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案例 > 正文

智能音箱大战的逻辑分析:对家庭场景的全面争夺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17-09-25 10:54:03 编辑:诚富

导读:在手机上打开京东商城搜索“智能音箱”,不到1秒就跳出了750页产品;淘宝上,智能音箱同样让人眼花缭乱,价格便宜的不足300元,也有很多售价在千元以上;在京东众筹上,有125个和音箱有关的项目正在众筹。

智能音箱大战的逻辑分析:对家庭场景的全面争夺

“百箱大战”的逻辑分析  

推动智能音箱风生水起的力量是什么?

在手机上打开京东商城搜索“智能音箱”,不到1秒就跳出了750页产品;淘宝上,智能音箱同样让人眼花缭乱,价格便宜的不足300元,也有很多售价在千元以上;在京东众筹上,有125个和音箱有关的项目正在众筹。

作为人机交互的“新物种”,智能音箱在2017年风生水起。亚马逊、谷歌、苹果、京东、阿里、腾讯、百度、小米等巨头争相涌入,一场名副其实的“百箱大战”拉开帷幕。

被Echo吹暖的市场

作为WIFI音箱的升级产物,智能音箱更像是一个用户用语音上网的新工具。人们不再需要在手机屏幕上点点画画,只要和音箱“说话”,就能“命令”它唱歌、讲故事、播报天气或者上网购物。它还是家庭助手,帮助你管理其他智能设备,比如打开窗帘和灯泡、设置冰箱温度。

2014年11月,亚马逊发布了智能音箱Amazon Echo。在国内,京东是较早进入智能音箱领域的企业之一。2015年,京东就和科大讯飞(54.080, 1.01, 1.90%)合资成立京东灵隆科技,推出了叮咚音箱。

不过,在“火”起来之前,智能音箱有过很长一段不温不火的“尴尬”期。

在亚马逊持之不懈的广告轰炸下,转折在2016年下半年出现。亚马逊Echo的销量在这一时期陡增,并在11月、12月销量达到顶峰,两个月销售占了全年销量的45%。

消费者情报调研合作伙伴(CIRP)最近发布了一份新报告,称Echo智能音箱已经获得美国76%的市场份额,在美国销量已经达到1500万台。

2017年,国外巨头动作更加频繁,亚马逊相继发布Echo系列新品Echo Look、Echo Show,微软联合哈曼发布智能音箱Invoke,苹果推出主打智能家居和音乐体验的HomePod,谷歌有望在10月发布更小、更便宜的谷歌Home智能音箱,三星继推出语音助手Bixby 之后,也传出涉足智能音箱的消息。

大洋彼岸的风,也吹暖了国内的智能音箱市场。

今年1月份,联想在美国消费电子展上发布了智能音箱。6月,京东推出了叮咚音箱新品,喜马拉雅发布了小雅智能音箱,腾讯有了语音智能平台小微。7月,阿里发布天猫精灵X1,小米发布了AI音箱“小爱同学”。9月,京东发布了叮咚2代产品,并携手上百家互联网企业和设备厂商组建智能音频行业联盟。

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预测,2017年全球智能音箱销量可突破千万台级别,未来5年内,其产值能达到接近百亿美元的规模。工信部预测,2017年全球智能语音产业规模可达112.4亿美元,未来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超30%。

新的入口

“市场本身还没有被彻底点燃。”京东灵隆科技首席科学家汤跃忠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市场有着较大差异,美国消费者有使用音箱的习惯,美国的音箱市场也经历了一个从普通音箱,到蓝牙音箱、wifi音箱、智能音箱的发展阶段,与之配套的内容生态相对成熟。相较之下,中国的消费市场刚进入蓝牙阶段,就直接跨越进入智能时代,大多数用户还没有使用语音产品的习惯。

汤跃忠表示,这意味着短期内中国的智能音箱市场无法达到美国市场的量级。但是,这并不妨碍越来越多的玩家站上“赛道”。“看似不太起眼的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的入口级产品。”汤跃忠说。

事实上,伴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和“网生一代”消费者的成熟,智能家居成为主流发展趋势。有预计称,到2017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突破1404亿元人民币,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智能家居市场中活跃用户规模已突破4600万,并且持续增长。

智能家居产品需要有统一的入口对其进行管理,而入口的选择很可能会影响用户对其他智能硬件的选择。智能音箱真正的意义在于背后的智能家居生态,以及在智能家居场景下数以万计的用户数据。有数据显示,叮咚刚刚推出的时候,最受欢迎的功能是点播歌曲、广播,现在人们会更多地使用聊天、控制智能家电等应用功能,“这是一个好的趋势。”汤跃忠说。

对巨头而言,正在发生的不仅仅是音箱产品之间的较量,而是对家庭场景的全面争夺。对此,有行业内人士表示,智能音箱的风口在智能家居,就如同滴滴和快的大战不在打车,在移动支付一样。

是“未来之王”还是“过渡产品”?

智能音箱是“未来之王”还是“过渡产品”?

可穿戴设备一度被认为将是继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个拥有广大市场的明星产品,如今,先行者们却处境艰难。资本和市场对智能手环、手表等一大批智能产品的热情也在平淡的市场面前逐渐退却。

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智能音箱月销量不到2万台,年销量不过百万台,即便如此多数量厂商的大规模投入,最终也不过是一股虚火。

而在很多智能音箱产品的评价下,记者发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高期待并不能得到满足。“只能算可用,离好用还很远。”一位消费者抱怨说。

目前,涌入智能音箱市场的“大军”中,大致可以分为互联网厂商、内容IP厂商,以及传统音箱厂商三大派系。“很多公司低估了这一产品的技术门槛。”汤跃忠说。暴风集团(20.200, 0.00, 0.00%)CEO冯鑫此前也曾表示,想要占领市场,就要做好“3年烧掉15亿”的准备。

不过,除了追随风口,对于很多放眼未来的“玩家”而言,音箱只是他们人工智能技术的载体之一,核心不是音箱,而是音箱背后的技术。智能音箱的探索是一场着眼于未来的“大练兵”。

“AI(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只是两个小环节,容易落地,智能音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理解成AI产品的先驱。”汤跃忠表示,智能音箱的进化趋势将是智能机器人(21.350, 0.14, 0.66%)。而对于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他也乐见其成,“市场需要教育和培育,现在还没有到分蛋糕的时候。”

■链接

音箱进化史

蓝牙音箱

上世纪90年代左右,多媒体音箱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会,作为电脑的一个外设产品伴随着PC时代的到来迅速普及。

此后,随着人们对于无线电子产品的青睐,无线音箱也成为很多年轻人家里必不可少的设备。由于大部分电脑厂商和手机厂商对蓝牙普遍的支持,用户需求也确实存在,蓝牙音箱在2000年以后,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快速崛起,逐渐成了音箱市场的主流。

WiFi音箱

蓝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便携和音质的问题,但受限于蓝牙技术本身的限制,从设备端到音箱端的传输速率成了提高音质的一个瓶颈。在这个背景下,WiFi音箱以更宽的数据传输能力、更广的传输范围逐渐获得了市场的认可。WiFi音箱直接把音箱跟互联网对接了起来,不像蓝牙设备,还需要经过手机或者电脑的“中转”,从根本上解决了音箱内容源的问题。

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是软硬件结合的产品。用户除了传统的“听”的需求,也希望让音箱这个产品拥有更多的交互能力,比如语音、视频识别等。音箱正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功能,除了听音乐、获得信息、控制家电之外,还被接入了更多第三方服务,比如购物、叫快递、叫出租、叫家政等等。甚至未来,用户不再需要举着手机,而是直接跟智能音箱说“我要跟微信好友某某聊天”,就可以实现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