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新食品安全法即将落地 明年或有三分之一奶企被淘汰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16-03-22 09:29:38 编辑:诚富

导读:上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了最新的国家监督抽检通告。在对194批次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抽检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仅有2批次。而这两个产品来自陕西红旗乳业和加比力(湖南)食品有限公司。

明年将有三分之一奶企被淘汰出局?

上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了最新的国家监督抽检通告。在对194批次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抽检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仅有2批次。而这两个产品来自陕西红旗乳业和加比力(湖南)食品有限公司。

其实近一两年,在国家层面的检测中,不论是羊奶粉还是牛奶粉,被点名的几乎都是中小乳粉品牌。已经有地方性企业因此被吊销了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证而退出了市场。

2014年以来,国家对国产和进口奶粉进行严格管控,出台了十余条相关规定及措施。而伴随着新食品安全法的即将落地,婴幼儿配方乳企或将迎来行业大洗牌。有专家预言,明年将有三分之一的奶企被淘汰出局。这是真的吗?

中小乳企品控频出问题

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多次检测结果中,总是能看到很多中小乳企的名字。

此前的2月27日,陕西金牛乳业、红星美羚乳业、红旗乳业、美可高特、杨凌圣妃、西安宏兴乳业等被爆出其食品安全在审计中发现存在多处问题。包括生产条件不达标、供应链管理不到位、生产管控存漏洞、检验不规范、检验研发能力缺失等。

去年10月份,食药监公布了一项国家专项监督抽检结果,包括羊奶粉在内,42个批次产品检出不合格。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样品11批次,涉及6家企业,分别为:西安喜洋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圣唐秦龙乳业有限公司、合水县古象奶业有限责任公司、肇州县摇篮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辰鹰乳业有限公司生产。

在48个批次产品中,黑龙江有多达11家企业上榜,约占上榜企业的三分之一,6家当地乳企被停产整改,陕西有6家企业被点名,其中2家企业3个批次的产品存在较高风险。

“很多中小企业出现的乳粉质量问题,在性质上不是‘安全问题’,而是品控跟不上。”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本原因是这些企业管理不到位,管理人才的专业水平不到位。

乳粉质量靠钱“砸”出来

宋亮认为,中小企业频上乳粉黑榜,原因如下。“大型企业在2013年拿到生产许可证时,就按照国家生产要求去做的。像工厂,都是按照G M P的要求实施的。但中小企业中有一部分却没有按这个要求去做。”宋亮表示,这些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当地政府的保护。

另外,中小企业从整体上说,生产设备、技术能力的水平和大企业也有一定差距。宋亮表示,目前国内的大型乳企,一般都是从国外进口设备,如德国法国。而中小企业的设备比较杂,有些进口,有些为了省钱再加一些国产的。

“目前奶粉行业正处在敏感期,大企业大品牌的安全意识也非常强,不敢出丝毫差错。因为一旦被相关部门曝光,对品牌的损害非常大。宁可前期多投入1元钱,也不愿意出事后花10元钱去弥补。

宋亮表示,目前在奶粉这个行业,不论是工厂的建设和管理,都是靠钱砸出来的。“奶粉生产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从检测、品控到原料管理、工厂生产再到检测,每个环节都要花钱,不是产能大的企业,根本养不起这些人,也赚不到钱。”

规模化生产是趋势

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中小乳企是否会逐步退出市场?对于这个问题,宋亮表示“已经有一些企业被淘汰出局了”。在去年食药监总局的检测中,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的3个批次婴幼儿乳粉均检出了黄曲霉毒素M 1,1个批次的产品还含有阪崎肠杆菌,是当时抽查中问题最严重的企业,也因此被依法吊销了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证。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如美国和欧盟,这一行业都是大规模生产,这是产业发展的趋势。”据宋亮介绍,就算是代工企业,产能也都能达到5万吨。“不是大企业,很难有利润,国外基本没有小的奶粉加工厂。”

另外,从我国的国家层面,也在推动奶粉产业的转型升级。2014年以来,国家对国产和进口奶粉进行严格管控,出台了十余条相关规定及措施。特别是即将落地的新《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将加速行业大洗牌。

“不仅是这些新政,要注意的是,2017年,国家要重新审核奶粉企业的许可证了,也就是说,企业要重新拿证了。一些此前受地方保护的中小企业如果通不过,就会被踢出局。”宋亮表示,目前拿到国家许可证的企业有103家,在市场淘汰和政策淘汰的合力之下,预计重新能拿到证的企业在60-70家间,三四十家企业可能会出局。

“未来我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集中度一定会提高,这是市场发展和政策导向的结果。”宋亮表示,去年国家工信部就提出过“要推进重点行业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他表示,在这个大背景下,市场将形成“蒙牛-达能系”、“雀巢-惠氏系”、“恒天然-贝因美(12.29, -0.14, -1.13%)系”和“伊利国产系”几大体系。“目前中国的奶粉市场已进入充分竞争,且国际化程度高,所以不用担心形成垄断。”宋亮认为,相反,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出来的产品只会质量更好,价格更低,也会出现更多适合中国宝宝的体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