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海信周厚健的抉择时刻:欲靠激光电视领跑行业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 2016-02-20 09:07:48 编辑:诚富

导读: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当年海信正是借助平板电视从一个二线品牌进入一线阵营。如今,羽翼丰满的海信已拉开起跳的架势,希望借助新技术一飞冲天,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当年海信正是借助平板电视从一个二线品牌进入一线阵营。如今,羽翼丰满的海信已拉开起跳的架势,希望借助新技术一飞冲天,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新年刚过,大屏彩电大战再起战火。

1月24日,海信在北京发布2015电视与未来年度报告,海信电器(14.710, 0.14, 0.96%)股份有限公司新任总经理胡剑涌称,未来大屏市场的竞争不是LED电视之间的竞争,而是激光影院电视和LED电视的竞争。

而在半个月前,1月15日,创维彩电事业部总裁刘棠枝则明确对媒体表示,今年将是OLED(自发光有机电视)、HDR(高动态范围影像)技术推广和爆发的一年。而行业内明确推行OLED电视的有创维、长虹、康佳等。

同一天,海信品管部副部长朱淑琴告诉记者:“OLED现在还存在烧屏、亮度衰减良品率低等许多问题,实际这是LG的技术。激光电视则是海信自主研发拥有许多专利的技术。”

实际上海信的雄心已远超于此。去年12月9日,履新海信集团总裁两个月的刘洪新在此次发布会上断言,平板电视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快速发展,当前进入了产业转型和变革的关键时期,谁能掌握核心技术并做到提前布局,谁就能在下一个十年取得主动权。

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当年海信正是借助平板电视从一个二线品牌进入一线阵营。如今,羽翼丰满的海信已拉开起跳的架势,希望借助新技术一飞冲天,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然而,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似乎心有旁骛,令他勃然而起的似乎都是一些“小事”,比如集团内各子公司一开会上百页的PPT满天飞、过节有下属给他发短信“要来坐坐(送礼)”等等。

周厚健“小题大做”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实际上,海信的2015年并不平静。截止到三季报的数据显示,被周厚健视为立身之本的海信电器除海外业务增长18%外,总体仅有微弱增长,海信科龙未能挽住下滑局面已经开始亏损;另一方面,于淑珉退休正在逐步淡出海信管理层,令海信集团黄金组合般的管理铁三角顿失一角。更意味深长的,是一些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从海信的撤离,2014年有VIDAA电视之父之称的高雄勇离开海信,2015年底,服务海信十几年的海外归来的IT专家王志浩也在海信悄然消失。

而再过两年就要从集团董事长位置退下来的周厚健,看上去对互联网的热情正在减退,当然,也可以说是对未来产业格局有了更多和业内观点相悖的看法,但现在外界还无法判断海信要走什么样的路。大约,这条路正取决于周厚健最后两年做出的选择。

亮剑还是“赌命”?

攻击海信的言论很“恶毒”。在反对者眼里,激光电视不值一提,他们认为如果激光电视是下一代主流产品,投影仪十年前就应该走进千家万户了。同样,OLED电视拥趸者认为,由于采用了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所以OLED是一种全新的电视技术,与液晶电视完全不同。言下之意,海信不过是玩弄噱头。

但海信的技术选择却获得官方和专家的支持。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乔跃山认为,“激光显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关键战略材料,中国要从彩电大国发展成为彩电强国,新兴显示技术将是重要的突破口,高清激光影院电视将是发展的重点。”东南大学显示技术研究中心教授李晓华称:“在我们十几年研究中,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能力上超越日韩企业这是第一次”。

周厚健有很多名言。其中一句说做电视对别人是一顿饭,对海信却是一条命。曾在海信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家电资深分析师罗清启感受深切,他说,和海信相比一些家电企业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卖屏的”。

这与其说是海信的特色倒不如说是周厚健的特点。周厚健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电子系,毕业后进入青岛电视机厂技术科,后来因为攻克技术难关被提拔成科长。周厚健偏爱技术,据说参加工作多年后仍然保持一个习惯,每年高考结束,他都要找来物理试卷做一遍,验证一下自己的“锐性”。记者曾就这个传闻向周厚健求证,他呵呵笑说,早就不这样做了。

据说周厚健说话太直在年轻时也是出名的,当年大学老师就告诫他,“容易得罪人,不能当官。”而个性鲜明的周厚健能在青岛电视机厂逐渐走上领导岗位,不能不说是个人和企业的双重幸运。1992年出任青岛电视机总厂厂长后,企业于1994年更名海信集团。此后海信在周厚健统帅下历经空调变频大战和彩电平板大战终于脱颖而出,而经过几十年的修炼,周厚健有话直说的方式已改变了不少。采访中谈到一个政策新变化时,他脱口冲旁边的海信员工说,你们就从来没有关心过,颇有责备之意。但他马上意识到不妥,随即补充道,当然,这也不是你们部门管的。

这也印证了周厚健对自己的评价。周厚健说自己实际是一个有话直说而非中庸的人。他的语气似乎带着一丝嘲笑:“中庸是一种能力一种水平,我哪有这种水平?!外面的传说很不准确。”他说这话时是在海信总部大厦27楼装修得颇有情调的咖啡馆内,咖啡馆让这座有四十五年国企历史背景的家电巨头总部融入一种互联网企业的味道。“我总结的话是爱憎分明。”他这样形容自己:“诚实、正直是我非常追求的东西,我从来不会当讲的不讲,不讲的一定可以永远不讲。”

周厚健自己爆料,有一年国资委组织活动,他当面质问参加活动的100多名记者:“我说你们能不能不给洋品牌吹呵,你们如实报道不行?你们整天说三星第一,到底谁是第一?”

周厚健说按全国销售额这个指标海信十年前就是全国第一。在他看来,比销售台数没有意义,量越大而销售额不高的话只表明你卖出去的不过是低端产品而已,他们只对价格敏感,谁价格低立马跟谁走,没有任何品牌忠诚度可言。

周厚健有句名言,别人嫉妒你是因为你只比他们优秀一点,等你甩他们几条街的时候他们就会羡慕你。海信现在似乎就处在让别人嫉妒的位置上。

彩电业讲排名,过去是“日韩中”,中国企业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胡剑涌认为现在竞争格局已变为“中韩”。

改造国企

去年12月18日,海信集团最新一次更改了注册信息。

新董事会成员中刘洪新取代于淑珉成为董事兼总经理,但于淑珉仍然是二级公司海信电子产业控股的董事长。

对于海信未来的领导人,周厚健有一个很清晰的标准。他说:“第一要有很好的逻辑,第二要有很好的管理性格,第三要有凝聚力,第四有很好的专业背景。第一个里面包含很强的学习的能力,一些新的事物的判断需要知识,没有知识支持根本判断不了;第二个要懂得什么时候决策,如何判罚怎样来判罚,同时我们干部管理过程应该有很好的民主,而不是你敢拍板就干的过程,要经过一个让大家能够讲话能把不同意见讲出来的过程,能够吸收更多的人和更聪明的人的意见,你再来决策,这个就是很好的管理性格;第三,管理的主要课题是,你如果没有凝聚力,你就无法带领团队实现目标,这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相对来讲专业可以弱一点。”

谈到刘洪新,周厚健评价说:“洪新是海信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对海信集团的贡献非常大,他的人品很好,带队伍能力很强,威信很高。”

如果说选对人更多体现周厚健价值观的话,对海信体制机制的设计则更多地展现了周厚健对公司制度的理解和人生智慧。海信的股权结构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存量国有性质保持不变,同时做到保值增值;增量则实行混合所有制且高管占大比例股权。二是实行在职股权,无论谁离开股权要全部变现留下。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青岛海信集团有限公司为青岛市国资委全资投资企业,截至2014年投资设立了14家企业,包括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海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其中前两家公司是海信集团旗下最重要的两家公司,前者是海信承接青岛电视机总厂国有资产存量后的上市公司,后者则开枝散叶囊括了海信改制后绝大部分的增量资产。

据海信电器2015年三季报披露,海信电器股权中海信集团占比39.35%,为第一大股东;海信电子产业控股为第二大股东占比5.45%。

工商注册信息同时显示,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东中海信集团占比32.28%,自然人合计占比46.41%,青岛员利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占比2.78%,上海海丰航运有限公司占比14.71%,青岛恒信创势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占比3.82%。

而截至2015年12月底,于淑珉虽然辞去海信集团总裁职位,但仍保留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董事长一职。

海信电子产业控股投资设立了14家企业,包括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通信有限公司等。其中海信空调是上市公司海信科龙的第一大股东,拥有44.93%的股权;海信房地产则是山东省最有实力的地产公司,年开发量达到300万平方米。

谈到这样一种制度设计,周厚健说:“股权激励是中长期激励的最好方式。最好之处在于,企业干的好,他本人收益也好,企业干得差他本人损失也大。我个人认为他比财务投资人的好处就在于,在公司之外的人投入的资本都起不到这个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海信除了集团之外都实行了股权激励的原因。”他介绍说:“每一个层面都可以买自己那个层面的股权,集团管辖的干部和集团内最优秀的骨干可以买集团层面的,子公司内干部和子公司的骨干减掉集团的股权他也可以买子公司的股权。”

而对于股比分配,周厚健解释说:“一般来讲,我们是在30%-50%之间,从海信控股到下面我们一般都是这个比例。太小没意义,对员工激励范围不够,太大也不行,太分散,决策可能就比较麻烦。”这样一个比例对国有股也同样,“国资委也是股东,增值了国资委就会满意,不增值就不满意。股东性质是一样的。”

对于海信独创的人在股在、人走股卖的模式,周厚健说:“集团是国有独资企业,有一些历史上的原因没有改制,我们在集团之外做股权激励,目的就是让这部分股权永远留在岗位上,这部分股权你在这个岗位就有所有权、收益权;但没有支配权,你不可以转让、抵押。好处就是让股权在岗位上起到激励,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一个方式,但到目前为止像海信这样做的还是比较少的,不管调离、免职还是退休都不能带走。”周厚健说就是自己也一样,离开就要“按照期末净资产卖给新岗位上的人”。他认为这才是一种公允的价值体现。“如果你再深刻理解的话,如果始终保持这个价格评估体系,那它就是公允的。卖是这个价格,买也是这个价格嘛。”而持有人所得的则是每年的分红和净资产的积累。

他透露:“当时青岛市给我们的股权是终身制的,就是允许买的股权,但我们认为从企业长远考虑不好,能给企业一个好的机制是最重要的。”

艰难选择

除了与技术、体制较劲,老革命还遇到了新问题。

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在彩电业也开始显效,乐视、小米这些从来没有相关背景的企业忽然一天变身电视新贵,而且业绩翻着跟头往上涨。应该说,海信应对互联网的冲击已交出漂亮的答卷。

1月12日,海信发布智能电视白皮书,称智能电视累计激活用户超过1500万。罗清启评价说:“这个数目在业内是让人脊梁冒汗的。”

对于智能电视,周厚健自认海信做得蛮不错。他说:“在电视智能化这块我们走得还比较好,从销售构成、海外市场的开拓上都能看出来。不管是智能电视还是网络电视,网络电视相对简单,它虽然能上网,但支撑的应用比较少,操作复杂程度比较高,所以市场不很完美,所以我们更看重安装的电视,从市场看我们还是占优势,海外海信也是最大的。”

做到这一步,得益于海信的人才结构。周厚健说:“实际上很多年我们都到国外招聘、收购一些技术团队,我们校招的学校也在提升,我们每年都有对这方面的要求。这些年我们更要求各集团公司的高层要有一个晋升。”

实际上,对海信或者说对传统电视生产企业并非没有异议的声音。被称为VIDAA(2013年4月海信电视推出的一款智能电视)之父的高雄勇在2014年离开海信之后认为:“今天传统电视,传统的工艺和技术可能远远赶不上现在做了一两年的互联网公司,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只有两个事情很牛,第一他用行业里面最牛的人,最牛的人就代表经验。第二他敢花钱,他用最好的材料和工艺来做,他自己没有工厂,没有负担,他做的更好。所以这件事情看到之后,我是对传统企业真的吓一跳,我原来在海信,我跟王川(小米电视负责人)说,智能电视你玩不过我,我的软件做得比你好,我们有那么多年经验,我们后面有几千、几万人你肯定干不过我。但我看了那个(小米电视)之后我无法说了。”

但周厚健并不以为然。他说:“我们的占有率一直在上升,并没有下降,当然利润在下降,但这个下降是整个行业的下降,是整个行业将重新完善自己。”

他认为:“海信实际上一直在做,只是没有别人喊得响,但不是谁喊就谁突破了,你们看看网上内容,是不是像现在喊的张三、李四做的最好啊?这点还是要看实际的应用。否则的话,海信不可能全国第一,别人喊得响,也不过百分之一二的占有率。”

对追赶者,周厚健充满自信:“追赶者快要看他们追赶的是谁。任何一个新技术的诞生都会有一些老企业下去,都会有一些新企业冒出来。你们回忆一下IT概念刚兴起的时候,是不是都这样认为,好的企业都是IT企业,原来在的企业都不行,但IT的寒流一来,80%的IT企业都死了,但剩下的都是好企业。”

罗清启评论说:“这个行业未来可能是有电视而没有机,也就是说屏幕不存在了电视却无处不在。海信相对互联网更多在做一个接口,未来就有很多可能性;而乐视只不过在做第二电视台,如果把现在所有电视台称作电视一台的话。”他认为相对于海信的稳健像乐视产业链条上可能就会有很多BUG(漏洞)。他说:“我不看好他们。”

周厚健认为海信应该是一个以制造业为根本的企业。他说:“硬件能不能赚钱先考虑一下,我们讲软件运行不能在虚无的空气上运行吧,有很多人在谈云,我说它在哪里运行?还是在硬件上运行吧。没有硬件哪有软件?前几天我们开技术发展务虚会,我们有干部就讲硬件几乎没利润了。他一讲我就很惊讶,一听这个观点我们老总都笑了。所以这个观点一定是错的。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一定上涨,当大家都不做硬件的时候,硬件就比软件贵很多。”

这样说,还缘于周厚健对中国制造业的一个基本判断。他说:“中国在制造业上空间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技术上的积累绝对不能忽视,不仅在工艺上,开发上的积累也不容忽视;第二是中国制造业的效率提升空间巨大,在管理上、工艺技术的进步上都有空间,不要仅仅看劳动力价格大幅提高。我们海信电器,从2012年起每年提升了1/3,每年自动化都要减几千人。”

他说:“海信把制造看得很重,所以有些争论我们不参与,但有些争论我们是不同意的,如果对中国制造业前景看不清楚、不认可或者弱化的话,不仅是对企业的损失甚至对整个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