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主流银行不再愿意给一些国企贷款
导读:路透对央行数据的分析显示,中国主流银行正在收紧对老工业基地企业的贷款条件,迫使它们向所谓的影子银行寻求利率较高的贷款。
债券违约各类型企业均已沦陷 或恶性循环使经济复苏夭折
产能过剩行业再融资受阻 债务违约风险大大提升
发改委主任:少量企业违约不是坏事 会更注重风险
路透对央行数据的分析显示,中国主流银行正在收紧对老工业基地企业的贷款条件,迫使它们向所谓的影子银行寻求利率较高的贷款。
在一些受打击最严重的工业省份,包括深陷困境的钢铁和煤炭产区,企业转向影子银行的现象十分突出。影子银行处于传统的银行业以外,通常收取高得多的利率。
位于中国东北工业大省辽宁的企业,今年第一季从影子银行借入的资金同比暴增了逾2,000%。这些贷款占全省总体融资额的19%,而2015年第一季仅占1%。
“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那些拥有强大渠道获得市政债券融资的地区,不会这么重新严重依赖影子银行,”上海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董事表示,“而较小和较穷的地区,情况则不然。”
在整体信贷已经大规模扩张之际,较弱地区再度向影子银行求助,这种突出现象显示,传统债权人正在迅速抛弃长期以来的一种观点:贷款给国有企业没有风险,因为地方政府差不多总会出手相救。
过去半年来,越来越多的违约事件发生在国企身上,许多都属于传统工业领域。
这一变化与政府削减过剩工业产能的做法相一致,但这样一来,企业债市场不断增大的风险有可能重新回到那些购买影子银行贷款支持理财产品的散户投资者身上。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一直表示,要想让经济保持增长,政府就需要确保信贷投放到生产率更高的经济领域。为此,贷款机构需要考虑实际信贷风险。
从某种程度看,目前似乎就是这样。
“现在关心的不再是企业主人是谁,而且企业处于什么行业。因此,某些地区受影响较大,我们在关注这点,”新加坡一位投资中国债券的基金经理说。
中国央行数据显示,第一季较发达地区基本上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信贷,在此期间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创下纪录高点。
较发达地区中,第一季只有上海的非银行贷款在整体贷款中所占比重有大幅上升。
而像辽宁等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却越来越依赖影子银行融资。
第一季河北、山西、吉林、安徽、河南、四川和山东的影子银行净贷款额暴增240%,达到2,490亿元人民币,而全国整体增幅为30%。
趋于严格
影子银行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异军突起,当时中国当局鼓励债务扩张以帮助经济自不景气中恢复元气。评级机构穆迪称,2011-2013年间,影子银行信贷余额跳增逾50%,至30万亿元人民币(4.58万亿美元)以上。
基于对经济增速的忧虑,政府在2014年开始广泛打压影子银行。
那年中国也开始谨慎地容许债务发行人出现违约,尽管其后许多违约者都获纾困。
今年环境更为严峻。已确认违约的债券超过20档,数量空前,许多企业都因中国经济创25年来最慢增速而大受影响,产量过剩行业体会尤深。
中国政策制定者已对“殭屍”国企发出一连串强硬评论,许多所谓的“殭屍”国企因多年来快速扩张而负债沉重。
受到当局态度丕变的影响,4月企业债遭到大量抛售,信用息差升至2012年以来最阔水准,投资人对不同债务人的风险差距作出反映。
“4月整体而言,政府对殭屍国企采取的行动和传达的信息都非常一致且清晰。”前述新加坡的基金经理表示。
央行4月20日的声明似乎更加确定了债市的怀疑。央行声明呼吁金融机构支持煤炭和钢铁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但对于长期亏损、已“失去市场竞争力”企业,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
中国北方一家中型商业银行的人士3月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他所在的银行已开始一项双管齐下的策略,即一方面控制信贷增长,另一方面削减依赖煤炭和钢铁行业地区的现有信贷,其中包括山西。
本月稍早,国有企业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成为又一家推迟发债计划的煤炭企业,原因是市场环境“极度波动”。
信托公司第一季放贷金额增至2014年6月以来最高水准。信托公司将贷款打包成投资产品,在影子银行市场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公司Puyi称,第一季新推出的信托产品向投资者提供年均8-9%的收益率,凸显出困难省份从信托行业借款的风险。
例如,辽宁省第一季经济较上年同期萎缩1%。
或许是意识到投资者对影子银行贷款变得越来越警惕,一些信托公司为吸引投资者采用了一些富有创意的营销手段。在西藏,信托公司推出“买信托送宝马”的方案吸引投资者购买其一年期和三年期信托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