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空间如何 引领东北创业创新?
导读:2015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了2016年经济工作的十大任务,第一条任务就是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创新,是发展动力的源泉;创业,是发展活力的基础。创新创业,再加上大众万众的参与,就会迸发出无穷无尽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东北经济走到今天,传统动力已难以为继,拼资源、拼环境、拼投资、拼政策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新、市场、改革和开放等新动力必须登场,承担主角。而发展市场、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必须以创新创业为基础。
要发挥大众万众的创新创业潜力,必须降低门槛,为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更完善的服务。能够集约、高效地发挥如此作用的载体,就是众创空间。如何更好发挥众创空间的作用,引领创新创业发展,已成为东北地区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
1、支持众创政府不能单打独斗
发展众创空间,既是政府推进创新创业的有利抓手,也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有效途径。就拿大连来说,在东北地区中是创新创业基础较好、步伐最为领先的地区,但与北上广深等地区相比,氛围还不够活跃,局面仍不够生动,尽快释放众创空间的活力和动力已非常必要。
在鼓励和推进创新创业上,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缺一不可。过去,东北地区依靠政府的力量建设了一批创业园、创业大厦、创业孵化基地、青年创业基地等,提供了财政补贴、优惠贷款、办公场地、人才安置等配套支持,对相关产业的孵化成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仅靠政府短期提供办公场地和财政补贴,无法满足创新创业企业的多样化需求,而真正能够为企业初创与发展提供有针对性、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是天使投资、媒体资源、技术支持、培训辅导、合作伙伴和客户资源等。因此,让企业去服务创业,让市场去满足创新创业需求,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2、扩张、联盟:两条腿走路
在众创空间发展上,2009年以来国内已涌现出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创客空间、天使汇、柴火空间、亚杰商会、联想之星、创业家、36氪等近百家新型孵化器,2014年全国已有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创业投资机构1000余家。而东北地区众创空间总体上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数量较少,多数众创空间创建时间短,服务功能比较单一,资源整合能力有限,且部分地区在相关政策催生下的众创空间面临着“有店无客”、可用资源少等问题。
众创空间不能仅仅发展成“咖啡空间”,不能走区域固化的道路,要以开放的视野促进创新创业要素流动,扩大众创空间资源整合覆盖面。因此,现阶段要加强众创空间数量增长,促进规模扩张,更要在东北地区加快建立众创空间联盟,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和跨地服务能力,着力引进国外及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的优质众创空间,促进域外金融资源、媒体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等向本地区流动,同时推动本区域的创新创业项目向域外扩张。
3、“新四军”是创新创业主力军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创新创业主体正逐步年轻化、大众化、草根化,在东北地区也出现了以大学生等“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新四军”。这四类主体在创业激情、实战经验、技术实力、国际视野等方面各有优势。
而政府支持众创空间的服务应该相互配合,根据不同类型主体特点及其创新创业项目的领域、业态和模式等,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支持和服务。应继续打造“海外学子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学子创新创业基地”等创新创业孵化器,并且要加强引导和规范,不要让校园孵化器变成小店铺、学生创业沦为摆摊练摊。众创空间应针对那些创业初期困难多、创业成功率相对较低、创业周期较长的创新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可持续的服务。同时,政府和众创空间都要加强对“新四军”创新创业培训学习支持。政府层面要健全创业辅导指导制度,支持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但创业大赛不能办成演讲大赛,不要以行政力量揠苗助长,塑造不实创业典型。众创空间也不能急于求成,企图通过“拉郎配”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应针对“新四军”创新创业活动不同阶段的特点开发培训项目,开展实训培训,提升培训质量。
对于众创空间而言,政府和信贷机构提供的财税支持、资金支持就是“财神”,但这种支持方式往往不具有可持续性,真正能够解决创新创业长期资金需求的是专业化的天使投资。美国硅谷创业生态中不仅有成千上万的创业者,更为可贵的是有比创业者更专业、具备风险识别和排除能力的天使投资人。目前来看,东北地区创新创业者要想以低成本获得信贷机构贷款、政府采购项目支持、政府研发及创新经费资助等资金支持仍比较困难。因此,不仅要健全创新创业财税支持政策,发挥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和财税政策的作用,更要大力发展和引进天使投资,完善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机制,发展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科技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产品和服务。
作者点击
周学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升级与对外开放协同创新中心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走出去”战略、国际直接投资、贸易结构、区域可持续发展。在《世界经济》《光明日报》《改革》《财经问题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等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