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业冰火两重天 苏宁云商等转型获资本追捧
导读:曾几何时,百姓为了买东西而东奔西走,催生出大街小巷中丰富的商贸业态;而今,网络消费恰似燎原之火快速蔓延到商贸业的每一个角落,新兴购物模式逐步吞噬传统业态。
曾几何时,百姓为了买东西而东奔西走,催生出大街小巷中丰富的商贸业态;而今,网络消费恰似燎原之火快速蔓延到商贸业的每一个角落,新兴购物模式逐步吞噬传统业态。“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可谓是对网购贴确切描述,个性化的网店带动了一批店主致富和网红经济,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也创造了资本市场诸多牛股。习惯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不少人已经记不得上一次从杂货铺买日用品、去商场购物是何时。传统商贸业态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升起了转型之帆。
转型获资本追捧
日前有关经济“L型”走势的论断引发了市场投资者的担忧,不过全球主要国家大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且股市并不是因此就消沉下去。例如美国1985年至2015年就是如此,而道琼斯指数涨幅超过10倍。有统计显示,期间涨幅前四大行业中,位居第一的是科技类行业,第二至第四名则全部属于大消费类行业,即消费服务、卫生保健、生活消费品。
近期A股市场也有类似的特征,资金开始关注稳定性与防御性,配置重点逐步转向低估值优质股,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农林牧渔等板块表现良好。商贸零售则分化较大,其中传统零售各项经营数据变差而股价承压,而转型公司新旧交替引发的投资机会较为丰富。
敏锐的资本近些年来持续追逐着转型升级的商贸公司,苏宁云商(10.280, 0.03, 0.29%)、天虹商场(12.320, 0.14, 1.15%)等均在A股市场获得追捧,京东、阿里等海外上市公司也备受关注,以户外专卖店为主的探路者(17.300, 0.00, 0.00%)也开始经由网络涉足体育、旅行等一系列相关产业。而这也反过来促使互联网进一步渗透进传统上市公司,去进行跨界合作、拥抱互联网、体验消费、引进买手、商品差异化等,百货越来越关注消费者需求,转型效果将逐渐呈现。除了积极转型者,还有部分已经通过兼并重组涉及其他行业,以此摆脱困境,如秋林集团(11.350, 1.03, 9.98%)、南京新百(24.060, -0.13, -0.54%)等公司业绩同比大增主要系资产重组所致。
机构认为,“真成长”和“真转型”个股值得挖掘。长江证券(8.740, -0.06, -0.68%)认为,行业持续低迷,带来存量市场汰换整合和细分领域加速成长叠加期,应重点关注新消费习惯和新的商业环境下催生的成长领域。在市场震荡下,建议布局确定性相对较高的公司,一是资产质量、经营管理能力和业绩表现较优的低估值标的;二是通过并购整合有望实现主营业务和业绩成功蜕变的公司;三是主业经营压力较大,市值较小的壳资源标的。
中信证券(15.410, -0.19, -1.22%)认为,行业景气低迷叠加转型高投入,商企经营承压。预计2016年70家上市商企营业收入同比基本持平,扣非后净利润增速为-20%至-10%。投资思路之一是优选成长股,挖掘“后电商”时代蓝海中的电商服务龙头;思路之二是卡位供应链优势,“互联网+和金融”拓展盈利空间的优质公司;思路之三是业绩稳健、自由物业充沛、价值低估的区域龙头。
华泰证券(15.680, -0.22, -1.38%)指出,由于天气异常叠加更加宽松的货币环境等因素,预计通胀环境触底抬升,这将推动超市和泛零售板块相对全市场的估值溢价中枢。长期资本增持低估值百货将推动板块形成交易性机会。
消费习惯大变革
近年,人们开始喜欢《从前慢》这样的诗歌,去怀念过去那不慌不忙的生活所特有的意味。诚然,在钢筋水泥铸造的城市森林中,工作、生活均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快速运转,互联网消费正是这种生活节奏转变的一个典型截面。
十年之前,百姓购物主要靠走街串巷,各种小卖铺、杂货铺、烟酒商店和小饭馆让这些地方都洋溢着生活的踏实感和人情味。如果想要买品牌商品,那么就要抽出时间专门跑到百货商场聚集地,亦或是品牌开出的专卖店,慢慢试穿试用,挑出满意的物品后,带着逛街的疲惫和购物的满足回家,期待着出门被人们夸奖或是收到礼物的人的欣喜。
而那种慢节奏、接地气的生活方式,已经被互联网生活倾覆。诸多购物软件已经进驻到了年轻人手机内,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快速搜寻比价,参考买家秀和评价好坏一番苹果之后,就可以选码下单付款,耐心等待精心包好的快递上门。一小时内各种美食送上家门,购物几天之内也能邮寄到家。如若试用满意,便高高兴兴给卖家好评,甚至拍照发布朋友圈或是分享给亲朋好友群,将一颗消费的种子通过互联网散播向分布广泛的人们心中。如若不甚满意,与商家商定后寄回退换就是。
久而久之,购物软件成了不少人每天打开最为频繁的APP之一:不管是否需要购物,不少人都会随时上去看看上新和折扣信息;不论是否认识,人们互相分享并推荐自己发现的好物和有意思的店铺……这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更多的消费需求,形成了强大的客户群体和客户黏性,推动着行业快速发展,促使购物体验快速提升。
短短十余年时间,消费者习惯的大变革使得电商参与者赚得盆满钵满,电商零售平台中仅阿里一家的交易额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重已经超过10%,更多的商品通过电商走向世界,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找到了致富之路。
相对于同质化严重的百货和超市而言,以专卖店为代表的中高端消费的线下消费体验暂难被网络取代。尽管传统业务受到冲击,但王府井(20.090, 0.01, 0.05%)仍然认为百货业在满足消费者线下消费需求以及消费升级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百货业经营者正通过重新定义目标客群,转型主题消费、城市奥莱、增加餐饮休闲娱乐功能等方式,优化消费体验,提升核心竞争力。上海九百(11.330, -0.07, -0.61%)也显得较为淡定,表示公司参股的百货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又定位于中高端客户群,因此,受电商网销冲击相对较小,经营业绩持续稳中有升。
商业冰火两重天
“互联网+”浪潮是如此的势不可挡,使得商贸业态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每逢节假日以及“双十一”这样创造出来的购物节,网购热潮刺激着每一个消费者的神经,而传统百货商场尽管也紧步跟随,但已渐渐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冰与火的碰撞,在刚刚披露完毕的业绩中显露无遗。
冰的一面是传统百货业面临增长困境。受宏观经济持续调整、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网络和移动购物持续冲击、企业经营成本的快速增长等多重因素影响,实体商业景气度下滑明显,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调查显示,2015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2.1万亿元,同比增长4.3%。近几年来,百强销售增幅持续下降,2010-2015年的销售增长分别为21.0%、12.0%、10.8%、9.9%、5.1%和4.3%;同时,百强企业净利润率为1.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55%的企业净利润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据友好集团(11.220, 0.08, 0.72%)年报,2015年全国网络零售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3.3%,远超传统百货业的增幅。
未能及时转型涉网的传统零售商仍在寒冬中挣扎。统计申万商业贸易行业发现,91只成分股中仅有39只个股2015年业绩同比增长。其中,一般零售和专业零售子行业公司离我们生活较近,举例来说,友好集团、西安民生(8.720, -0.12, -1.36%)、广州友谊(18.360, -0.23, -1.24%)等传统公司2015年净利润分别下降83.35%、39.10%和12.80%。这些公司都不约而同的提到电商冲击,也都迫于环境改变开始考虑升级转型。
火的一面是电子商务的强劲增长。与零售市场整体不振形成对比的是网上零售的持续高速增长;购物中心遍地开花,便利店、生鲜超市、水果店等纷纷加速拓展,抢占市场。2009年至2015年,阿里巴巴用了六年时间将“双十一”当天各平台交易总额从0催生至912亿元。而受中国零售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带动,最新发布的2016财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9%;按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当期EBITDA同比增长34%,展现了消费经济和由科技驱动的中国服务业的巨大韧性与潜力。
在这种浪潮中,积极跟上市场变化节奏的公司并不为前景担忧。国内方面,天虹商场2015年净利润同比上升124.44%,公司表示电商销售同比增长70%,表示受益于构建的“微信+虹领巾+微品”的移动电商平台,通过“天虹到家+跨境电商体验店+自提点”的方式实现门店电商化。老牌百货——王府井尽管2015年净利润仅微增4%,但公司表示2015年线上销售GMV1.08亿,营业收入为6227万,同比增长273%。2009年就开始进行互联网转型的苏宁云商如若没有pptv的亏损影响,或许业绩报表能够更为靓丽。
海外零售商转型代表——亚马逊尽管在2014年亏损,但在2015年第四季度录得上市19年以来最大季度净利润,今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8.22%,净利润为5.13亿美元,相比于去年同期净亏损5700万美元明显好转。分析人士指出,实体零售业陷入停滞,亚马逊通过积极在城市中心附近设立新仓储中心来加快送货速度,提升prime会员数量和服务质量;而且在云计算服务市场也取得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