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探索经济转型破解“资源诅咒”
导读:3月1日电 短短几年时间,创业大学生李振章的“华章大地袜业”已有52台机器,拥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生产出的棉袜不仅畅销东北,还卖到了北京、郑州等地。这位来自河南周口的小伙,是吉林省辽源市东北袜业园的一名创业者。
3月1日电 短短几年时间,创业大学生李振章的“华章大地袜业”已有52台机器,拥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生产出的棉袜不仅畅销东北,还卖到了北京、郑州等地。这位来自河南周口的小伙,是吉林省辽源市东北袜业园的一名创业者。
2009年,东北袜业园启动与高校合作的大学生创业培训计划,现已有千余名大学生到此就业、创业。如今蓬勃发展的袜业园区,是辽源市近年来探索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缩影。
昔日靠资源“吃饭”的这座“煤城”已变身为中国袜业名城。目前,辽源市的高精铝加工业、纺织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新兴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医药健康、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已具备良好的基础优势。
数据显示,中国东北三省有42个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它们的发展情况直接关乎东北振兴成效。近年来,东北经济步入深度调整期,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些地市GDP增速甚至连续出现负数。煤炭、石油价格连续走低,经济结构的单一,更加重了人们对“资源诅咒”的担忧。经济因矿而兴、因资源枯竭而衰形成的现象在国际上被称为“资源诅咒”。
为破解这一诅咒,中国东北正致力于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根据国家发改委披露的数据,中央财政已累计对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城市给予财力性转移支付320亿元,并还将加大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城市的支持力度。
同辽源市一样,东北不少资源型城市正依托自身优势,努力摆脱单纯靠卖资源发展的经济模式。鸡西市是黑龙江省四个“煤城”之一,2015年当地包括石墨、煤化工、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在内的“两黑一绿一药”四大产业快速成长,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55亿元,占工业比重的74.5%;兴凯湖、乌苏里江、珍宝岛湿地被列入黑龙江省骨干景区,当地全年旅游业总收入增长32.6%;当地还着眼于延伸、扩展产业链,推动石墨等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号称“煤电之城”的辽宁省阜新市,上世纪90年代初煤和电在产业结构中占50%以上。2001年起阜新开始转型,如今煤、电在产业结构中只占17-18%。
“内部能源结构比例下降了,装备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上去了,但仍属于传统产业,我们的产业结构还没完全调整到位。”阜新市一位主管工业的官员告诉记者。
由于对资源长期的依赖及其沿袭的计划经济痕迹深重的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转型对东北地区来说不啻为一个艰难课题。有研究者认为,其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衍生出条块分割、指令性计划等体制,在市场化经济转型过程中又处于改革开放序列的后端,这些先于城市而建立的大企业面临解决转型、就业等难题。
作为东北最大的煤炭企业,黑龙江省龙煤集团近年来亏损不断加大,这家在七台河、双鸭山等四个煤城都有子公司的集团拥有20余万名职工,是黑龙江省属第一大工业企业,目前已陆续分流2.25万名职工到省内的农垦、森工、林业和城市公益等岗位。
黑龙江省提出,推动龙煤精简管理机构、盘活非经营性资产、清缴应收账款、强化正风肃纪、扩大省内优质煤市场份额、发展新兴产业,尽快改变万吨采煤用工高达48人是全国平均3倍的落后局面。
近年来,通过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简政放权优化发展环境,建立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东北资源型城市正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
2015年底出台的《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强调,要着力完善体制机制,要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下大气力改变传统产品占大头、“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的单一产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