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案例 > 正文

菜鸟与顺丰的商业博弈 信息安全不能有任何折扣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发布时间: 2017-06-03 08:45:27 编辑:诚富

导读:6月1日,快递业两大巨头顺丰和菜鸟公开相互发难,双方均称对方自己关闭数据接口,致使消费者无法在购物平台上查询物流信息。事件引起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国家邮政局要求双方讲政治,顾大局。目前,腾讯、京东等也加入这场博弈,事件还在继续。

6月1日,快递业两大巨头顺丰和菜鸟公开相互发难,双方均称对方自己关闭数据接口,致使消费者无法在购物平台上查询物流信息。事件引起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国家邮政局要求双方讲政治,顾大局。目前,腾讯、京东等也加入这场博弈,事件还在继续。
顺丰声明表示,菜鸟于5月基于自身商业利益出发,要求丰巢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此类信息隶属于客户,丰巢本着“客户第一”的原则,拒绝这一不合理要求。菜鸟随后单方面于6月1日0点切断丰巢信息接口。顺丰认为背后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顺丰从腾讯云切换至阿里云。菜鸟则回应称,长期以来和所有物流合作伙伴合作得都很好,共同促进信息安全和消费者隐私保护,但顺丰、丰巢因为各种原因推脱,任何事情都可以谈,信息安全不能有任何折扣,这一点菜鸟不会有任何让步。
菜鸟物流是基于阿里系电商业务为几家物流公司搭建的平台数据系统,菜鸟本身不从事快递物流业务,只是为快递公司提供技术与系统支持,并制定行业服务标准,形成具有约束力的联盟。根据阿里的统计,2016年菜鸟网络日均处理包裹量达到5700万个,大约占当年快递行业日均包裹8000万个的七成。这足可以看出菜鸟联盟具有一定的市场垄断性。
但构成垄断的不是那些快递公司,而是菜鸟平台。它处于上游分发地位,如果不加入这个联盟,在阿里系网购时可能不允许参与商家的快递业务。对于菜鸟网络的地位,去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表示,菜鸟物流就是在几家快递公司基础上搭建的数据系统,他认为未来几家快递公司的利润大部分将被菜鸟网络吸走。快递公司已经被套牢而无法离开这个平台,因为这些快递公司大约50%的订单来自阿里系电商平台。
因此,菜鸟网络实际上已经成为阿里一个具有垄断性的平台,对大部分快递公司形成了制约,如果未来有一天,菜鸟网络从快递业务中抽成,那么,本身就靠数量盈利而利润稀薄的快递公司将成为为菜鸟打工的“快递员”。“四通一达”主要靠网络购物需求而成长壮大,而阿里系占据着网购的半壁江山还要多,因此,这些快递公司具有了“寄生性”,丧失独立地位。

顺丰之所以敢于拒绝菜鸟的要求而保持独立,主要因为顺丰在业务上并不依赖阿里系电商平台的网购物流需求。顺丰从诞生之初主要为商务需求服务,这让顺丰始终保持一种高品质、高价格的高端服务水准,能够确保运输的速度与安全,从而赢得市场信赖,重要的、高价值物品以及对时效要求比较高的农产品等物流大都选择顺丰。事实上,在阿里电商平台上一些价值比较高的商品,商家也大都选择顺丰快递。正是这个行业格局,决定了菜鸟与顺丰的决裂实属必然,就像刘强东去年所预言的一样:只有顺丰有资格独立于菜鸟网络之外。

在过去几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形成了所谓的“BAT”,即百度系、阿里系、腾讯系。这些企业在移动支付、外卖、视频、音乐、旅游等等领域展开竞争,通过并购等手段建立各自的“王国”,进行排他性的竞争,有时候这种竞争虽然暂时有利于消费者的利益,比如竞争性补贴、让利等,但是,一旦形成某一方垄断地位后,就会开始提高价格,兑换垄断红利,比如在打车领域。

与阿里天猫高度竞争的京东选择与腾讯结盟,京东获得了腾讯注资以及微信的移动入口。京东顶着多年亏损的压力自建物流,并以为员工上“三险一金”而受到关注。显然,在此次事件发生后,腾讯云坚定支持自己的客户顺丰,而京东也宣布5月底已经与顺丰旗下的丰巢自提柜正式开始全面合作,京东用户在下单填写配送方式时,可以选择将货物投递至就近的丰巢自提柜。这形成了阿里系与腾讯、京东、顺丰联盟的对峙。只不过,前者依靠自己强大的平台建立排他性的体系,而后者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顺丰在物流领域依然保持独立地位。

这显然是商业势力的一次博弈,双方都以确保用户信息安全为理由。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努力争夺数据信息资源,但是,他们是否真正能够确保用户信息安全并将用户利益置于首位,这是存疑的。因为对于用户而言,个人并没有能力通过监管和约束确保自己的信息安全,法律上缺乏对信息主权与安全确定性的规范与立法。这就要求立法与监管部门应该尽快推进相关立法,确保用户信息安全,并通过有效监管实现这一目标。在事件发生后,几乎没有人相信自己的信息是安全的,这足以说明问题。

其次,顺丰认为公平、公正、合作、共赢是商业合作的基础,而京东则表示自己与顺丰价值观一致,让这场争斗添加了价值观博弈的色彩。当然,菜鸟也信奉用户第一。但是阿里系也的确在商业活动中常常表现强势。那么,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商业文化与价值观,这是每一个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这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尽管法律之外,企业的价值观并不受约束,但是,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原则几乎是市场共识。在过去几年,互联网领域你死我活的圈地竞争可能是暂时的,竞争应该是良性,且目的不应该是垄断,同时也要防止垄断。

其三,这是市场博弈的过程,只要没有违反法律、破坏市场秩序并损害消费者权益,就应该让市场自身来决定博弈的结果。

这场争斗考验各个企业的智慧,成败不仅仅在于商战得失,还有民心的多寡。这是一个用户决定市场的互联网时代,即使互联网其企业拥有垄断地位,如果失去用户支持,一切都可以在短期内被取代,因为用户转移所需成本只是滑动手指换一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