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看点 > 正文

2015年周大福业绩持续下降 急速扩张计划被拖累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 2016-01-16 09:13:07 编辑:诚富

导读:零售业正面临寒冬,中国最大的珠宝集团周大福正在经历因港澳零售市场整体下滑而带来的阵痛。1月8日,周大福公布了三季报,据财报显示周大福

零售业正面临寒冬,中国最大的珠宝集团周大福正在经历因港澳零售市场整体下滑而带来的阵痛。1月8日,周大福公布了三季报,据财报显示周大福同店销售按年下跌15%,零售值按年跌11%。

对此,周大福集团新闻发言人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主要是受到访港的内地旅客减少及港澳的零售市道持续疲软的外在因素所影响。目前香港整体和零售环境转弱,周大福在内的珠宝零售商更加倚重中国内地市场的趋势已逐渐清晰。

由于港元汇率不断上升,香港旅游消费持续下降,周大福在财报中就表示将在今年3月之前关闭5到6间位于香港的门店,内地的新店也会由当初计划的150~160家减少至50~60家。

严重依赖香港市场的周大福开始把目光瞄准内地市场,但也意味着对此前提出的急速扩张计划予以否定。

业绩持续下滑 将缩减香港门店

“下跌”仍然是周大福财务报表的关键词。根据周大福1月8日发布的财报显示,截至2015年的三季度,公司同店销售按年下跌15%,港澳同店销售下降23%。内地零售值按年跌6%,港澳跌20%。

发布财报时,周大福董事总经理黄绍基预测,业绩下滑会延续至农历新年,当前看不到复苏的迹象,但也没有恶化的趋势。针对港澳市场持续的低迷表现,黄绍基表示预期春节期间港澳同店销售仍会有双位数跌幅,而1~3月的第四季数据也会与第三季相若。

实际上,目前香港整体的零售业都在下滑,其中珠宝钟表类更是下滑的重灾区,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数据,2015年11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的临时估计为381亿港元,同比下滑7.8%。其中,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下跌20.6%。

记者了解到,周大福2015年上半年在香港地区周大福已经关了3间分店。周大福在年报中透露决定关闭香港市场一些门店并进行整合,三季度港澳最终净减5~6家零售点。对此,周大福集团发言人对记者表示,这是由于有些店铺在租约期满后,在续租租金减幅未符合市场水平情况下不再续约而终止营业。

转攻内地市场

据周大福财报显示,在2015年10~12月期间,周大福在内地净开设28个珠宝零售点及2个钟表零售点,截至2015年12月31日,零售点总数增加至2317个。

应对业绩下滑的方式,周大福是寄希望于内地市场。据黄绍基透露,内地的新店也会由当初计划的150~160家减少至50~60家。从开店数量来看,周大福在2015年的扩张速度明显放缓,但对内地珠宝市场信心犹在。事实也确实如此,从财报发现,尽管都处于下行渠道,香港同店销售下降23%,而内地仅跌6%,这也让周大福颇为欣慰。“香港整体零售环境转弱,业绩显露疲态的周大福寄望内地二三线市场。”零售专家丁利国表示。

对于内地开店,周大福集团发言人回应记者称,内地及港澳地区是集团两大重要市场,集团因应两个市场的差异性推行不同的发展策略。“在中国内地,开店的空间比较大,我们会集中在具市场潜力的二三线或以下城市开店,开店数量则视乎经济、市场环境而定。集团对中国内地经济及珠宝市场的中至长期的发展仍然保持乐观态度。”

急速扩张或难以为继

作为香港最大的珠宝商,周大福此前几年一直快速扩张。早在2015年5月,周大福方面曾透露未来10年周大福珠宝将在中国开设2000家分店。

黄绍基也曾对外公开表示,单是内地市场,已足够让周大福未来10年的分店数目倍增至4000间,相当于新增2000间分店。“随着中产阶层进一步壮大,估计内地市场覆盖面将可增至700个,再加上现有城市也会多开数间分店,未来10年内地市场将新增2000间分店。”

不过,尽管看好内地市场,但周大福开店计划调整将缩减100家,实际上已大幅缩减在内地扩充的规模。换言之,周大福开始反思自身的内地扩张战略,变得更为稳健保守。

周大福方面表示,在2016财年自开始至今,因为集团多个零售点受到内地不少百货公司结业或重组影响而停止营业,以致关店数目较过往的平均数多,因而影响净开店的数量。“由于内地的经济增长放缓及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改变,我们向来稳健的开店策略会比以往更加审慎,也会有效地进行整合。”

黄绍基对外称,公司将小心应对宏观环境的改变,有信心内地情况比香港好,未来将节约成本,提升营运的效率。记者了解到,2015年上半年周大福关闭了115个零售点,占总零售点的5%。

然而,在关闭零售点的同时也让外界担忧处于困境中的周大福可能试图通过裁员“止血”。不过,截至目前,周大福强调未有计划裁员。在此次发布财报时,黄绍基说道,“珠宝零售行业经过过去10年的快速增长现正处于整合阶段,我们需要在店租和人力成本方面更好地控制成本结构,同时拓展我们的高端产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