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人民币中间价上调365个点 创逾10年最大升幅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 2016-04-29 13:10:33 编辑:诚富

导读: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 4589元,为4月20日来最高;上调0 56%或365个点,上调百分比幅度为2005年以来最大。昨日中间价报6 4954元,16:30收盘价报6 4818元,23:30夜盘收报6 4756元。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4589元,为4月20日来最高;上调0.56%或365个点,上调百分比幅度为2005年以来最大。昨日中间价报6.4954元,16:30收盘价报6.4818元,23:30夜盘收报6.4756元。

两年来首次:中国股债汇三市4月齐跌

本月,中国股债汇三个市场出现两年来首次的全体下跌,仅期货市场维仍持繁荣景象。

截止昨日,上证综指4月下跌了1.9%,人民币对美元下跌了0.5%,国债和公司债双双下跌,5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了27个基点。不过4月的期货一场火爆,比如螺纹钢期货一天的成交量就超过了我国全年的螺纹钢产量。

4月的情况与3月形成了鲜明对比。3月上证指数大涨12%,人民币创下2010年来最大升幅,债市也表现不俗。3月数据显示从工业产出到投资,再到消费都呈现好转迹象,但对交易员们来月,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宽松力度可能会逐渐减弱,加上信用违约案例增多,导致垃圾债出现了2014年有数据记录以来最大规模的抛售。

德银:尽管看多中国 但是建议暂时减持A股

"中国的情况显然在发生转变,"德意志银行亚太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Sean Taylor对彭博新闻社表示,"我们看到了资金从A股流向房地产和大宗商品。过去几个月里的风险在增加,临近夏天我们将暂时离场,并等待入场机会。目前企业盈利还没有好转,中国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性利好还未体现。"

此外,分析师们普遍认为,从近期逆回购+MLF频频、降准持续落空的情况看,央行态度更趋谨慎,大宽松时代或已成过去。

"目前管理层态度已经非常明确,就是逼着钱从银行间往实体经济流。"国金证券债券分析师潘捷表示,"MLF 的续作低于预期,转而用 7 天逆回购补充,降准更是毫无动静,从去年频繁降准投放长钱,到如今 MLF 也成"奢望",只能拿着过一天算一天的逆回购度日,资金面预期逐步恶化已是必然。"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央行对风险的注意正在升级:未来的货币政策操作,除了要继续支持实现稳增长的目标,也要注意防范宏观风险,尤其是要避免企业杠杆率过快上升,还要考虑到货币信贷增长对未来物价走势和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在岸人民币本周四对美元收盘于6.48,较上月末贬值0.5%,而人民币新的锚——CFETS指数则跌至17个月低点。
德意志银行的Sean Taylor预计人民币今年兑美元跌至6.9,意味着人民币较周四水平还要下跌6.1%。

"在3月的劲升之后,所有市场都显得有些疲惫了,"Mirabaud Asia交易总监Andrew Clarke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人们在从所有市场中套现,我们暂时不需要投机。"

不过凯投宏观认为,中国允许CFETS人民币指数下跌,是为了抓住美元贬值的机会,一旦美联储开始加息,该指数下半年反而将小步走高。

今年涨势最好的莫过于商品,年内到目前为止铁矿石、螺纹钢涨幅接近40%、油价上涨20%,黄金和铝上涨17%,白银上涨24%,基本上正收益的资产全部在商品市场。

海通宏观姜超表示,今年的M2增速比如年上调了1%,但经济增速下调了,意味着滞胀风险增加。通胀风险升温,那么持有实物类资产可以抗通胀,而这也是今年以来房地产、黄金、商品等各种实物资产上涨的最根本逻辑。

"而如果货币增速重新下降,意味着通缩风险重来,但也意味着利率下降,以及过剩产能去化,就应该重新持有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资产。"姜超表示。

美联储4月维持利率不变 市场普遍预计2次加息在6月和12月

北京时间4月28日凌晨02:00,美联储发布4月政策声明维持利率不变。值得关注的是,在3月耶伦"鸽派"发言强调全球经济金融风险之后,4月政策声明显"鹰派",近期首次未强调"全球风险",为6月加息留有政策空间。

自从2015年9月政策会议开始强调"全球风险",美联储历次会议均言必提"全球风险",但是随着3、4月份全球金融市场走稳,美国强劲的就业数据,令美联储回归到只关注美国国内经济的传统政策思路。

此前由于担心全球经济,美联储在今年1月和3月会议上都选择按兵不动。自2月以来,市场情绪恢复平静,美股出现显著反弹,通胀也有上涨趋势。在3月会议上,美联储下调了年内加息次数的预期,从12月的预期四次降至两次。市场普遍预计2次加息会在6月和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