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移动电商交易规模年增速超300% 电商成双创新引擎
导读:初秋的成都连日出现高温天气,创客们热情高涨丝毫未受天气影响。8月22日至23日,“第六届中国(成都)移动电子商务年会暨移动电商创客秀”在成都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展望移动互联新经济”。
初秋的成都连日出现高温天气,创客们热情高涨丝毫未受天气影响。8月22日至23日,“第六届中国(成都)移动电子商务年会暨移动电商创客秀”在成都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展望移动互联新经济”。会上,“权威发布”、“模式创新”、“入口解构”、“消费转型”和“体验经济”等词语被频繁提及。据会上发布的《2016成都“双创”载体发展白皮书》,成都“双创”载体发展引领中西部城市。
成都经济总量一直领跑中西部城市。如今,成都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也正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凭借新型产业种类繁多、复合创新人才集聚、创新创业氛围浓郁,成都日渐成为“双创”健康发展的沃土,正不断吸引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蓉漂”齐聚。
目前,电子商务被普遍视为是助力“双创”工作的重要推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都的移动电商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2015年,成都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806亿元,年均增长超过300%。
移动电商规模增速超300%
移动电子商务催生新经济、重建新秩序。政策创新、管理创新和鼓励基于电子商务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服务创新,在构建创新开放、规范诚信和安全高效的电子商务新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环境下,“双创”的各类载体也蓬勃发展。
成都“双创”快速发展引发对“双创”载体的规模需求。截至目前,成都市已累计建成各类创新创业载体210家,面积达1540余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双创”载体38家,省级“双创”载体1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数量达到21家,仅次于北京、深圳、天津和青岛,引领中西部城市。同时,成都的“双创”载体还表现出专业化、国际化和特色化的特点。
因为“双创”载体打下的坚实基础,成都“双创”发展成果斐然,呈现出海纳百川、百花齐放的局面。
据统计,成都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主体正在迅速壮大,“蓉漂”占到约75%的比重,其中回流的“川军”约占40%、西南飞的“孔雀”约占25%、海归约占10%;本地“草根”约占25%。
《2016成都“双创”载体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成都新增科技型企业11000余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758家,发明专利申请量29791件。此前,成都已被《财富》杂志列入“2015年中国十大创业城市”,更被誉为全国“3+2”(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和成都)创业基地城市。
与此相对应的是,成都“双创”工作的重要抓手——电子商务迎来爆发式增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年会现场获悉,2015年成都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6800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近6倍;2015年,成都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806亿元,年均增长超过300%。
推动大数据产业在蓉发展
“互联网是以信息的对称消灭信息的不对称”,从2012年就开始建立全渠道营销管理系统的品胜集团董事长赵国成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消灭信息不对称,实现信息流通公平,以分享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正是本次年会探讨的主题之一。
事实上,移动经济时代的核心之一就是分享经济。与赵国成持类似观点与操作手法的还有天虹微品总经理王亚非:“天虹微品‘微零售’打造的模式就是移动社交分享经济。天虹的员工可以在天虹的平台开店,今年开始天虹的顾客也可以借由‘微零售’平台开店。”
会上,成都市商务委相关领导表示,“今后的分享经济势必星火燎原,诞生更多的企业,成都会一如既往用前瞻性的眼光来看待这类企业的发展,拥抱可能带来的变化,从而用更符合市场需求和公共利益的维度去激励、规范、引导和扶持一批互联网上善于分享的‘独角兽’企业。”
移动互联不仅颠覆传统产业,也倒逼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社会治理改革,导致不可逆转的重大制度变革。全国许多省市都在探索“互联网+行政改革”,在实施负面清单之外无禁区、权力清单之外无权力、责任清单之外无责任和资金清单之外无预算,做到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网上办理。全社会都已形成共识,建设电子政府是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为此,成都市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应用,专门成立了大数据管理局,推动大数据产业在成都的发展,推动数据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公开、共享。
“自信和定力,不仅需要法制的精神,还必须学会用互联网手段来规范互联网经济,在激励创新和规范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的支点。成都需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与政策创新,站在社会化、全球化的角度来思考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成都市商务委相关领导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