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科风投周小南:未来最靠谱的盈利模式是“投资+孵化器”
导读:近日,在“广东创新+”活动启动仪式上,粤科风投总经理周小南特意戴了一条红围巾——这是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评委的饰物。
近日,在“广东创新+”活动启动仪式上,粤科风投总经理周小南特意戴了一条红围巾——这是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评委的饰物。作为这次创业大赛的六位导师之一,周小南希望,通过戴上红围巾向台下的年轻创客,传递这样的含义:“我还很年轻,乐意与青年创业者合作,欢迎加入我的战队”。
作为圈内十多年的资深投资人,周小南认为当前做创投的方式正在嬗变。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随着双创热潮的推开,大量孵化器的涌现带给传统的创投新的生机。以往是投资人到处找项目,现在有许多项目上门,更可有针对性在孵化器挑选项目。而早中期的创投基金和孵化器融合,既能助推孵化器发展壮大,也能让创投资金实现更大的效用。
孵化器避免投资的盲目性
《21世纪》:自从“双创”提出以来,全国很多城市都掀起了创业创新的热潮,也催生了众多科技孵化器。从投资人的角度讲,以前经常需要做的事是到处找项目,现在科技孵化器遍地开花之后,是不是可以认为现在的情况变成项目在找投资人?
周小南:科技孵化器的大规模出现,对以往做风投的经营方式带来的变革是革命性的。从投资人到处找项目,到投资人到孵化器定点对接好项目,当然是有了孵化器后比较理想的状态。如果要具体来看的话,孵化器带给投资人的好处有三方面:
首先,孵化器的运作是成规模的。以往整个社会中,会有不同的渠道进行投资,但项目比较分散。孵化器是针对创业而产生的,尤其是管理基金和上市集团的投资。孵化器的大量涌现和运作,给天使基金投资提供了很好的对接渠道。这种渠道的对接,甚至可以在很短时间完成,极大地减少盲目性,提高了投资的便利性和目标企业接触的机会。
现在在粤科集团内部,有融易孵等孵化器,也有粤科风投这样做早期投资的二级公司。我一直提倡,粤科风投要和融易孵平台实现在粤科集团内部的运作融合。我比较乐观的愿景是,孵化器平台的项目足够多,我将办公室设在孵化器里面,天天找孵化器的创业者聊天,给他们做指导,共创大业,不用在大海里捞针。
其次,由于孵化器是集聚创新创业项目的,我们可以与孵化器运营体一同控制项目入驻的品类、范围,有针对性地扶持、运作,这就是目前各种专业孵化器,受到青睐的重要原因,这对于投资的契合度就更高了。
第三,入驻项目或初创企业经过了孵化器的筛选,经过评估,它代表了该企业有了一定的创业水平、创业的价值等等,减少了投资的不确定性。
“投资+孵化器”开始两三年最关键
《21世纪》:现在出现各种类型的孵化器,有收租金、办活动,但大体上较为成熟一点的都有第一个共同点,就是做“孵化器+投资”,您怎么看?
周小南:收租绝对不可持续。拼租金低导致孵化器之间相互竞争,创业者因为租金低在孵化器之间跑来跑去,这也是对创业者的不负责任。从商业角度来讲,个人觉得比较好的盈利模式就是孵化器+投资。如果孵化器能够自带一些投资的功能,持有一些好的早期创新企业的股权,因为现在,创新股权是最增值的资产,对于孵化器来说,是一个长期的支持,创业者在起步时也确实需要资金的支持。这种模式可以使两者相互得益。
《21世纪》:高收益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对于“投资+”模式的科技孵化器和参与进来的投资基金,如何规避风险?
周小南:投资风险主要在于股份是否会增值。关键要增强投资的眼光,争取更多优质的股权,通过股权增值,去为孵化器的发展争取更多的后续支持。对于科技孵化器来说,最开始的两三年极其关键,关系着“孵化器+投资”模式生死存亡。这个时期,孵化器需要为入驻的创新创业项目大量“烧钱”,而入驻项目还没有为孵化器“生钱”的能力。一旦孵化器没有持续的现金流,就有可能无法坚持,甚至走进倒闭收场的悲剧结局。
这就对投资人的投资眼光提出了巨大挑战。要评估孵化器现金流的状况,股权变现的能力等,确保在前几年的运用中,该孵化器能够在还不能维持正现金收入的情况下,还能继续撑下去。
只要做扎实,两三年后,第一批入驻项目中就有项目通过增值退出、上市、新一轮融资等方式“反哺”投资人和孵化器,这时候孵化器后面长期的盈利问题就解决了。尤其是出现一两个“明星项目”,这种改变就会更显著。
另外,孵化器还要增强增值服务能力,例如去判断该企业所缺的资源,为入驻企业的成长、成功奠定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