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剧院平均每年演出400余场 剧目常与欧洲同步
导读:平均每年演出400余场,剧目常与欧洲同步,票价远低于北上广。天津大剧院——要做生产型剧院
平均每年演出400余场,剧目常与欧洲同步,票价远低于北上广。天津大剧院——要做生产型剧院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伴随传播手段的更新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受众的文化需求越发多元,不同的文艺样式和展演主体开始寻找更加细分的市场和个性空间。通过与商业、资本的合作,不同的艺术门类都能找到广阔舞台,迎接机遇和挑战。
从内容到平台、从剧院到联盟,都出现了哪些探索和尝试?艺术“主角”们如何创新求异闯市场?本版今起推出系列报道“文化市场新观察”,聚焦文化领域内的新动态、新现象、新做法、新趋势。
——编 者
寒冷和雾霾没有阻碍北京市民林笑笑对音乐会的热情,为了《〈圣咏〉——贝多芬马勒交响乐全集之11》,她周五一下班就跳上开往天津的高铁。在天津大剧院门口,看见不少没买到票的观众在等着是否有人退票,林笑笑有点庆幸自己网上提前订票的“先见之明”。
天津大剧院上演的节目经常能与欧洲同步,平均票价是北京的2/3, 上海和广州的1/2,“加上火车票也是划算的”,林笑笑说。
艺术节带动演出矩阵,剧院辐射其他城市,引“洋剧”入津效果显著
从北京赶来专门观看天津大剧院的演出,已成为众多文艺爱好者的一种习惯。俄罗斯歌剧《战争与和平》在天津大剧院上演时,50%的观众从北京赶来,还有从上海飞来的;波兰导演陆帕的戏剧《英雄广场》上演时,60%—70%的观众来自外地。
天津大剧院以“节”带动演出。横向上,春季和秋季有大型艺术节——“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与“天津国际歌剧舞剧节”;纵向上,每个月有小剧场戏剧展、双周舞蹈剧场等贯穿始终,形成纵横交错的演出矩阵。
每年艺术节的主题都呈现了大剧院的发展目标,从“艺术,改变城市性格”“有歌剧的城市”“天津大剧院,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到“更美好的可能”“开放的眼界”。在天津大剧院开幕两周年纪念册中,卷首语这样写道:“一座城市的生命很长,上则千载,每个‘我们’的生命很短,不足百年。而艺术的生命,超越时空、跨越国界、世代传承。在这个意义上,艺术——是城市和人的另一种生命”。
据介绍,天津大剧院2012年落成,平均每年演出400余场,引进100多个国际著名院团来津献艺,一些节目还是国内首演。
“引洋入津”并非一帆风顺,天津大剧院院长钱程介绍,“2012年在莫斯科观看了歌剧《战争与和平》后就被深深震撼了”,经过两年艰难的谈判,对方才同意合作。
2014年,莫斯科国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涅米洛维奇—丹钦科音乐剧院以600人的强大阵容专程赴津,这也是该剧首次登陆中国,仅是演出舞台布景制作就用时一个多月,“引进《战争与和平》除了满足观众的需求、扩大天津大剧院的知名度外,还可以通过演出与大师接触,学习人家的经验技术,对比找出自己的差距,不断提高天津大剧院的专业水准和市场认可度”。
有了这次经历,再引进其他国际演出就顺利多了。今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天津大剧院引进了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理查三世》《李尔王》,还引进了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
“引进不是终极目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做生产型的剧院,打造本民族的艺术作品,而不只是提供一个演出场地。”钱程说。
举办公益讲座提升艺术素养,以高质演出、惠民票价吸引观众
天津以“京、评、梆、曲艺”等传统说唱艺术为主,那么天津大剧院上演的歌剧、舞剧或音乐剧如何在原有的文化氛围中占据一席之地?大剧院管理方负责人说,观众的消费习惯、观赏热情是慢慢培养起来的,这需要一个过程。
除了演出,天津大剧院经常举办公益文化讲座,“天津文化大讲坛”已邀请王蒙、林兆华、濮存昕、郑晓瑛等多位文化名家与观众交流。天津音乐学院毕业生魏陵就加入了“天津文化大讲坛”的微信群,“最近这几年变化挺大的,现在很多父母带着孩子过来听音乐会、歌剧,从小就对孩子进行艺术熏陶。票价也不贵,而且有的演出政府还给补贴。”魏陵说。
纵观各国大剧院的运营资金来源,一般来自三方面:政府补贴、演出票房和剧院经营、社会资助。
2013年,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市财政局制定出台了《支持高雅演出、精品展览和公益文化普及活动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对天津大剧院引进的高端演出给予补贴,比如800元的票价,政府直接补贴400元,观众只花一半的钱就可以观看来自欧洲的最新高水平演出。
近几年天津还推出了“文惠卡”,对市民看戏进行补贴。市民只需支付100元就可以领取一张面值500元的文惠卡,政府补贴400元,观看演出还可享受三到八折优惠,但目前只能适用于11家市级国有院团的演出。
“剧院盈利难题各国都存在,需要一步一步靠高水平高质量的节目吸引观众来解决。”原克里姆林宫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康斯坦丁说。
大剧院负责人说,可以通过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落实在增加场次、提高剧目水准上。“我们不只认钱,也认艺术。《战争与和平》虽然亏损,但引进国际一流演出既可以学习人家的经验,又为天津大剧院赢得了名声,提高了影响力”。
剧院运营引入市场主体,还缺少通舞台技术、懂国际传播的人才
各地大剧院的建造从外形看都很有特色,但建成之后的管理与使用才是关键所在。“我们要为其注入灵魂,大剧院的艺术水准与建筑应‘里外一致’”,大剧院负责人说。
文化部《全国专业剧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专业剧场的经营模式大概有4种:自主经营、托管经营、院线式经营和场团合一。依据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天津大剧院由政府委托企业经营,一开始就把企业和市场的规则、做法引进剧院运营之中。
2012年,天津大剧院最终选择北京驱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运营。据主管部门介绍,运营方有管理专业剧场的经验,熟悉国际和国内演出市场,而且民营企业机制活、决策快、没有掣肘、干事有激情。这在当时被媒体称作“全国首个民企对大剧院市场化经营的冒险”,主管部门还专门成立大剧院管理公司与运营方对接。
关于困难,大剧院负责人说,“我们现在特别缺舞台技术人员。”国内艺术院校主要以艺术管理或艺术经营专业为主,但舞台技术很复杂,需要懂计算机、机械原理、力学、金属结构与热处理等领域的知识。
据介绍,《战争与和平》演出前,舞台技术清单就有一英寸厚。国内技术设备跟不上,国外院团只能自带装置。去哈尔滨演出时,演出方就带了17个集装箱,足足装了两列火车。
除了技术水准达不到,国内剧院还缺少精通国际语汇的人才。“我把鲁迅、史铁生等名家的作品讲给外国人听,他们都非常感兴趣。我们不缺故事,缺少的是能以中国故事为内核,再用国际语汇讲出来的人才。”大剧院负责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