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十大并购案例
导读:以中国互联网为代表的多个行业,在2015年和2016年这两年间迎来了汹涌的合并潮,这证明这些行业已经成为成熟行业,资源大量向巨头集中,行业格局已经形成,资本市场越来越占据主动
以中国互联网为代表的多个行业,在2015年和2016年这两年间迎来了汹涌的合并潮,这证明这些行业已经成为成熟行业,资源大量向巨头集中,行业格局已经形成,资本市场越来越占据主动
2016年以来,尽管经历了资本寒冬、经济增长放缓,但企业并购狂潮一浪高过一浪。其中有强强联手,也有冤家联姻;有产业链整合,也有用资本买断市场;有行业洗牌,也有私有化回A。
值此2017年初,笔者对去年值得一提的并购案例进行盘点。
蘑菇街、美丽说抱团取暖
蘑菇街、美丽说的合并,是2016年互联网行业首个合并事件。美丽说、蘑菇街1月11日宣布合并,两家公司不仅是国内创办的最早的女性垂直电商网站,而且都是以淘宝导购网站起家。2016年6月15日,美丽说、蘑菇街、淘世界三个原先的独立品牌,正式对外宣布成立新的“美丽联合集团”,新集团CEO由原蘑菇街创始人陈琪出任。
这一并购事件尽管没有滴滴和uber以及美团和大众点评网这两大合并事件那么爆炸,但这两家专注女性用户的电商导购平台的合作,还是让行业有所震动。
完美世界120亿借壳完美环球(27.730, 0.84, 3.12%)回A
2016年1月6日,完美环球发布重组方案,拟购买上海完美世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价120亿元,该次交易构成借壳上市。交易完成后,完美世界将成为完美环球的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池宇峰不变。
完美世界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知名的游戏公司,推出了《完美世界》《诛仙》《神雕侠侣》等作品。2007年7月,完美世界在纳斯达克上市,但其股价一直被严重低估——其净现金余额加上办公楼价值就超过40亿元,而其网游业务还在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但其退市前的市值仅为50多亿。
相比之下,彼时A股的游戏公司掌握科技的市值为205亿元,主营页游的互动娱乐市值为95.6亿。2015年1月2日,完美世界宣布,收到董事长池宇峰的私有化提议,此后于2015年7月28日完成私有化。
万达集团并购传奇影业
2016年1月12日,万达集团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约合人民币230亿)的价格,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100%股权,成为迄今中国企业在海外最大的文化产业并购案,也一举让万达影视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电影企业。
传奇影业是美国著名影视制作企业,业务包括电影、电视、数字媒体、动漫等。传奇影业出品过的大片包括《蝙蝠侠》《盗梦空间》《侏罗纪世界》《环太平洋(5.060, 0.02, 0.40%)》《魔兽世界》等,已在全球累计获得超过120亿美元的票房。
对于万达并购传奇影业,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利用传奇影业上千个优质IP与万达旅游产业联动,增加万达旅游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二是增加万达全球电影市场的地位,万达还会有更大的电影资本动作。而王健林所说的“更大的电影资本动作”逐步得到验证:2016年3月3日,万达旗下AMC院线宣布将以11亿美元收购美国连锁影院卡麦克影业;2016年7月12日,AMC院线以9.21亿英镑(约合人民币80.94亿)并购欧洲第一大院线Odeon & UCI院线。
若一系列收购最终完成,万达将形成全球院线布局。拥有中国、北美、欧洲世界三大电影市场的万达,将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院线运营商。而万达影视类布局远不止这些,万达一边通过自身影视类资产不断融资造血,一边又在全世界范围内巨资并购,如今万达跨国全产业链影视帝国已浮出水面。
海尔55.8亿美元并购通用家电
2016年1月15日,海尔公告显示,拟通过现金方式购买通用家电,交易金额为54亿美元。此后,双方就交易金额进行了调整,最终金额定为5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6亿)。2016年6月7日,海尔发表声明称二者已完成交割,通用家电正式成为海尔一员。该笔收购是中国家电业最大一笔海外并购。
作为国内家电巨头,海尔的海外扩张之路并不顺畅。据报道,目前海尔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只有1.1%,而GE家电在美国市场占据了将近14%的份额。此次并购是海尔继2012年收购新西兰家电明星品牌斐雪派克、2011年收购日本三洋后又一大动作。三次收购不难看出,海尔打开海外市场、走向国际化的野心。
圆通175亿借壳大杨创世(24.000, 0.51, 2.17%)
2016年3月23日,大杨创世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7.72元/股向圆通速递全体股东非公开发行合计22.67亿股,作价175亿元收购圆通速递100%股权。受圆通速递借壳上市影响,大杨创世在2016年4月11日复牌后,收出5个涨停。
圆通速递在几年前已经筹备上市,但一直以来都是计划主板IPO,此次突然借壳,多少受到申通快递此前拟借壳上市的影响。同属于“桐庐帮”,圆通与申通不仅业务上较劲,在资本市场上同样竞争激烈,对于“快递第一股”的争夺日渐白热化。而圆通虽然一直谋划登陆资本市场,但因长期复杂的家族式管理导致的裙带关系积重难返。这些痼疾需要圆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借壳上市无疑是个不错的契机,在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中,资本会提供极大的助力。
中国平安(36.200, -0.06, -0.17%)16亿美元并购汽车之家
2016年4月15日,澳大利亚电讯宣布,将以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5亿元)价格出售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汽车之家47.7%股份给平安信托,出售价格为29.55美元每股。
交易完成后,澳大利亚电讯将持有6.5%的股权,平安信托将成为汽车之家最大的股东。汽车之家控股权争夺战一点点拉开。就在第二天,汽车之家管理层迅速牵头红杉、高瓴资本参与,发出私有化要约,在买方团中并没有平安身影,此后汽车之家关于私有化一系列动作和声明中都没有提及平安信托。
6月25日,平安信托完成与澳洲电讯的股权交割,正式入主汽车之家。在此之后,平安对汽车之家管理层进行了大清洗,包括秦致在内的管理层被出局,并任命了平安系的陆敏出任CEO,康雁出任汽车之家总经理。
顺丰433亿借壳A股
在资本市场日渐成为快递企业新的竞技场情况下,此前一直表明不上市的顺丰也赶了一次借壳上市潮。
2016年5月23日,A股上市公司鼎泰新材(40.120, 0.42, 1.06%)发布公告称,拟置出全部资产及负债(作价8亿元),与拟置入资产顺丰控股100%股权(作价433亿元)中等值部分进行置换,交易完成后顺丰东预计将持有鼎泰新材94.42%的股权。
按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此次股权并购构成借壳上市。受顺丰拟借壳上市影响,鼎泰新材自2016年5月31日复牌后共收到14个涨停,累计涨幅接近250%。顺丰2016年2月还在考虑IPO,5月就转变为借壳,背后是其对上市的渴望和迫切,力图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平台,发展多元化业务,建立竞争的新壁垒。
除了圆通和顺丰,申通、韵达也选择借壳形式上市。此外,中通、百世物流、德邦物流、全峰也各在谋求美股、港股、A股或新三板上市。中国快递行业已经进入全方位拥抱资本的阶段,资本市场的运作已经被视为维持地位或者弯道超车的必备条件,而资本的推波助澜也加剧了行业内的明争暗战。
腾讯86亿美元巨款并购Supercell
2016年6月21日,腾讯发公告称已决定收购Supercell84.3%的股权,交易总额约8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6亿),这是腾讯史上最大一笔并购,腾讯也凭此从一家中国互联网大企业变身为全球游戏巨头。
Supercell是一家芬兰手游开发商,成立于2010年,公司只有180人,共四款游戏:《皇室冲突》《部落战争》《海岛奇兵》《卡通农场》。仅凭这四款游戏,2015年Supercell共实现营收23.3亿美元,意味着员工人均每年可以创造出3500万的利润。
腾讯游戏一直是腾讯最盈利的模块,业绩在国内游戏公司中排名第一。收购Supercell不仅使得腾讯股票大涨,其也一跃而成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
据Newzoo预测,2016年腾讯将占到全球游戏收入的13%左右。该笔收购还将有助于腾讯继续提升游戏业务收入及PC和手游的营收结构的调整,弥补创新游戏的不足。同时也将有助于腾讯的国际化扩张,弥补单独依赖于中国市场的潜在风险。
京东95亿元收购1号店
2016年6月21日凌晨,京东宣布和沃尔玛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据介绍,双方的合作协议将涉及广泛的业务领域,并覆盖线上线下零售市场。据合作的内容显示,京东将获得1号店的品牌、网站、App以及沃尔玛背后的全球采购链条,而沃尔玛则依托京东进行线上布局,而此次交易的“核心”——1号店或许仅仅是双方合作的由头。
京东将1号店收入囊中,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电商行业的巨头地位,继续死磕阿里巴巴。至此,电商行业形成了双龙戏珠的局面,其他综合性零售电商平台想要动摇这两大巨头的行业地位已经非常之难。
另一方面,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电商行业已经正式进入品质时代,不再主打低价,而是更加强调商品品质和物流体验。而京东也由此告别了烧钱时代,其最近一个季度的财报当中显示,实现了大幅盈利。
滴滴优步宣布合并
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宣布合并。优步全球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优步全球董事会,优步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滴滴与优步的合并,标志着持续三年的打车软件烧钱大战正式宣告结束。而这并不代表滴滴的胜利,实际上这一合并案的背后是政府在对待网约车态度的暧昧不明。就在合并之后不久,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公布了《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此举直接导致网约车数量骤减,网约车的未来走势依然不明。
实际上,现在看来,这场烧钱大战当中,滴滴可能并不是最大的胜利者。而最大受益者可能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两大支付工具,借助打车、外卖等高频O2O软件的普及,这两大支付工具现在的普及率已经相当之高,用户使用移动支付工具支付线下订单的比率也在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