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网CEO王建硕详解“寒冬”活法:盈利第一规模第二
导读:“对于还没有盈利,还在融资过程中的创业公司来说,天气变了。这个时候需要做的是,要么迅速冲到盈利,要么迅速融资,要么以最快的速度最狠的方式裁员和减少花销。”对于甚嚣尘上的资本寒冬论,王建硕在自己的公众号中如此评论。
从博客时代到微信公众号时代,王建硕气定神闲地码了数十年的字。
“对于还没有盈利,还在融资过程中的创业公司来说,天气变了。这个时候需要做的是,要么迅速冲到盈利,要么迅速融资,要么以最快的速度最狠的方式裁员和减少花销。”对于甚嚣尘上的资本寒冬论,王建硕在自己的公众号中如此评论。
日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作为百姓网创始人兼CEO,他不止一次地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创业心得。“如果融资是为了烧钱做大规模,而不管盈利,那这个模式肯定是不能持续的。”
刚刚过去的8月15日,百姓网公布了2016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其营业总收入达1.58亿元,同比增长163.68%,净利润达825.20万元,同比增长133.02%。
营业额和净利润的双双增长,来自于对成本和效率的控制。不过,与行业第一的58同城比较起来,百姓网仍有着很大的差距。或许,在分类信息领域,现有的市场格局将很难改写。不过,对于“沪派”创业者王建硕来说,这并不重要。他相信,创业好比是奥运比赛中的游泳项目,各自在赛道上超越自己即可,而不是像击剑一样一定要击倒对方。
效率至上
与动辄上千人规模的创业公司相比,百姓网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内的办公室至今仍然只有100多名员工。其中,有将近一半的人是在这一年增加的。王建硕是不折不扣的互联网老兵,百姓网成立于2005年1月。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百姓网只有不到50名员工。在节奏如此繁忙的互联网圈子里,公司团队每年还能集体去国外进行两次团队建设。王建硕坚持轻公司的运营模式,而并不赞同摊大饼的方法。
“我认为效率更重要,而不是无效的伪需求。今年上半年,我们在人力成本、服务器成本等固定成本没有大幅增长的条件下,只用了18%的相关成本增长,创造了2.6倍的收入增长。”王建硕对现状颇为满意。他不喜欢盲目扩张,最终在行业低潮时被迫裁员。
毋庸置疑,58同城在规模上远远大于百姓网。其最新财报显示,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该公司Q2实现营收2.978亿美元,同比增长86.7%。以非美国会计师准则计算,净利润为2170万美元,这也是58同城连续五个季度亏损后实现盈利。不过,由于进行了太多O2O和行业投资,该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总体处于亏损状态。
一年多之前,58同城选择与竞争对手赶集网合并,使得其在同城分类信息领域囊括了租房、二手房交易、求职、二手车交易、保洁、买卖宠物、租车拼车等几乎所有生活需求。此外,58同城还通过瓜子二手车、转转等业务切入到商品交易和服务的层面。
与对手的急速扩张相比,王建硕在产品形态上仍然坚持着“一横一纵”。“一横”代表着坚持不变的分类信息挖掘,“一纵”则是对招聘分类的深度挖掘。虽然分类信息行业的聚焦点总是在对手的身上,王建硕也并非没有野心。
记者梳理公开数据发现,百姓网去年全年实现营收1.46亿元,今年上半年的营收事实上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百姓网董秘兼财务总监高奕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营收均来源于信息发布收入、推广服务收入这两大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为招聘、二手车、租房等既有业务的增长。
寒冬活法
挂牌新三板之前,王建硕和百姓网都十分低调,鲜少对媒体发声。如今,王建硕需要考虑的越来越多。毕竟,对于投资人来说,他们既要规模也要利润。
王建硕坦言,未来一定会继续进行投资,加大在生态圈的布局力度。“虽然我们没有像其他创业公司一样疯狂地招人、砸广告去做规模,但是不代表投资人没有赚钱。投过我们公司的机构,基本都获得了几倍到几十倍的回报。”
今年上半年,百姓网共计进行了三次股权投资,分别为投资上海切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600万元,持股10%;投资上海么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400万元,持股20%;投资苏州闻道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万元,持股2.65%。前两次投资属于公司平台业务在垂直行业的深入和拓展,后一次投资则是在搜索引擎优化领域进行资源整合。
“我们的投资第一考虑到业务的融合问题,而不是随大流的喜好。比如O2O领域,实质是靠补贴换来的伪需求,它并不成为长久的商业模式。一旦遇到资本寒冬,首先死掉的肯定是这类公司。”王建硕这样诠释他的投资逻辑。
在资本高举高打、靠烧钱换取份额、垄断市场后再考虑盈利的互联网圈子里,王建硕是不折不扣的异类。即便实现了盈利,未来的百姓网也还会面临挑战。据不完全统计,58同城与赶集网合并后,将会共同占据分类信息市场超过80%的份额。对行业的其他竞争对手也将产生较大冲击。
对此,王建硕称,百姓网未来会面对中小付费客户推出新的付费项目,如热门广告位的竞价系统等。同时,加强和百度等流量网站的合作,以及加速代理商销售渠道的铺设。不过,他仍然坚持以平均效率为优先指标,而不是规模优先,在保证盈利水平的情况下稳步扩张。
事实上,这也是北京的互联网公司与上海互联网公司之间的不同。与其说是商业路径的不同,不如说是文化的差异。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上海创业者更务实、注重盈利的平衡。同时,也往往因为保守而错过了太多机会。
王建硕并不在意外界的眼光,他喜欢寒冬,因为只有寒冷的空气才能让人头脑清醒,让身体强壮,让不理性和弱小的竞争对手倒下。“在危机来临时,正确的方法是像跳水一样,采取最果断的措施,把所有的成本砍到极致,把人数一下控制到公司可以存活的数量,在此之后,进入缓慢但是持续的恢复和增长。这是对于创业者来说唯一正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