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企业借力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
导读:4月26日,新三板分层定稿标准网络疯传,其中标准一与标准三有重大改动,标准一删除200人股东的规定,标准三增加50合格投资者的要求。有投资人表示该消息尚属内幕但确属真实,但股转公司方面尚未予以正面肯定。
新三板并非终极市场,千亿CLUB论坛聚焦企业借力资本运作及市值管理
4月26日,新三板分层定稿标准网络疯传,其中标准一与标准三有重大改动,标准一删除200人股东的规定,标准三增加50合格投资者的要求。有投资人表示该消息尚属内幕但确属真实,但股转公司方面尚未予以正面肯定。
新三板具备了“天时,地利和人和”,是中国股市的看点
章诚爽首先针对新三板的市值管理带来主题演讲,她从新三板挂牌数量、交易量和融资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新三板的基本情况,然后指出,在战新板暂停,注册制推迟的情况下,新三板是中国股市的看点,具备了“天时”;2013-2015年3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激增18倍达到6583家,具备了“地利”;新三板合格投资人账户已经达到23万之多,具备了“人和”。
章诚爽认为,新三板是典型的机构投资者市场,因此企业必须了解专业投资人的投资逻辑。目前大部分三板企业的市值管理普遍存在四大痛点,即不会通过战略塑造表达企业价值、不会用资本市场的语言包装自己、缺少很好的传播渠道与策略,资本运作的顶层设计也不清晰。而新三板企业想要在合理的估值融到钱,需要在做实企业基本面的同时,科学的应用市值管理,定位,包装,传播,借力资本运作,在新三板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晨晖资本晏小平对新三板持谨慎态度。他认为,新三板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市场,而非终极市场。短时间不具备在主板挂牌资格的企业,可考虑暂寄新三板,作为让公众了解企业的途径,同时提升资本运作空间。毕竟作为公众公司,在新三板挂牌能够突出公司的行业地位,同时新三板的估值标准会给企业一个相对较高的价值认定。对于如何利用好这个市场,晏小平提供了百合网的案例:公司利用新三板市场高估值优势、价值发现功能和快速融资功能,收购了在海外上市低估值的世纪佳缘,进行了行业第一第二的整合,以小搏大,同时抢占市场龙头地位。
“啃哥”张驰的看法则与晏小平全然不同。他建议企业上新三板就不要想转板,虽然三板流动性不好,但要看未来的发展。他坚定看好新三板,他表示,两会带来了新三板三个重大利好:1、多层次市场,即新三板发展完善再推出注册制;2、一个不用排队的A股——战略新兴板延后推出;3、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中提到,不论市场怎么动荡,都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分层制可能成为圈钱的游戏,把新三板市场玩死
对于即将出台的分层制度,晏小平认为不要对创新层抱太高期望。分层的好处在于可以将优质资源快速集中到小部分公司,但同时也像抽血一样,将三板本就稀缺的资源集中到10%的公司,使得剩下90%的公司更加边缘化。随着新三板的资源越来越稀缺,新三板将变成圈钱的游戏,这样会把市场玩死。
甘霖在这个问题上与晏小平保持一致。他表示实行分层制相当于为优质企业创造了一个“小主板”,而这会导致剩下90%的企业无法充分共享资源,这违背了新三板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宗旨。
张驰对此有着不同的见解:美国纳斯达克也分三层,未来将从分两层到分三层、分四层,再到分板。这既是政策走向也是必然趋势。分层可以降低投资人判别企业信息不对称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此外,分层以后创新层和基础层一样都可以融资,只不过好的企业估值高,差一点的估值低而已。张驰称,在新三板,所有机构的信息来源是一致的,机构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竞争,这样的市场才有前途。一个有前途的市场应该是“二八”法则,20%的优质企业掌握资源,值得投的企业也就10-20%。投资不能像撒胡椒面,应该专注于一两个行业,找优质的企业深度投资。
新三板企业引入做市商的利弊
针对参会嘉宾的提问,张驰表示能分到创新层的企业要尽快做市!因为首先一旦分层,就意味着目前分散在6583家企业的资金会向创新层聚集。其次,今年包括公募基金、银行、保险、社保基金等大资金将进入新三板,由于二级市场可以提供交易的活跃度和流动性的改善,因此绝大部分交易会在二级市场完成。此外他还预计,今年7、8月份新三板会有一波大的行情出现,能在这波行情中提升价值的,只有已经做市的企业。最后张弛提议,做市价格需要与做市商协商,尽量定在定增价格的80-90%,否则价格上不去。
晏小平对此依然持不同观点:企业如果够创新层的条件就够主板IPO的条件,那么就千万不要做市。因为根据新三板最新规定,挂牌企业往主板申报IPO材料的要清理三类股东:信托、契约型基金、资管计划,而这三类资金正属于做市机构交易的核心对象。做事对投资人不可控,这相当于给自己套上绳索,将来会很难清理。
甘霖也表示,做市的坏处在于股东人数超过200人需受证监会监管,同时来路不明的股东也会给企业在监管中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章诚爽态度相对中立,她建议20亿以内市值的企业不宜做市,应首先做好宣传,通过协议转让把市值做上去,先融到钱,把企业发展好、市值做上去。未来盘子大了再考虑做市。
进入不了创新层,挂牌新三板是否还有意义?
张驰认为,如果未来五年都无法分到创新层,就没必要挂板,因为这样的企业太小没有投资价值。投资应选择有成长价值或者是细分行业龙头的。而如果未来两三年有信心上到创新层的,则应该进入新三板。因为政策在逐渐收紧,当利润达到创新层标准的时候,创新层的标准又会提高了。同时作为一个公众公司,也会让产业上下游对其更加认可。他提示,挂牌前要充分考虑未来企业的行业定位、发展空间、以及信心和决心,如果要挂一定赶早不赶迟。
罗党论针对此进行了补充,他表示今年新三板的主题不是分层而是分化,IPO与进入创新层是手段而非目的,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可能有潜力上创新层的公司更有投资价值。目前,罗党论和他的团队已经覆盖了2300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企业怎么给自己估值?
张驰的答案是:去年的估值普遍是15倍左右。但创新层的推出打破了以往的估值体系,今年很多确定能分到创新层,且未来成长空间很大的企业都给到今年对赌利润20倍以上的估值。然而这么高的估值已经超出了PE的投资范围,更接近于二级市场的投资逻辑。
晏小平认为,大量亏损的公司涌入新三板,传统的PE估值方法已经不适用,需要动态估值,主要还是看成长性。不同商业模式的公司应用不同的估值方式与体系。
新三板企业如何做好市值管理?
狮华公关董事总经理邓智欢对于三板企业如何做好市值管理讲得十分简单明了。邓智欢称企业进行市值管理,找投资人和传播渠道都很重要,但对于企业而言,需要首先练好“内功”。自身业绩是最最基础的;其次企业管理者应明确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考虑清楚这个问题的企业家会在执行时更有毅力和信念;最后就是企业的战略规划要有一个投资人能够接受的逻辑,要把企业价值清晰、完整的表达。
冯晰针对这个话题援引了一个生动的案例:九鼎的市值增长并非利润增长,而是利用好了每一个增发杠杆的拐点做大市值,即企业业务层级的拔高。这有可能是业务规模的上升,也有可能是商业模式的提升。企业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有更大跑道的企业。冯晰曾成功帮助多家企业成功挂牌三板。
章诚爽对此表示,新三板的市值管理更适宜那些商业模式可塑性高、创新性、成长性,同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她还提示,企业在挂牌前最好引入一轮战略投资人,包括上市公司或有经验的PE作为战略投资者,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她认为对于小企业,如果要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必须学会借力,借助战略投资人的影响力宣传自己。对于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公司价值宣传时,应该借助于媒体,结合公司全年计划,根据公司所发生的资本大事件及所处行业的政策法规、发展趋势和可比公司动态等,深入发掘公司投资价值和宣传亮点。
张驰认为,市值管理就是一个“让市场知道你在做什么”的充分沟通的过程,通过宣传让更多合格投资人知道自己,再通过技术和渠道把企业的亮点进行包装。他还提示,企业的估值要循序渐进,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对于新三板企业的市值管理,罗党论则认为中小企业谈市值管理太早了,一个企业值多少钱难以量化,如果不能在细分行业做到或有可能做到龙头,企业不一定有很大的投资价值。
最后,张驰预测新三板未来三到五年的政策发展方向:
1、分层会使现有资金从基础层向创新层流动,创新层交易会活跃;
2、公募基金进入新三板,间接降低500万门槛,让普通人买得起新三板基金。这将同时使得创新层的交易会更活跃,估值会更高。另一方面做市商缺乏,会使VC、PE被引入成为做市商;
3、随着估值的提高,流动性的进一步改善,创新层会推出竞价交易,创新层的定价和交易规则就会与A股创业板一样,当是否去A股IPO对企业影响不大的时候,转板制度会平稳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