果用户通过支付宝芝麻信用借伞,用户芝麻信用超600分,则可以免押金使用。在提供借伞服务时,也提供雨伞销售服务,每把雨伞的售价在30元以内。

对于接下来的站点铺设,有伞Usan创始人柳青表示,公司针对投放城市进行了精细化打磨,并建立完整数据模型。有伞Usan站点多建设在商场、高校、写字楼等人流量较大的位置。

有伞Usan市场部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以雨伞租借服务为主,后期也将开拓其他共享经济业务。此外,在明年北京春季雨季来临之前,有伞Usan也将进入北京市场,“北京降雨较少,公司或许不会大规模在北京投放雨伞、铺设站点”。上述市场部负责人表示。

据悉,有伞Usan成立于今年6月,3000万元的融资于7月到账,公司投放雨伞的使用情况还处于观察、考验期。

资本偏爱不多

自从共享单车走红,新兴的共享产品一波又一波地出现,共享雨伞在高潮中起步,却淹没在资本的名单中。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共享雨伞约有10多家,例如,有伞、魔力伞、JJ伞、共享e伞、oto等,共享雨伞企业的成立时间多在2017年,同时共享雨伞的大批量投放也在2017年5-10月。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得到资本助攻的共享雨伞企业为数不多。其中,今年6月魔力伞获得千万元融资;JJ雨伞融资数百万元;共享e伞融资1000万元;uu共享雨伞也得到了1000万元融资;有伞Usan连夜发布的3000万元融资,属行业内的融资新纪录。然而,上述企业的融资也都停留在天使轮。另外春笋共享雨伞今年先后获得了500万元的种子轮融资及12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相比之下,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共享单车行业的融资额已达数十亿元。其中,ofo共享单车已完成D轮融资,摩拜单车已完成E轮融资。此外,统计数据显示,共享充电宝行业出现40天融资超过12亿元的盛况。

魔力伞创始人沈巍巍认为,共享雨伞尚属新商业模式,用户的使用频率较低;另因区域气候差异化明显,网点布局、扩张也受到局限。不过,沈巍巍认为,消费者对于雨伞有应急需求,这一需求是刚性需求。“共享充电宝已有三年的发展时间,共享雨伞同样需要较长的发展周期,虽然多数资本对共享雨伞行业还处于观望状态,但雨伞投放网点的广告宣传效果已经得到了B端客户的认可。”

市场冷热不均

互联网时评人张书乐认为,场景布局受限是共享雨伞发展中比较突出的矛盾点。尽管在资本眼中,共享雨伞或许是个“弃儿”,但共享雨伞企业认为,大范围铺设网点是占领市场的关键。城市的核心布局渠道很多,网点布局越广,品牌效应就越高。有伞Usan市场部负责人表示,该公司也在不断洽谈融资项目,随着资本增加,网点数量也将不断增长。

此外,沈巍巍透露,最近魔力伞也在洽谈一笔新的融资,同时魔力伞已经找到了合适的盈利及铺设网点模式。

一边是企业对共享雨伞市场蓝图的规划,另一边,市场反馈的信息并不尽如人意。今年5月,北京商报记者采访魔力伞、oto共享雨伞时,两公司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将于6月、7月在京投放百万把雨伞,但这一计划至今没有落地。

今年8月,共享e伞在北京投放了3000把雨伞,网点布置在地铁站口,然而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因地铁站口不允许共享雨伞摆放,共享e伞工作人员将雨伞赠送给消费者。

不久前,爱回收在实体门店提供共享雨伞服务,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电话联络爱回收门店时了解到,大部分雨伞被用户租借后,未曾归还门店。

对于投放雨伞的使用率,有伞Usan市场部负责人表示,由于雨伞投放市场的时间较短,使用用户数量也不方便透露。

对于北京市场的推广,魔力伞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久前,公司在北京建设了两处试点,但北京的降水量较少,使用雨伞的用户较少。同时,该负责人表示,公司在珠三角、江浙地区设有约500个网点,雨伞投放数量超2万把,真实借还雨伞的用户近10万位。

共享技术瓶颈

在共享经济持续火热的背景下,共享雨伞也在加速跑马圈地,各企业加快市场铺设和资源整合,为占领市场而抢占先机。

雨伞虽然搭上共享经济风口,却难成资本新宠。张书乐认为,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是“虚火”,共享雨伞在共享经济中出现较晚,且刚需表现不充分、使用场景偏窄,加上雨伞相对于其他共享用品来说更容易发生损耗,难以有效地实现管控。

张书乐表示,共享雨伞的特殊性在于,它能满足用户的应急需求。这使得共享雨伞的放置场景容易限定在写字楼、商超、酒店等区域。增加共享雨伞的服务场景,还要克服技术瓶颈,“简单地给雨伞加个二维码,并不能改变雨伞的应用场景。”张书乐坦言。

一位共享经济从业人士表示,有伞Usan从设立之初,就通过有桩形式进行推广。有桩设计的共享雨伞网点更便于用户知道雨伞共享服务。无桩形式铺设共享雨伞,不便于集中管理。

沈巍巍表示,专利与核心技术推动共享雨伞发展,给用户最优质的借还体验,才能获得认可。魔力伞以有桩设计模式为切入点,形成了一些中高端场景的竞争壁垒,有桩设计也需要研发积累。据悉,魔力伞的有桩设计在去年10月已经成功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