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Apple Pay使用出现bug 用户体验遭吐槽

来源:经济观察报 发布时间: 2016-02-24 16:27:41 编辑:诚富

导读:“即使支付仅需三秒,但三个小时都无法完成绑卡,这种体验有些糟糕。”李静如此“吐槽”Apple Pay的绑卡经历。

Apple Pay的到来会改变当下的支付格局吗

“即使支付仅需三秒,但三个小时都无法完成绑卡,这种体验有些糟糕。”李静如此“吐槽”Apple Pay的绑卡经历。

2月18日,期待已久的Apple Pay正式落地中国,而作为“果粉”的李静便想在第一天就体验一把苹果公司推出这种便捷支付。

在这一天,与苹果公司合作的银联以及12家国内银行便在微信公号及网站等渠道大力向客户推广银行卡绑定Apple Pay方法以及支付使用方法。

未曾想,她没有成为当天的幸运儿,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第一天绑卡就被“鄙视”了。与她有相似经历的不在少数,不过,当天也有很多幸运儿。据上证报报道,18日当天,Apple Pay绑卡数量远超3000万张,足见果粉们的热情。

与此同时,Apple Pay的到来也在支付行业引起一阵骚动,它会改变当下的支付格局吗?

首日遇“Bug”

中国市场再一次刮起Apple旋风,只是这次并非是发布最新款手机,而是Apple Pay。

在Apple Pay落地首日,李静试了两张信用卡、三张借记卡,横跨三家银行(含银联闪付卡)都添加失败。

李静反映,在wallet程序绑定银行卡时,几乎每一步骤都需要很长时间等待,即使输入完安全码,再次等几分钟,屏幕仍旧显示“未能连接到Apple pay”,如此反复尝试,都未能添加成功。甚至在最后验证的环节,屏幕竟然显示“您的发卡机构尚不支持此卡片”,而根据苹果官网的信息,三家发卡行都是合作银行。

对于第一天的遭遇,李静虽然有些沮丧,但是第二天她还是犹豫着尝试绑定。2月19日,李静再次按照流程尝试添加银行卡,已变得十分通畅。

在北京国贸一带工作的她却很难找到能“秀”Apple Pay的地方。为了体验高端服务,“我抛弃了星巴克挪到了太平洋喝杯咖啡。”李静说,不过,Apple Pay支付确实很方便,只要是有Apple Pay标志或是银联云闪付标志二者中的任何一个收款机具,手指按住Home键靠近POS机就可,全程仅需3秒,整个过程不需要点亮屏幕,也不需要进入任何软件,iPhone处于待机状态就好。

李静说,未来几天可能很多商户都要面对“能用Apple Pay吗?”之类的咨询。

据悉,在支持的商户方面,Apple Pay首批支持的有:Apple Store 零售店、OK便利店、Burger King、太平洋咖啡、Lane Crawford 连卡佛、7-11 (北京)、KFC (北京)、家乐福、好德便利店、伍缘超市、万宁、麦当劳、新光天地(苏州)、五星电器、农工商超市(上海)、City Shop城市超市。

而在支持的App方面,唯品会、当当网、本来生活、聚美、美团、点评、Enjoy、携程旅游、去哪儿、中国国航、神州租车、易到用车、美团外卖、美团猫眼目前已开通Apple Pay软件内支付功能。

不过,要想要绑定Apple Pay,你的手机必须是iPhone 6、iPhone 6 Plus、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ad Pro、iPad Air 2、iPad mini 4、iPad mini 3以及Apple Watch,因此也让更多其他手机用户仅仅围观而已。

跃跃欲试的Apple Pay

Apple Pay选择进入中国的时间拿捏精准。支付宝在春节的红包体验让很多人几乎要卸载,一张“敬业福”让无数人操碎了心;微信支付又在春节后宣布自3月1日起,提现将收费,引起颇多争议。这给了Apple Pay 绝佳的机会,以至于首日在绑卡体验欠佳的情况下,绑卡数量远超3000万张,已经超过了Apple Pay可用设备的1/3。

Apple Pay的入华之所以会引发如此之大的效果,一方面是因为Ap-ple 的所有动作,都会引发国内市场的热度和果粉的疯狂,另一方面在于拿着手机“嗖”的一下就可以支付的这种“闪付”体验让人痴迷。

“移动支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共识,目前还没有形成主流的移动支付产品、广泛接受的移动支付商业模式,可能是参与各方都希望将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缺乏在产品方面的合作、规则标准方面的统一以及商业模式方面的协调。作为银行卡产业的重要平台之一,中国银联将始终如一地定位于平台型综合支付服务商。”中国银联董事长葛华勇曾经表示。

银联引入Apple Pay正是基于国内移动支付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银联的市场地位。移动支付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等支付机构通过拓展支付场景抢占市场。互联网支付线下攻城拔寨,在不到一年时间,北上深广等一线城市的线下商铺已普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及百度钱包,甚至杭州、南京、合肥等二三线城市的互联网支付正在急速推进。相对于银联及银行的支付方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吸引了众多C端个人客户。

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5年第3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43914亿元,环比增长率为26.39%。其中,支付宝以71.51%的市场占有率继续占据移动支付市场首位;财付通位列第二,市场份额为15.99%。银联商务的市场份额仅0.49%。“我们也必须看到,线下传统的实体卡支付对于整个支付产业依然至关重要。”银联人士向经济观察报称,传统卡基支付仍然有较大创新发展的潜力与空间。

无需联网、不用打开任何App应用、更不保存任何用户信息、在锁屏状态下就可支付,更安全和便捷是Apple Pay对抗支付宝、微信支付和百度钱包的最大卖点。虽然目前只有iPhone6及6S两代手机和iWatch以及部分iPad支持Apple Pay,据统计从2014年10月发售的iPhone 6算起,到2015年年底,大中华区共卖出8219万部可支持Apple Pay的设备。

银联、银行的押注

近年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兴起,着实让银联、银行落寞了许多。Apple Pay的进入也让银联、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找到了一些“存在感”。银联人士表示,Apple Pay之所以能与银联、银行合作就在于其为“四方模式”,而支付宝、微信支付是“三方模式”。“四方模式”即卡组织、发卡机构、商户和收单机构四类参与主体,目前银联、Visa、万事达卡等均采用四方模式;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直连银行绕开卡组织进行网络支付,即采取“三方模式”。

银联技术专家、EMVCo管理委员会主席潘见仁向经济观察报表示,目前“四方模式”被证明在全球实践运行非常成功,国际卡组织的产品开发和服务本身都是基于“四方模式”为基础,包括苹果、三星与卡组织合作的手机支付也遵循了四方交易模式。

在“四方模式”中,发卡行、收单机构、银联按7∶2∶1分成刷卡费。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认为,Apple Pay并没有改变现有的银行卡POS收单的总费用收入,但是结构改变了。除了原来的银联、收单行、发卡行之外,多了一个新参与方苹果。苹果的费用收入,恰恰来源于银联和银行(收单行、发卡行)费用收入的减少。“苹果收取的费用来源于发卡行的7?收单行的2?还是银联的1?银联和银行各有利益,POS机改造和业务推广的费用,各方如何分担?”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侯本旗指出,苹果额外收取的费用反而会降低银联银行的收益。如果银行没有激励和动力积极推广营造应用场景,Apple Pay可能叫好不叫座。

有消息称,苹果前两年可能不收费。但银联方面向经济观察报表示,暂时还没有可以透露的合作细节。“我个人认为Apple Pay在中国也不会有太大的市场,以伤害一方利益推广普惠的都难以持续。移动支付市场最终还是靠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还有一级的活跃APP,再加上大量的用户习惯,所以基本上三到五年市场将完全被改变。”一位来自国有大行人士向经济观察报称。

支付的未来

线上支付已被第三方支付占去大部分市场份额,支付宝基于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的优势,微信支付基于腾讯在社交领域的优势,形成了从入口到场景再到支付的生态圈,已经基本覆盖支付的高频场景。

Apple Pay虽然支持在线上App 内支付,但场景有限。目前线下支持Apple Pay的商户仅有16家,即将再新增5家商户支持。乐富支付认为移动支付尚未形成绝对的规模化优势,商家和消费者的习惯思维尚未改变,而商家累积多年的POS机收单体系,形成了大量的数据,短期内也不愿意放弃POS机使用移动支付。

诚然,在信息安全上,Apple Pay要强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二维码支付,但竞争的关键不只是技术本身,对于中国支付市场而言,安全、便捷、费用才是赢得胜利的关键。

从技术安全来说,Apple Pay背靠苹果,客户信任;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分别背靠阿里巴巴和腾讯,客户也信任。就便捷方面而言,支付宝和微信整个支付流程大概需要10秒钟,而Apple Pay只需要2到3秒钟。但是,在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时,“打开APP”和“选付款”这两个步骤,是可以在点单的时候同步进行的,比如在点要买的咖啡、以及收银员在收银机上输入单子的同时,可以完成上述两步。或许,Apple Pay的支付速度优势并没有那么明显。

不过,Apple Pay通过具有非接触受理功能的POS进行支付。目前,国内的POS总数约2000万台左右,其中约700万台完成了非接触受理改造,预计到2017年5月所有POS将完成非接触受理改造。

侯本旗认为,如果Apple Pay要抢占市场份额,就要通过补贴策略降低商户费用。但是,无论是苹果、银联还是银行,补贴策略都不是其擅长的领域。而且,银联和银行在已经给苹果切分了一块收益的前提下,是否有分担补贴的动力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有效的补贴策略,Apple Pay的新市场拓展就难以占优,无非就是帮助现有的银行卡体系在安全和便捷上,进行一次技术改造,让消费者(付款人)在覆盖了POS的地方,多一项比银行卡更好的支付选择。

微信支付三季度活跃人数有1.5亿人次,支付宝三季度活跃人数有1.9亿人次,这与支付宝及微信支付的大力补贴推广是强相关的。易观智库分析认为,场景在未来仍将是决定支付机构能否占据移动支付市场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