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商业模式 > 正文

中民投商业模式解密:生产公司,打造金控平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 2016-08-12 11:50:03 编辑:诚富

导读:成立于2014年8月的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民投”),其资产总规模从最初注册实缴的335亿元,成长到截至今年上半年的1950亿元,实现了资产规模增加5倍的业绩。

成立于2014年8月的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民投”),其资产总规模从最初注册实缴的335亿元,成长到截至今年上半年的1950亿元,实现了资产规模增加5倍的业绩。

“到年底我们还会保持这个增长速度,明年也会,没有问题。”中民投总裁李怀珍在宁夏召开的2016年中民投股东大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还要确保资本回报率在行业内处于先进水平。”但对于具体数字,李怀珍因涉及旗下上市公司平台而拒绝透露。

中民投虽颇受关注,但外界对于其投资内容并不熟悉。

“一个这么大体量的公司,要完全形成独特的商业模式,没有3-5年是很难的。到底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这个还是要瞄准市场。”李怀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经过两年的探索,所谓“市场”,有了更为明确的答案,一个更为清晰的战略图景面世:打造以保险、资管和租赁为核心的金控平台,着力三大产业发展,即新能源、大健康和建筑工业化。

抱团取暖,生产公司

似乎很难用一句话概括中民投的商业模式,“抱团取暖”是一种回答。尤其是在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单个企业的资本、影响都相当有限。转型很难,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控制成本,是活下去的前提;抱团,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资本、人才和政策的障碍。

据李怀珍介绍,目前中民投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来自股东注资;二是债权性融资,主要是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三是通过基金融资。无论通过哪一种途径,以中民投的名义,可以获得的融资规模和成本都更有竞争力。

在人才上,地方民营企业,尤其是非一线城市民企,普遍面临招不到、留不住高端人才的窘境。中民投在海内外设立公司平台,在管理上引入了流程化经验,形成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同样一个小的组织,很难得到今天中民投的人才。”中民投董事局副主席、亿达集团董事会主席孙萌环表示。

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抱团后争取政策的优势。

中民投一名大股东一语道破:“政府支持单个企业是有政策风险的,如果抱团发展,在工商联这个平台上,政府支持,就相当于支持区域或产业民营经济发展。”

在国内如此,国外亦然。

“走到国外投资时,一个投资集团,和单个企业能量是不一样的,人家对待你也是有区别的。”中民投股东、宗申产业集团董事长左宗申表示。一名中民投内部人士透露,在中民投目前正在推进的产业园项目中,原来也有一些民企接触过相关资源,但发现和当地银行非常难打交道,而中民投聚合了国内民企资源后,谈判筹码大大加强。

关于中民投的商业模式,另一种形象的说法是“生产公司的公司”。也就是说,中民投投资的公司成长起来后,可以通过稀释股权,引入股东公司,实现中民投的逐步退出变现。

“生产公司的公司有几类,有一类是为卖而生产,有一些为长期持有而生产,也可以理解为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一家投资公司不可能都是财务投资,要有自己核心的东西,这种核心竞争力就是它的战略投资。”李怀珍说。

聚焦金控平台+三大产业

两年间,围绕“产融结合”和“一体两翼”(国内、国外)的整体战略,中民投在多个产业展开布局,目前已成立或控股了7家子公司,包括中民投资本、中民投国际、中民投租赁、中民新能、中民物业、中民嘉业和中民通航。另外,中民医疗和中民互联网金融已在筹建之中。

按照中民投董事长董文标的说法,干一步、看三步、想五步,面铺开之后,接下来怎么走,必然要有所洞察和侧重。

李怀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对于中民投下一阶段的发展,将在原来战略基础上,聚焦金控平台和三大产业发展,分别是新能源、大健康和建筑工业化。

在金控平台上,将主要打造三个板块:保险、资管和租赁。

尽管李怀珍没有强调其中任何一块为核心,但保险在资金端的低成本和长期限的优势,对于任何投资公司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我们要打造国际化的保险集团来连接海内外市场。”李怀珍还表示,“如果有条件成立,我们肯定是成立;如果有合适的并购,那我们就并购。我们还是希望走并购的路。现在市场机会这么好,我们还希望快速发展。”

从中民投的两年成绩单来看,今年完成的对美国再保险公司思诺保险的25亿美元收购,即一项重量级投资。思诺保险在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地拥有12个分支机构,为145个国家的逾1700名客户提供再保险和财产保险服务。

李怀珍表示,三大产业中,大健康是抓住消费的风口,新能源要作为一个核心商业模式,建筑专业化作为一大特色产品。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中民新能除了在银川等地建造光伏发电基地,还在推进家装光伏电能。

建筑专业化,通俗说,就在工厂里完成装配式建筑,在工厂里生产大楼。这意味着工厂要离建筑工地较近,以减少运输成本。各省市对装配式建筑有推进规划,全国范围内将对该类工厂形成较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