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官方数据差额创近两年新高 虚假贸易疑虑升温
导读:自中国上月进出口数据公布以来,市场对中港虚假贸易是否再次抬头的争论就不绝于耳。彭博今天提出了新疑点。
自中国上月进出口数据公布以来,市场对中港虚假贸易是否再次抬头的争论就不绝于耳。彭博今天提出了新疑点。
本月中旬,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12月大陆对香港出口额劲升10.8%达460亿美元,创出近三年新高;而香港政府统计处日前公布的12月自大陆进口规模为1837亿港元,约合237亿美元。这表示,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对香港出口数据,为香港统计处公布的自大陆进口数据的1.94倍,总额相差约223亿美元。
据彭博统计,二者相差比率创2013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而以美元计算的绝对规模差异为历史纪录以来第二高。
彭博援引华侨银行高级经济学家谢栋铭称,超预期的差异显然不仅是季节因素,而很可能与利用境内外价差扩大而进行的虚假贸易有关。
境内外人民币价差从去年11月起明显拉大,一度高达2000点左右。内地与香港之间,人民币汇率存在巨大价差意味着,投机者可以通过虚假贸易套利,通过虚增对香港出口在境内外套取汇差就是其中一种方式。
凤凰国际援引Natixis SA驻香港高级经济学家Iris Pang给出类似评论,“鉴于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差扩大的事实,12月的贸易额虚增程度,较以往是有所加大。”
据凤凰国际报道,这种出人意料的大幅增长让人回想起由套利交易引发的中港贸易数据虚增的往事。中国政府曾于2013年承认当年内地对香港进出口数字存在虚增现象,并表示这种现象的出现归因于套利交易。
不仅是出口,对港进口数据也受到质疑。在人民币不断贬值的情境下,投机者亦可通过虚增自香港进口向境外转移美元。
凤凰国际援引麦格理证券驻香港中国经济研究主管胡伟俊表示,进口增长的缘由可能直指已重新出现的虚增问题。2013年人民币上涨时,对港出口被人为虚增,而“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
据华尔街见闻本月稍早报道,12月进出口数据显示外贸状况意外改善。数据一经公布,就有一些分析师提出,对此不应太过乐观,部分可能由于虚假贸易上升。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盖新哲称,近期海关出口先导指数、波罗的海指数均显示出外贸疲软,外贸数据的改善可能部分来源于虚假贸易。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称,12月内地从香港进口激增65%至21.6亿美元,创三年最大增幅,或是虚假贸易导致资本外流的信号。
但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经过详细的数据分析,由于人民币贬值及外部环境改善,12月中国出口的好转是真实存在的。不过他也认为,12月对港贸易数据的异常波动确实反映了虚假贸易升温。
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周三在数据发布会后表示,12月出口增长可能只是源于年末季节性因素的暂时现象,并不能代表总体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