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医疗转向人工智能 业内称要耐得住寂寞
导读:百度医疗相关团队分别并入AI和搜索;百度医疗转向人工智能,业内称百度要“耐得住寂寞”
百度医疗相关团队分别并入AI和搜索;百度医疗转向人工智能,业内称百度要“耐得住寂寞”
曾因医疗广告深陷舆论漩涡,如今,百度裁撤医疗事业部。
2月9日,百度通过内部邮件宣布,百度医疗相关团队将转入AI体系和搜索,受影响的人员将在内部提供转岗机会。从百度的全局战略来看,一直坚信互联网下一幕是人工智能的李彦宏正在为人工智能排兵布阵,第一步是请来硅谷的陆奇,第二步是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找到出口,而医疗正逢其时。
“百度想做中国的IBM Waston”,有分析人士指出。不过与百度以往奉行的快速迭代不同,这一次深耕人工智能+医疗,百度需要更多耐心。
百度医疗团队被调整
2017年2月9日,百度通过内部邮件宣布,对医疗业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优化,集中优势资源,将医疗业务的重点布局在人工智能领域。据悉,即日起,百度医疗事业部智能小e团队和拇指医生团队,转入AI体系;医疗事业部内容建设团队,转入搜索公司。
今年1月,百度请来微软环球执行副总裁陆奇加盟,李彦宏夫人马东敏也回归百度出任CEO特殊助理。这些举措都被视为重视人工智能战略和优化业务架构的决心。
2017年春节之后,霸占科技媒体头条的就是百度宣布医疗事业部的重大转型。彼时有人猜测,“陆奇可能不那么喜欢O2O”,而如今百度砍掉医疗O2O业务也印证了这一点。医疗业务的转型也被业内人士解读为陆奇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不止陆奇,李彦宏在裁撤医疗事业部之后,在第17届中国企业家论坛亚布力论坛发言时讲起他的人工智能+医疗战略。李彦宏表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医疗挂号预约服务、智能诊疗、基因分析和精准医疗、新药研发。
在李彦宏看来,第一阶段的挂号等服务技术含量并不高,而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将重新定义医疗行业。例如,未来可以通过智能诊疗系统帮助医生来诊断、通过人工智能收集数据进行基因测序、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新药研发和测试等。“能够改变医疗的最最重要的力量就是人工智能。”李彦宏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在精准医疗等领域不断产生突破与创新,人类最终都会成为AI的受益者。
“百度想做中国的Waston,帮医生进行辅助诊断”,医学博士、杏树林CEO张遇升告诉新京报记者。
Waston是由IBM研发的机器人(20.730, 0.04, 0.19%),第一步商业化运作就是在医疗行业,通过和医疗机构合作,拿到大量病例数据之后,为临床医师提供以证据为基础的治疗方案。
一度在垂直与平台间摇摆
有不少人认为,百度裁撤医疗事业部与一年前百度医疗广告事件有关。据新京报记者了解,百度医疗广告业务隶属搜索部门,而百度医疗事业部主要从事的是O2O业务,比如线上挂号、医生APP等。
可以确定的是,如今转型人工智能的百度医疗,要割舍曾经大举进入的O2O领域。
原百度医疗事业部总经理李政曾对媒体表示,百度在医药O2O领域探索后发现很难找到差异点,商业模式上数据、号源等优势不大,所以决定关停。
百度此前跑马圈地摊开的医疗业务将全面整合。
百度踏足医疗行业最早可追溯到2010年,牵手老牌互联网医疗平台好大夫在线,邀请上千名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进行医疗词条的编撰。彼时,互联网医疗巨头春雨医生、丁香园、微医(原挂号网)等刚刚起步。
2013年的百度医疗路径可以概括为可穿戴设备+问诊。2013年,百度先后推出Dulife智能健康设备品牌;此外,百度还推出“医前智能问诊平台”、“百度健康”,为患者提供一整套寻医问药解决方案。
2015年,随着O2O的火热,百度正式成立医疗事业部。这一年百度先后上线移动版百度医生;百度知道“问医生”更名为“拇指医生”;发布针对药品O2O的产品“药直达”。
2015年,百度围绕着挂号展开收购。2月,百度斥资6000万美元获得以预约挂号为切入点的互联网医疗公司“健康之路”(原名医护网)13%的股权。到了9月,百度再次领投互联网医疗企业趣医网,投资规模为4000万美元,而这家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之一也是挂号。
正如百度医疗的离职高管向媒体透露,百度医疗事业部中间换过几次业务方向,起初做健康大数据平台,没做起来,后来要做智慧医疗,也做得不深入。2年过去了,垂直不像垂直,平台不像平台,这两者的服务模式、服务对象本身就很不一样。
有业内人士称,百度医疗事业部投入不少,但业绩一直低迷。
转型人工智能距盈利尚早
百度做人工智能方向的医疗具体路径如何?李政称未来将负责两块业务,一个是医疗人工智能的探索和落地,发挥技术优势打造医疗人工智能;第二个就是百度医疗云的业务,通过百度医疗云降低用户的存储成本等。
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快速迭代是互联网产品颠扑不灭的法则,在医疗领域则完全不同。一位从事医疗机器人研发的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做医疗产品要耐得住寂寞,这点跟互联网思维背道而驰,任何一项医疗上的应用,哪怕是软件、算法,其可靠性、有效性的认定都要经历漫长的临床试验,并且获得注册证许可。新技术在医疗层面应用都是谨慎的。
如今IBM、谷歌都在重金布局人工智能+医疗,不过,百度此番转型,属于放长线,距离盈利尚早。
“互联网医疗起初的盈利模式都是2B的,因为2C(面对消费者)的收费要有完整解决方案,要能够从线上连接线下医院,否则百姓不支持”,张遇升认为。而目前受到公立医院医生数量、号源等限制,显然面对患者打造医疗闭环的体验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盈利方式和以往的竞价排名会不同,人工智能要解决B端(包括药企、保险公司等)数据分析、产品研发、质量提升的需求。”医学博士、杏树林CEO张遇升认为。
也就是说,百度意图借助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创造出新的运营方式和盈利方式。 新京报记者 刘素宏
■ 科技i说
靠AI赚钱,百度需要耐心
医疗广告事件过后,李彦宏在采访中公开表示,因为医疗事件,百度一个季度砍掉了20个亿的收入。有业内人称大多为原医疗广告收入。百度去年二季度总营收182.64亿元,据此推算,医疗广告在百度总营收中占比至少有10%。如今,一方面人工智能+医疗研发面临巨大投入和漫长深耕,一方面百度将来在医疗广告方面将持续处于一个慎之又慎的状态,对营收的影响仍将持续。
问题是,崇尚狼性文化的百度,等得起人工智能逐渐成形吗?在人工智能真正带来盈利之前,百度的业绩如何增长?
在百度的成长史中,李彦宏曾坚持选择竞价排名作为盈利模式,并力排众议推行下去。如今,李彦宏在2017年以来的一系列公开场合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对人工智能的看重与坚持。
有业内人士认为,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精确度要追求99.9%之后的无限个9,而越是向后增加精确度,付出的时间、成本、攻坚难度也会越来越大。这和互联网快速迭代思维相悖,显然百度作为入局者需要更多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