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果盒子:节本增效的神奇盒子
导读:“我们的盒子已经运到北京,即将落地。”缤果盒子创始人陈子林说。这个盒子就是最近很火的无人便利店,一家没有收银员的微缩版便利店,也可以说是一个要自主付费的放大版电冰箱。
“我们的盒子已经运到北京,即将落地。”缤果盒子创始人陈子林说。这个盒子就是最近很火的无人便利店,一家没有收银员的微缩版便利店,也可以说是一个要自主付费的放大版电冰箱。
目前,缤果盒子已经在佛山、广州、上海、西安等城市投入使用,运营顺利。
水果电商转行做无人便利店,比亚马逊的还早4个月落地
听陈子林讲缤果盒子的诞生,记者感觉不是突发奇想,而是顺理成章。
2013年底,陈子林在广东省中山市开始创业,做生鲜电商“缤果水果”。两轮融资后,线上到线下的水果生意遇到了瓶颈。陈子林开始琢磨,怎样降低配送成本。
“当时的想法是在小区里投放冰箱,相当于一个冷藏的水果自提柜,不用再送货上门。”这样能省下近七成的配送费用。陈子林继续琢磨:既然要放冰箱,为什么不卖点其他生活必需品?干脆做个小型便利店得了!
就这样,2016年初,盒子的方案雏形初现:一个移动的小型便利店,放置在中高端小区里,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每样商品上挂一个对应的RFID标签,顾客扫描商品会显示相应价格,然后自主网上支付。陈子林觉得技术已很成熟,设想不难实现,四下寻觅却发现市场上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他开始着手验证自己的想法。
不少员工认为老板“疯了”,当初一起创业的合伙人也选择了离开,但幸运的是还有一些为这个点子激动的人。投资人听了陈子林的讲述后,马上给了数百万元,合作厂商自己投入上百万元研发陈子林构想的盒子,妻子也支持陈子林卖掉北京的房子投入再创业。
2016年8月,第一个缤果盒子在陈子林工作的创业园区落地,第一天就做了100笔生意,销售额超1000元,而这个园区总共才800多人,缤果盒子得到市场初步认可。4个月后,大洋彼岸的电商巨头亚马逊开了第一家无人便利商店Amazon Go。“团队慌了,如果他们将无人便利店开到中国,我们不是废了吗?”陈子林却很激动:“这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无人便利店想法靠谱,亚马逊是给我们抬轿子呢!”
让无人便利店成为传统零售的补充,满足消费者的细分需求
与亚马逊有众多复杂专利的无人便利店不同,缤果盒子没那么先锋、概念化,它想结实落地,迅速铺开。
怎么付钱?Amazon Go主打“虚拟购物车”概念,顾客拿了商品就能走,手机端的购物车会即时更新并自动扣款。缤果盒子坚持保留收银台。“付钱结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完全交给机器,准确率其实也没那么高,所以我们让顾客自主扫码支付。”陈子林说,这样既能提高准确率也让顾客更有安全感。
如何防盗?盒子内部有摄像头,后端运维系统和监控人员能识别恶意偷盗行为。“这么高的成本去偷十几块几十块钱的东西,很不划算。”陈子林说,迄今为止盒子保持着零偷盗记录。
小区24小时便利店、夫妻店排不排斥“新伙伴”?陈子林说,缤果盒子主要定位是想让顾客在便利店太远、夫妻店关闭的夜里或者顺路经过时,可以买到一些基本生活用品,“满足消费者的细分需求,是品类齐全的有人便利店的一种补充,不会形成明显挤压。”
新业态出生后往往有一段野蛮生长期,无人便利店会不会形成无序同质竞争?“技术有门槛,进驻小区也有门槛。此外,市场很大,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肉搏’。”陈子林说,他很有信心,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尤其对新业态很包容,企业很愿意一开始就和相关部门一道制定发展规则,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未来的零售什么样?“会更加智能化。”陈子林介绍,缤果盒子很袖珍,但后台销售数据很庞大,能精确分析不同小区、不同时段应该投放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如果两个苹果是安全库存,而货架上剩余三个苹果,那么当爱吃苹果的消费者走进盒子时就会收到提示,苹果第二个半价,智能化实现安全库存。”陈子林认为,有人无人不是重点,新零售的核心在于提高效率、降低用户决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