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银行助瞒大连控股募资冻结 屡遭客户投诉
导读:近日,渤海银行大连分行因协助隐瞒大连控股被司法冻结的募集资金而受到市场关注。大通证券曾指出,渤海银行大连分行存在遗漏、隐瞒情形。目前,募资存储银行是否承担责任仍要看监管部门的认定。
近日,渤海银行大连分行因协助隐瞒大连控股被司法冻结的募集资金而受到市场关注。大通证券曾指出,渤海银行大连分行存在遗漏、隐瞒情形。目前,募资存储银行是否承担责任仍要看监管部门的认定。
据媒体报道,渤海银行下属分行近年来投诉、毁约事件不断。早在2015年4月,渤海银行北京分行的延时服务因只卖理财产品遭储户吐槽。2014年8月,渤海银行成都分行因“过桥借款”毁约事件遭诟病。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渤海银行总部询问情况,对方未予回复。
1.19亿募资被处置 大连分行助瞒14个月
据21世纪经济报道,5月31日,大连控股公告称,公司前期被大连市中山区法院冻结的1150万元募集资金,已于5月27日被划拨1103.95万元。此前,大连控股已有2016.62万元募资被大连市沙河口区法院划拨,另有305.3万元募资被大连市甘井子区法院冻结。另有8400万元募资于2015年3月10日被大连市中级法院下达执行裁定书冻结,但直至今年5月25日才公告。大连控股合计被冻结和划扣1.19亿元募资。
值得注意的而是,大连控股隐瞒2015年3月10日被司法冻结的募资8400万元,募资存储银行竟也帮助造假。5月31日,大连控股原保荐机构瑞信方正证券(7.280, 0.00, 0.00%)在回复上交所问询中透露,2015年4月23日,其现场检查人员亲自去渤海银行大连分行沙河口支行,要求提供大连控股的募资存放信息,但该银行在《银行询证函》中两个账号“是否被质押、用于担保或存在其他使用限制”处填写了“否”,并加盖了公章,银行工作人员也未提供相关信息。上述《银行询证函》的两个账号之一,就是属于被冻结募资的账号。
2015年6月30日与大连控股签署持续督导协议的大通证券亦称,其分别于2015年11月6日与12月17日、2016年4月13日至15日对大连控股进行了现场检查,大连控股始终未提及部分募集资金被司法冻结事项。“在部分募资被司法冻结后,渤海银行大连分行与保荐机构签署募资四方监管协议时,未提及冻结事项,并在保荐机构持续督导期间始终未通知保荐机构相关事项。”大通证券指出,“渤海银行大连分行存在遗漏、隐瞒情形。”但对于募资存储银行是否承担责任,业内人士称,这要看监管部门的认定。”
另据大通证券出具的2015年度募资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核查报告,大连控股存在募资使用存放审批滞后、募资账户和公司自有资金账户混淆、未按规定用途使用募资等问题。其中,大连控股在2014年6月将募资2250万元用于远中租赁公司增资,至今已两年时间,但该款项尚未返还募资账户。据大连控股人士称,“这个募资后续会返还的,但还不还都是公司的钱,等于左右口袋互换。”
北京分行延时服务 只卖理财产品遭吐槽
2015年4月10日,据《北京商报》报道,渤海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推出延时服务,即日起每天营业至20时30分。延时服务方便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但该行延时服务期间只销售理财产品,并不能办理其他个人业务,这也被许多上班族吐槽意义不大。
目前,银行的营业时间一般是9-17时,除了营业网点外,商业银行还有24小时自助设备ATM机,但ATM机并不能办理全部银行业务,比如定期存取款、开户、挂失补卡等业务,必须在柜台人工办理。因此,对白天工作的白领而言,银行的延时服务确实能带来很多便利。此前就有多家商业银行推行延时服务,最晚延时到20时,比如华夏银行(10.160, 0.00, 0.00%)、邮储银行、广发银行已经先行试水延长营业时间,个人业务基本都能办理。
值得注意的是,渤海银行的延时服务只能购买理财产品,并不能办理其余个人业务。渤海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大堂经理曾表示,延长期只能买理财产品和刷理财POS机,并不能办理其余的个人业务,包括开卡也是不行的。对此,在航天桥附近上班的储户认为,只能买理财产品的延时服务用处并不十分大,希望银行延时服务能开通更多个人业务。
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如果银行在延时服务里只卖理财产品,对储户的吸引力并不是特别大,目前已经有多家银行开通了理财夜市,通过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都可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对于银行而言,延时服务会增加很多人力成本和经营成本,如果是只卖理财,人力成本能减省一些,也能为银行获得更多中间业务收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3.340, 0.00, 0.00%)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各家银行在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上,还是应该尽可能地给客户提供更长的服务时间和更高的服务质量。毕竟银行是窗口服务行业,与千家万户有着紧密联系。
客户指责成都分行“过桥借款”毁约
2014年8月14日,论坛里一篇题为《渤海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刘安祺利用“过桥”手段骗取资金2800万》的帖子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帖文中称,“渤海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刘安祺,指示其下属锦江支行叶某利用职务之便骗取赵女士等人资金2800万,用于冲抵银行自身不良贷款。”
8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2800万过桥借款被套:资金掮客指渤海银行金蝉脱壳》一文,追踪“过桥借款”毁约一事。同日,证券日报亦关注了上述事件,文章标题为《客户指责过河拆桥 渤海银行成都分行否认业务往来》。21世纪经济报道称,“8月18日,赵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确有其事,不过资金来源于她的一位胡姓朋友。她表示,目前已就此事向四川银监局举报,8月14日已收到了银监局信访受理的通知书,称将待核查完毕后书面告知她本人。”
对该事件,渤海银行成都分行发布声明称,从未与赵女士发生任何业务往来,其所提及的对某企业的贷款承诺完全不属实,该行从未以任何形式向某企业做出继续贷款承诺,也没有授意任何人向该企业做出过承诺。
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此前也发生过不少钱收回就不再续贷的事情。一些小微企业初步获得银行授信后,就跑到小贷公司拆借,但归还后银行便不再续贷,临危抽贷令小微企业措手不及,这也让借款方陷入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