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英媒调查:中国人习惯手机买单 移动支付挑战银行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发布时间: 2016-06-07 15:16:35 编辑:诚富

导读:英媒称,在中国城市的餐馆里,当食客买单的时候,他们更可能拿出手机而非钱包去结账。

英媒称,在中国城市的餐馆里,当食客买单的时候,他们更可能拿出手机而非钱包去结账。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6日报道,这反映出移动支付平台的快速扩张,它们正在推动中国城市跳过以信用卡支付为主的阶段,迈向无现金社会。

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研究服务部门“投资参考”(FT Confidential Research)对1000名城市消费者展开的调查显示,98.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过去3个月里用过移动支付平台,这个比例在不同级别城市、年龄区间或收入水平的受访者中相差不大。

报道称,如第一张图表所示,阿里巴巴(Alibaba)旗下的支付宝(Alipay)是最多消费者经常使用的支付手段——有79.5%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一选项。

这个比例远高于表示自己经常使用信用卡(45.5%)或借记卡(30%)的受访者的比例,甚至高于表示自己经常使用现金的受访者的比例(79%)。

选择了财付通(Tenpay)的受访者比例为26%。财付通是腾讯(Tencent)旗下的支付平台,是支付宝的主要竞争对手。只有0.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使用Apple Pay。

报道称,支付宝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一线城市选择支付宝的受访者比例是79.3%,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这个比例分别为80.2%和79%。在一线城市,选择支付宝的受访者比例比选择现金的比例还高5.9个百分点,尽管在二三线城市,选择支付宝的受访者比例略低于选择现金的比例。

此类平台的迅速普及,意味着信用卡在中国可能永远不会迎来势如破竹的发展。央行数据显示,信用卡普及率在2014年底达到每人0.34张的峰值以后,于去年年底下降至每人0.29张。

移动支付平台的用户数量同期增长64.5%,至3.577亿人。

英媒调查:中国人习惯手机买单 移动支付挑战银行

报道称,如第二张图表所示,受访者表示,他们最常使用移动支付平台的地方是超市和商场,但他们也喜欢使用移动支付平台缴纳公用事业费、订餐、买机票和火车票、外出就餐时支付餐费。

并不令人意外的是,受访者越年轻,就越有可能已经接受这种相对较新的技术:在35岁以上的受访者当中,只有56.1%表示他们倾向于使用移动设备而非个人电脑支付,即便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有智能手机。相比之下,在18岁至24岁的受访者当中,88%的人更喜欢通过移动设备支付。

英媒调查:中国人习惯手机买单 移动支付挑战银行

图2

报道称,移动平台已经不满足于提供扫描二维码的零售交易支付服务,现在正在努力拓展其他业务。通过利用母公司的庞大的数据资源,它们进入了消费金融领域,一些还有意挑战传统的银行。

中国政府做出了支持的表态。去年年初领导人考察腾讯旗下的微众银行(WeBank),见证了该行发放首笔贷款——这场公关秀旨在暗示中国政府决心加大对扶持不足的经济部门的融资支持。

然而,移动平台进军消费金融的努力并不是特别顺利。新的网络银行并未克服央行监管障碍,成为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央行要求存款的金融机构现场确认账户持有人的身份。

报道称,意料之中的是,中国的大银行拒绝与这些后起之秀合作,限制了后者能够提供的服务范围。去年9月,时任微众银行行长辞职,距其上任才10个月时间。

监管机构有理由感到担忧。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的迅速扩张带来了一波监管不足的借贷活动和彻头彻尾的欺诈活动。

另一方面,中国的银行(尤其是四大银行)以激烈捍卫自己的地盘而著称。

报道称,要让那些互联网银行取得成功,监管机构和中国根基深厚的银行都需要做出调整。中国经济中的新技术往往都是顶着政府和国企的阻力、而不是在它们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移动支付平台的情况就是如此。

即便是支付晚餐账单这件事最后也给人们提了个醒:政府要走的路还很长。

在不费吹灰之力用手机买完单之后,食客仍需要等待机器缓慢地打印出重要的正规发票——由政府发行,用来记录经济中的计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