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在线教育频被打脸:企业融资造假 学生痴迷闯关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16-05-30 10:31:59 编辑:诚富

导读:“现在资本市场不是变冷了,而是更理性了。”广州初创企业择校神器上学帮CEO凌可仁如是向南都记者描述,在投资人高要求的倒逼之下,团队需要不停思考公司产品、运营、营收的每个细节,进而得以发展前进。

“现在资本市场不是变冷了,而是更理性了。”广州初创企业择校神器上学帮CEO凌可仁如是向南都记者描述,在投资人高要求的倒逼之下,团队需要不停思考公司产品、运营、营收的每个细节,进而得以发展前进。“投资人会要求我们把每一条收入算得很清楚,把接下来每一步怎么走计划得非常清楚,用户的获取、留存、活跃、转化,每一个环节都要非常清楚。”

历经此前备受热捧的阶段,在线教育站到了这样一个路口———线上不一定要颠覆线下,线下也不再恐慌无门。

冷静下来之后,未来路该怎么走?热钱退场、光环不再,尤其在近来,诸多事件引发人们对在线教育的多方面质疑。

“打脸”事件频出

5月17日,浙江媒体爆出这样一件事:温州一小学生,为了在“速算盒子”App的速算得分排行榜上取得好名次,半夜起床闯关比赛,近乎于“痴迷”。

一时间评论两极化,家长心忧不已。一款解决作业问题的在线教育产品,如今却成了让学生沉迷其中的“玩具”?速算盒子技术方面负责人随即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一位学生一次最多只能玩30分钟左右。而考虑到学生们自控能力不足,“速算盒子”早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设计有“体力值”等功能。学生们PK、闯关,体力值会随着做题时长不断下降,体力值耗尽,学生便不能再使用“速算盒子”做题,必须得休息。

争议声音仍在继续———在线教育产品,究竟是减负工具,还是另一种形式的负担?

另一个事件是对在线教育企业融资造假的质疑。5月中旬,在线教育平台51T alk无忧英语递交赴美上市申请文件,此前融资信息也随之曝光。根据申请文件显示,51T alk在B轮、C轮投资中,获得的投资额仅为770万美元、2820万美元。而按照51T alk此前向外界宣称的,这两轮融资金额分别为1200万美元、5500万美元,实际差额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51T alk的投资人之一,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曾于2015年在微博上公开发起反对虚报融资数据的言论,称“融资作假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一种新默契,在这种恶劣风气的裹挟下,你虚报,我也虚报,以至于真实的融资数据都遭到质疑。这对中国刚刚起步的创投事业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尽管51T alk方面已经对外做出了回应,但仍逃不过现实的赤裸裸“打脸”。

更多的在线教育企业,则在大规模烧钱中早早结束生命。2014年,K 12项目梯子网和那好网遭遇关停,创始人龚海燕公开承认是“过于乐观冒进,战线拉得太长,以至于几个月前就花光了公司融资”。

O2O模式所剩无几

从模式上来看,曾经最被看好的在线教育领域商业模式———O2O也已经成为明日黄花。

2015年9月底,家教O2O平台“老师来了”因为B轮融资失败,轰然倒下。这不是O2O领域倒下的第一个案例,也不是最后一个。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中在线教育O2O同类项目的数量在30家以上。但如今来看,拿到D轮融资的,仅剩下轻轻家教一家。

最开始以留学O 2O形象面世的顺顺留学,如今也转向C 2B 2C模式,也即是:顺顺留学作为平台连接家长、学生和顾问,家长、学生在线上选择顾问,双方在线下体验中心交流,之后的服务则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顺顺留学CEO张杨向南都记者透露,目前顺顺留学线下有16家中心,占据国内16个核心城市。

“前两天还在跟张邦鑫(好未来董事长兼CEO)感慨,商业模式是没有边界的,创业之前我试图站队,我自己做的时候发现其实是一种非常混合的模式。”张杨认为,顾问和顺顺留学之间是C2B的关系,顺顺留学和客户之间又是B2C的关系,并不能用简单的O2O一言以概之。“因为留学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重决策、高客单价的行业。”这时候平台扮演着非常核心的作用,为交易双方提供生产工具、信任的背书,以及风险管控体系。

凌可仁在和南都记者的沟通过程中强调,“我们不是一家重点围绕在线教育的企业”。凌可仁这样评价上学帮:“我们就是重点帮助家长解决和培训机构、学校之间信息不对称这件事情。”

资本力量几何

尽管如此,凌可仁仍坚定认为,在线教育未来一定是方向,问题只是以什么样的形式继续发展。“有QQ、淘宝的那帮人已经做父母了,他们从中学开始已经接触电脑、互联网,这个市场已经存在,无论是传统教育机构,还是纯在线教育企业,整个社会都在往这个方向转型。”

资本市场的愈加成熟理性,也让凌可仁觉得未来更可期。“资本方不再是单纯用钱去砸市场。”凌可仁有切身体会,他认为投资方更重要的是对于趋势更为准确的预判,以及有能力找到适合的人去做适合的事情,“能够更好判断趋势,判断人,不是钱,更多是眼光。”

2013年以来,众多资本涌入在线教育领域,但是行业爆发并未随之而来,整个在线教育的发展仍旧不缓不慢。

不同于以往,投资方如今会更“计较”,花出去的每一分钱、得到的每一份数据、每一份营收的来源,投资人都要求理得清清楚楚。而在寻求下一轮融资的过程中,凌可仁发现,投资人问的问题也和以往不大相同,现在他们问得最多的是,用户如何获取、留存、转化,以及如何提升活跃度。“资金不是问题,问题是每一笔钱使用之后,怎样形成合理的产出。”凌可仁说,正是在投资方的倒逼之下,公司会更理性,更有方向去思考下一步怎么走。

如若不是2015年中及时获得融资,张杨认为顺顺留学很可能错过留学赛道最佳的窗口期。“我是6月1日拿到峰瑞资本的天使轮,6月12日拿到好未来的A轮,这种融资速度是很罕见的。”张杨告诉南都记者,资本带给他的最大的两个帮助,一是让顺顺留学在一个准确的窗口期出现了,同时在这个窗口期里给了顺顺留学足够的信任背书和资金支持。再者,顺顺留学也借此获得了好未来一整套的价值观和商业模式,“看得更远,少走弯路,提前布局”。

对话

“指望靠融资生存下去是侥幸心理”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在线教育领域,是否也需要像互联网的其他领域一样,通过不断地烧钱来扩张规模?教育行业的独特性在哪儿?

张杨:顺顺留学的融资还是停留在好未来那一轮,因为我们根本不需要融资。原因很简单,留学行业,是一个现金流很好的行业。不像生产制造行业需要垫钱然后生产销售,这时候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卖不出去,资金流就断了。

教育行业的共同属性是,这是一个预付费行业,现金流很可观,这种情况下我就完全不需要融资,这时候融资就挺傻了,因为用股权融资是非常昂贵的一种融资手法。

为什么会出现烧钱的教育企业?很多公司出现的情况是,虽然获得了营收,但是也付出巨大,比如,拿了100块钱成本换了100块钱营收。从我自己角度来说,在留学里这种拿现金或高成本去堆收入的情况是不允许出现的。

一定是现金流为王,因为一个公司如果现金流不好,指望靠融资生存下去,这是侥幸心理。所以从创业的第一天起,教育领域就要思考,如何让收付利润或者全责利润为正,然后按不同的步骤实施,才有可能活下来并且更强大。

南都:前面两年资本疯狂进入教育领域,今年以来明显降温,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线教育领域自身出了问题,还是整个资本环境起到的作用更多?

张杨:都有。第一个原因是好的公司之前都融过资,跑了几年下来在线教育出现第一次分层,这时候资本会更集中在第一层的好公司,而不会再去追。所以说,能拿到天使轮和A轮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

第二个是整个资本环境的收紧,美元大不如前,而战略新兴板取消等一系列的事件,让人民币风险投资基金也更多处于观望状态。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整个商业模式更新的周期性问题。上一轮竞争中出现了生产工具改良的企业,例如作业盒子;生产关系改良企业,例如顺顺留学。这种情况下,商业模式是不可能不停地创新、颠覆的,当这个模式站稳脚跟之后,下一个模式出现可能还需要再等待若干年。所以这也会导致基本上可能不会出现像去年、前年一样那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