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大学生创业 > 正文

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光鲜背后烦恼多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 2016-12-07 14:31:11 编辑:诚富

导读:创业要素资源缺乏、双创政策“看得到,摸不着”,长效、系统的创业指导缺少……这些制约成为大学生创业路上一道道难过的坎。

创业要素资源缺乏、双创政策“看得到,摸不着”,长效、系统的创业指导缺少……这些制约成为大学生创业路上一道道难过的坎。

乔卫齐2011年从兰州大学核技术专业,在北京闯荡两年后,回到家乡黑龙江明水县,在一个叫对面城的小村庄,开了“对面小城”淘宝店。3年来,乔卫齐有创业的喜悦,也有各种预想不到的苦恼。

2015年,兰州交通大学大三学生王伟贞与朋友创办了一家主营互联网产品的科技公司。最初,他积极参加各类创业比赛,后来发现,奖牌拿了不少,项目孵化机会却不多。他的另一个感受是,当下创业扶持政策多,但创业的日常指导难觅。

与乔卫齐、王伟贞一样,在兰州高校,还有雷磊、邓毓博等一批大学生创业者。他们发挥所学、锐意创新,在创业大舞台小有收获;同时也在经历各种成长的烦恼。

要素资源聚集少,难奏创业交响曲

“从没有想到,找一个适合的电子商务美工是如此之难。”乔卫齐说。淘宝店需要美工,乔卫奇在当地打广告招人,开出了能承受的最好待遇,但应聘者寥寥无几;来应聘的又难以胜任实际工作。他感觉很无奈。

无奈之下,他自己出学费,从村里找年轻人送到培训班培养。“但有些活还是要外包出去。”乔卫奇说,这无疑增加了成本。

招人难,人手紧,雷磊也遇到过类似问题。2011年进入甘肃农业大学读生物制品专业,雷磊却对摄影摄像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爱好无人机影视。2015年,大四的雷磊和同伴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主营无人机相关业务。

公司开展无人机测绘、环境监测、VR等项目,有时还会拍摄宣传片。按正常业务流程,每一单业务都会先拟定初步方案,接着进行现场拍摄,最后再进行后期剪辑和修改,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但雷磊的公司由于人手不够,项目运营和产品制作都是同一拨人在做,大伙儿干得很辛苦。

“刚开始创业,能提供给员工的工资有限,在此情况下,找到志同道合,又有能力的伙伴的确比较难。”雷磊深有感触地说。

除了人力匮乏,创业要素缺乏,优质资源获取渠道不畅也是大学生创业者面临的现实困惑。

2014年,邓毓博辞去兰州大学的教师工作,决定创业。在外读书期间,邓毓博发现,很多身边的人都为吃不到正宗牛肉面而遗憾。从小在兰州长大,他萌生了将牛肉面做成便携速食的念头。经过深思熟虑,邓毓博选择“下海”卖牛肉面。他将品牌注册为“牛大坊牛肉面”,并采用网上销售模式。

品牌创立之初,公司产品销量惊人,“上线不到两个月,挣了近50万元。”每天早上登陆客服账号,持续不断的提示音和数百条等待回复的留言,都让邓毓博无比欣喜。

可辉煌并没有持续很久,在当年春节期间,邓毓博团队精心打造的高端礼盒买家寥寥。“不能想当然地做决策,一定要基于深入的调研。”那段经历让邓毓博感悟很深。

创业初期,邓毓博面临以产品为主还是营销为主的抉择。一段时间,他将重心放在策划营销方案上,试图通过营销增加销量,但好景不长,3个月后销量出现下滑。“企业还是要做好产品,营销只是辅助手段。”如今,对自己的创业项目,邓毓博有了新的认识。

邓毓博经常到各地参加创业论坛,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他也逐渐发现相比发达地区,西部创业者需要更多、更优质的创业资源。在他看来,地处西北,很多初创企业经营理念还比较落后,全社会创业资源也相对缺乏。

“和更多拥有先进经营理念和营销模式的企业交流合作,更有助于带动西部创业者走得更好更远,这正是西部缺乏的。”邓毓博说。

“短平快”式利好多,日常指导却稀缺

在完成多个网络平台开发项目后,王伟贞参加了不少“双创”比赛。“起初,参加比赛是为了获取证书,但自主创业后,参加比赛更多是为了争取项目得到支持和孵化。”王伟贞说。

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他发现,参加比赛对项目发展实质性的帮助并不多,“往往是奖领了,奖金一发,也就没啥事了”。

除举办各种比赛外,兰州也经常会举办各种主题的创客论坛、建立各种创客联盟,给创业者搭建交流共享平台,但王伟贞还是觉得不解渴,“很多说法不切合初创企业实际,对项目孵化真正起的作用很小。”

在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吴昊是周围同学眼里的“创业高手”。这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开过餐厅,还开过沙盘模型公司、咖啡馆甚至众创平台,创业经历丰富。但吴昊坦言,“因为创业项目选择失误,走了很多弯路。”

2015年,吴昊和他的团队投资200多万元,兰州市的繁华街区开设了一家互联网餐厅,希望尝试网络与餐饮的结合,突破传统餐饮的模式。在这个互联网餐厅中,顾客可以通过手机来AA制付款,还可以将饭钱分享给朋友,让大家帮忙众筹吃饭费用,或在朋友圈众筹一盘菜的钱。“主要创意在于充满乐趣的体验消费模式”。

但好景不长,由于理念过于超前,前来消费的食客并不多,餐厅很快关张了。“从沿海引进这个项目,只想是个新鲜的餐饮模式,却没有考虑当地的消费习惯。”吴昊反思道,起初没有开展市场调查,就盲目上项目,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自那之后,选择创业项目时,吴昊更加谨慎,投资之前都要做细致全面的市场调查。“如果当初有人能指点一下,可能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其实,初次创业者非常希望能有导师指导创业,及时帮助解决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吴昊深有感触地说,近些年,各方面提供的帮扶多,但大都是“一锤子买卖”,长效的指导却很少,“而这恰恰是初创业者需要的”。

王伟贞也遇到了类似问题。2015年年底,王伟贞团队在兰州市安宁区注册公司,并获得政府提供的“创新型项目补助”,后入驻兰州新区创业孵化大厦,又获得创业扶持资金和办公室支持。

创业初期的帮扶给了王伟贞很多希望。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对大学生创业者而言,更有用的是日常的创业指导。大学生创业往往刚开始有满腔热血,但之后日常运营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加之创业的激情逐渐消退,往往对很多状况应对乏力,因此更需要系统、全方位的创业指导。

“现在创业环境还比较宽松,也有各种扶持政策,但创业的常规指导不多,很多东西都只能自己摸索。”王伟贞说。

政策资源须无缝对接

虽然“双创”政策不少,但很多大学生创业者感觉政策“看得见、摸不着”。

创业初期,雷磊公司资金很紧张。为了降低成本,公司租了廉租房办公,但廉租房没房产证,无法办理营业执照,更难以注册公司。

几经周折,去年12月底,雷磊成功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但由于资金不足,还是不得不放弃一些项目。去年8月,公司影视方面无人机应用项目需要启动资金购买设备。雷磊找各种渠道筹集资金,都没成功,最终只能放弃。

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倡导创新创业,作为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乔卫齐曝光率颇高,也得到了各种扶持。创业中,乔卫奇结识了很多从事农产品电商的同行,他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知晓创业政策,都能享受到扶持政策。“很多创业者不知道去哪里了解双创政策。”乔卫齐说,身边很多想创业的人只知道有政策,并不清楚具体内容,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取信息。

雷磊说,创业的贷款都是自己跑下来的,从没去申请优惠贷款,也不知道去哪里申请。去年,雷磊公司准备做无人机的农业应用,后来因为贷款无门,资金跟不上,做到一半就做不下去了。

“如何获得创业贷款,什么是具体渠道,做政策宣传的时候都应该讲清楚。”雷磊说,不光自己的公司有创业政策信息不畅问题,很多初创公司都有类似感受,“听说有很多优惠政策,却不知道具体如何办”。

“政策落实应该和底层的创业团队做到无缝对接。”雷磊认为,现在信息发达,可以从各种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同时,具体如何实施应形成攻略,这样创业者更清楚明了。

标签:大学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