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餐企自建供应链是伪命题
导读:经济下行,竞争激烈,生意难做,不少餐饮企业开始把目光瞄向了供应链,自建加工厂或中央厨房成为流行趋势。
经济下行,竞争激烈,生意难做,不少餐饮企业开始把目光瞄向了供应链,自建加工厂或中央厨房成为流行趋势。然而,对于餐企向上游供应链延伸的做法,餐猫CEO杨光却并不看好。杨光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餐企涉足供应链,就像既踢足球又当裁判一样,会令自己身份尴尬,很难把供应链真正做好。
打通工厂与餐饮
中国餐饮价格贵,食材成本高无疑是重要原因。杨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般来说,食材从工厂到供应商、分批商,最后才到餐饮企业。这当中,工厂的营销费用占到运营成本的近30%;中间的经销商、一批、二批甚至三批又要增加15%-50%成本;很多餐饮企业还有内部供应链,也要占到连锁成本的30%。这些都要摊入成本当中。
那么食材为何不能从工厂直供餐企呢?餐企规模小,达不到工厂要求的采购规模;物流“最后一公里”难以解决;再加上餐饮通常有2-3个月账期,工厂希望现金结算。这三个痛点让餐企很难拿到一手货源。
B2B互联网平台餐猫的价值就在于打通工厂与餐饮。杨光表示,餐猫起到链接各方资源的作用,可以看做一个大型的联采中心。在餐猫平台上,上游工厂与下游餐企直接对接,完全砍掉了批发商,也把工厂的营销对接上了。餐猫则通过第三方,为交易双方提供垫资和物流服务,解决餐饮账期和“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据介绍,餐猫刚刚与顺丰冷运达成战略合作。杨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过去在物流配送方面,餐饮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拼成一个整车,这种“专车模式”必然带来成本高企。而顺丰冷运根据餐猫的需求,针对餐企推出了“班车模式”,餐猫负责带客户,而餐企“买票”就能上车,还能享受打折待遇。
不看好自建中央厨房
从名字就能看出,餐猫意在模仿知名电商平台天猫,对此杨光并不讳言,“我们希望做成餐饮领域的天猫,让供销双方直接对接,去掉中间环节”。在杨光看来,轻资产模式的优势在于整合各方资源,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对于当下餐饮圈流行的进军上游供应链,杨光坦言并不看好。“曾经有个连锁餐饮企业,花费了十年投入巨资,建起自认为现代化的中央厨房,邀请上游企业的专家前往参观。专家一看,‘这不是小作坊吗,连我们食品安全等级最低的车间的水平都达不到’。”
在他看来,餐饮企业自建中央厨房得不偿失。首先是没有规模优势,必然造成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缺乏竞争力;其次是没有技术优势,因为与专业食品生产企业相比,根本不在同一个量级。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年销售额都几十亿元、上百亿元,餐饮企业一年销售可能还不到1亿元。在共享经济时代,与其费力不讨好地自建中央厨房,不如利用外部产业分工来加速企业发展。
不过,当前餐饮供应链的最大短板在于,上游企业缺乏适合的产品提供给餐企。很多上游企业过多重视家庭厨房,尚未认识到餐饮供应链这个万亿级的巨大市场,导致供应的原料产品多,适于餐厅使用的半成品、准成品少,杨光坦言,这也是行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推逆向开店模式
在杨光看来,很多食品安全问题都与供应链脱不了干系,原因就在于,当前的餐饮经营模式都是先有门店、产品,后有供应链,因此经常会导致前端的产品与后端的供应链无法很好衔接。因此,餐猫尝试与餐饮企业合作,推出逆向开店的新尝试,即先找到供应链,再研发产品推向市场。
据介绍,近期餐猫与深海八百米餐饮集团合作,推出了线下的自营食材体验店,未来还将推出更多社区门店。“我们组织厨师研发产品,让消费者品尝,让大数据告诉我们哪个产品卖得好,进而再以连锁方式拓展门店。”杨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开店的人是创业者,开店的资金来自第三方金融贷款,餐猫则负责保证一手供应链。”
近期,餐猫“八大菜系传承菜”项目也将正式启动,并推出首道传承菜品。“中国八大菜系的代表性传承人年龄都很大了,这个项目邀请了10位大师,每人拿出一道拿手菜,由我们去把这道菜标准化,然后嫁接工厂,通过流水线生产,方便更多人品尝到大师的传承菜品。”
此外,餐猫还计划与地方政府合作,以供应链视角,将一些有区域特色的食材通过研发开发出相应的菜品,让这些好食材通过天猫平台走向市场,也助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