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大学生创业 > 正文

大学生创业热:玩模式的少了 谈技术的多了

来源:澎湃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16-09-02 16:51:54 编辑:诚富

导读:9月1日,上海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以下简称“大赛”)决赛收官,最终决出了上海赛区24个一至三等奖项目,其中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2个。

9月1日,上海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以下简称“大赛”)决赛收官,最终决出了上海赛区24个一至三等奖项目,其中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2个。一等奖项目为:农业秸秆新型生物发酵器及其配套技术推广,CQASO,59store校园综合服务平台,米印一站式宣传片创意工坊。

上海地区大赛除奖金外,主办方还为参赛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业资源对接,如对接天使基金、办公场地、创业培训等方面的资源,让创业者将项目真正落地。接下来还将根据全国大赛组委会要求,从24个上海赛区一至三等奖获奖项目中遴选实力项目晋级全国总决赛。

本次大赛主题为“拥抱 互联网+ 时代,共筑创新创业梦想”,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主办,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上海青创大学生创业服务基金会承办。参赛项目首先由上海各高校推送至大赛组委会,经过预选赛、入围赛的筛选,决出了进入复赛的150个项目。通过复赛中的“项目路演+评委提问”,最终决出进入决赛的24个项目。

与上届大赛不同的是,本届大赛在复赛之前新增了暑期训练营,为预选赛、初赛中的优质项目,进行了封闭式集中创业培训和闭门式沙龙分享,近百名参赛的创业者受益。另外,本次大赛为鼓励学生的创业热情,新增了“中职组”作为参赛组别,共有37个项目报名参加。

本届大赛共有1003个项目报名参赛,相比上届的441个报名项目增长约127%,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上海高校创业发展势头迅猛。在本届所有报名项目中,“互联网+”公共服务类、“互联网+”技术服务类、“互联网+”商务服务类项目数量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27.1%、29%与27.9%。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互联网+”公共服务类创业项目,在大赛报名项目中的数量占比由去年的10.9%提升到了27.1%,表现出高校学生对“互联网+”公共服务类项目的创业热情。

本届大赛评委、创业接力连筹投资总监薛庆表示,本届大赛的创业项目相比上届,更接地气,更能落地。高校的创业者们在进行创业时也趋于理性:参赛的项目与上届相比,有了更强的转化性。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玩模式的少了,谈技术的多了”。

本届大赛评委、创业接力基金投资副总监王道臻表示,从客观角度分析,高校创业者们也存在着一些误区:首先,由于高校创业者的理论基础水平往往高于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如何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创业实践,是高校创业者需要注意的;其次,参赛及融资过程中,大学生创业者在对自己的项目进行表述时,不应过分强调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而是要告诉投资人,如何才能达成这个目标;第三,一些之前参加过创业大赛的高校创业者,不要以“表演”的姿态来面对比赛,因为真实阐述自己的项目,客观展现自己项目的优点,比形式上的噱头更加重要;最后,高校创业群体应与市场接轨更加紧密,从而不断加强项目的生存力。而要想让自己的项目与市场顺利接轨,就要在不断增加自己知识储备的同时,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在创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二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