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银联与支付宝被传握手言和 三方均拒绝回应

来源:信息时报 发布时间: 2016-06-07 16:49:47 编辑:诚富

导读:“海外的Visa、万事达,应该是我们跟银联共同去面对的问题。我们可以共同去做点什么,这个最重要。” 蚂蚁金服CEO彭蕾曾如此表示。经过了长达13年的明争暗斗,支付宝和中国银联终于尝试握手。据近日业内消息,淘宝将向银联开放支付通道。

“海外的Visa、万事达,应该是我们跟银联共同去面对的问题。我们可以共同去做点什么,这个最重要。” 蚂蚁金服CEO彭蕾曾如此表示。经过了长达13年的明争暗斗,支付宝和中国银联终于尝试握手。据近日业内消息,淘宝将向银联开放支付通道。

三方均拒绝回应

昨日业内消息传,支付宝和银联在线正就淘宝开放支付渠道的问题商洽谈判,然而具体细节依然待定。这对“宿敌”似乎在13年后有了握手言和的趋势。

对于相关传闻,包括淘宝、蚂蚁金服和银联三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口径一致:不回应。据记者从业内了解,在握手言和之前,支付宝和银联“恩怨”颇深。早在2003年马云就寻求银联为淘宝开辟支付通。结果马云和银联高层的简短会面只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会谈的结果令人失望。碰壁后马云开始自建支付宝体系。

时移世易,到了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给27家公司发放了首批支付牌照。被迫开放的中国银联开始对所有获牌支付机构开放、合作。但银联多次尝试与支付宝合作,却都得不到回应。

最终,支付宝跟国内外180多家银行以及国际卡组织等机构建立了合作,其中包括VISA、万事达,却没有中国银联。同样,银联卡已经可以140多个国家畅通无阻的使用,合作的伙伴已经超过了400多家,其中甚至包括老对手万事达,却没有支付宝。

握手言和双方有利

有业内分析师表示,这次双方都能“坐下来谈”,源于双方有了握手言和的理由。

据了解,在银联初建时,曾享受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从2013年开始,这些文件已被逐渐废止,对于中国银联,“躺着挣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以及批准了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联的压力空前巨大。

阿里巴巴官网显示,从去年3月31日截至今年同期,全年实现交易规模3万多亿。有业内观点认为,交易量太大,无论是监管还是银行,都颇有微词。其原因是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支付交易,对账单上的交易记录只会显示支付宝或财付通(微信支付),这对银行配合监管的反洗钱工作有阻碍。

而通过银联,一笔交易完成,除了银联以外,央行,持卡人、发卡行、收单机构都可以看到交易明细。因此银联入驻淘宝,通过银联在线完成的支付将清晰完整地呈现,央行、银行都喜闻乐见。

 对支付宝影响有限

从2015年6月1日,符合要求的机构可申请“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在中国境内从事银行卡清算。这意味着在中国清算市场一家独大12年的局面被打破,中国银联将告别垄断时代。而这也是银联开始放低身价接洽支付宝的原因。

第三方支付公司负责人陈东(化名)向记者表示,本身支付宝已经很完善,加个银联通道上去没多大作用,感觉对支付宝没有多大影响。

据了解,目前透过银联支付消费与透过支付宝、微信支付消费,在体验上的不同点是,银联支付能清晰地看见每一笔的消费,而透过支付宝和微信,则只能看见资金划到平台账上。

对此陈东表示,支付宝等的逻辑相当于商家入驻他这个平台,钱是先给到平台的,再结算给商家的。从消费者角度来讲,相当于每一次都是在平台上消费,看到的账单当然是平台商户即支付宝。但银联不同,每个商家都是独立的。

清算业务时间表

●2002年3月,中国银联在上海正式成立。

●2004年,中国银联建成了第一代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

●2004年某天,马云拜见中国银联的高层,希望解决淘宝网上的支付问题。会谈的结果令人失望。


●2004年12月,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杭州成立,马云开始和银行一家家展开谈判。

●2009年,支付宝超越PAYPAL,成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平台。

●2010年,支付宝推出了“快捷支付”,不需要开通网银也不需要U盾,只要经过简单的验证和绑定环节,就能实现网上支付。

●2011年,中国银联正式宣布推出“银联在线支付”和“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业务,用户无需开通网银即可实现线上支付。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给27家公司发放了首批支付牌照。

●2013年,支付宝钱包作为独立品牌发展。

●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在线下收单业务中,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绕过中国银联,和银行进行直联,中国银联面临空前压力。

●201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批准了25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前20家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这20家千方百计地绕过银联进行转接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