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商将“转正” 商业模式仍是软肋
导读:虚拟运营商即将迎来新的纪元。两年前,工信部先后向42家民营企业发放虚拟运营商的试点牌照,如今试点已经结束,虚拟运营商“转正”在即。不过,过去两年,虚拟运营商暴露出来的实名制监管不严、商业模式不明晰等问题依然存在。
聚焦
虚拟运营商即将迎来新的纪元。两年前,工信部先后向42家民营企业发放虚拟运营商的试点牌照,如今试点已经结束,虚拟运营商“转正”在即。不过,过去两年,虚拟运营商暴露出来的实名制监管不严、商业模式不明晰等问题依然存在。
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信部已经对42家试点企业做了电话和现场调研,各虚商企业也做了总结报道,探讨商业模式和差异化经营问题。关于何时发放正式牌照的问题,邹学勇介绍,各方正在探讨,目前还未能确定下来。
虚商试点两年“可圈可点”
2013年12月,工信部向首批11家民营企业发放虚拟运营商试点拍照,前后共有42家企业获得试点批文。根据规定,试点两年,如今试点已经结束。工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42家企业中共有39家正式运营放号,仅有3家没有开放虚商业务。
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虚拟运营商的用户有2400万左右,与此前预估的5000万有一定的差距。不过,在3月24日的中国虚拟运营发展论坛上,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对虚商给予了肯定。他表示,两年的试点工作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促进了提速降费,推动了电信行业的创新。
特别是在促进资费单价下降和门槛降低的问题上,邹学勇告诉记者,虚拟运营商率先推出流量不清零的服务,这对于基础运营商的流量不清零业务起到了倒逼作用。同时,虚拟运营商推出个性化套餐服务,也有助于引导基础运营商在服务上的革新。此外,随着4G的发展以及国家“提速降费”政策的继续落实,通信资费将会越来越低,在这样的情况下,虚拟运营商个性化差异化的模式就可能凸显出来。邹学勇对此有着一个乐观的预测,据他估计,到了今年年底,虚商的用户总数有望翻三番,来到7000万。
商业模式仍待创新
一直以来,诈骗短信、电话多都是虚拟运营商颇受诟病的问题。今年1月份,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在召开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专项工作会议上,就曾指出要防止170号段成为重灾区。邹学勇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由于经验不足,虚拟运营商在实名制问题上存在不力的漏洞,这导致170号段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通讯信息诈骗的泛滥区。这对于虚拟运营商的品牌也是不小的影响。
不过,在邹学勇看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商业模式也是虚拟运营商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邹学勇介绍,目前来看虚拟运营商推出的主要业务是“流量套餐不清零”,随着基础运营商相关业务的面世,使得虚商在这项业务上的优势消失。同时由于“批零倒挂”现象(即虚拟运营商从基础运营商处批发来的语音、流量业务的价格不比基础运营商零售给普通用户的价格低)的存在,这种主打价格优势的套餐整合,并非长远之计。如何定位自己的战略定位,走出一条怎样的具有差异化的商业模式,是每一个虚商都在思考的问题。
邹学勇将基础运营商比作是大卖场,将虚拟运营商比作是小卖部。一直以来,他都坚持认为,基础运营商做的是大众消费市场,虚拟运营商只能在小众市场进行开拓,从用户的服务和方便性上出发。据了解,目前也有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存在,比如蜗牛移动主打游戏功能,为游戏服务;北纬蜂巢则以B2B模式为主,与腾讯、360、平安科技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合作,为其提供WiFi接入上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