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潮下VC生态:每小时都有项目 给卡号就打100万
导读: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在020最为狂热的时候,到中关村创业大街一看,创业者、投资人和朝圣者如同钱塘江大潮,扑面而来又腾空而去。蜂拥的潮涌下,记者追问创业大街的创业成功率有多大,大多数人的答案为1%左右,而创业者范伟的答案是万分之一,“因为万一成功了呢。”
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在020最为狂热的时候,到中关村创业大街一看,创业者、投资人和朝圣者如同钱塘江大潮,扑面而来又腾空而去。蜂拥的潮涌下,记者追问创业大街的创业成功率有多大,大多数人的答案为1%左右,而创业者范伟的答案是万分之一,“因为万一成功了呢。”
每个小时都有新项目
“谁都可以创业,谁有idear就可以拿钱。”回忆起过去一两年的投资劲,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副总裁张予豪说中国投资市场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一个创业者,没有团队,光凭计划书,其项目估值就可以达到一千万,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项目上线后,估值几千万是常有的事。
张予豪表示,在创业风潮鼎盛时期,中国几乎每小时都在产生新的创业项目,总共有1.7万多家各类基金和投资公司活跃在创投市场里寻找项目,企业主、分析师、互联网公司员工,纷纷投身风险投资领域当起了基金合伙人,稍好一些的项目几乎都有多家基金排队等着投钱。
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上,最有名的段子是,一个保安说自己要做外卖,在一个月内拿到了几万块钱投资,几个月后,钱用光了,转一个方向又来拿钱。
“项目过热的时候,一个项目拿到八百万上千万很正常,而同等项目,在美国投资不会超过300万人民币,差价在3到5倍左右。”张予豪说,020最热的那一段,投资者不是投资,是投机,都知道风来了,但谁也不知道风口在哪里,大家都希望找到市场上的独角兽,看谁都像独角兽,谁都不愿意失去机会,于是大家都拿钱砸,一砸就砸出了泡沫。
《2014年中关村天使投资年度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天使投资案例1463起,总投资金额59.57亿元,投资总额较上年增长490.3%,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407.2万元。据清科集团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募集天使投资基金124只,新募基金规模超过203.57亿元。天使投资案例达到2075起,披露投资金额101.88亿元。
在大众语境中,angel(天使)/VC/PE三者都可认为是VC,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风险投资,在中国又被叫做创业投资,以上的数据只是统计了部分可查的天使投资,还没有包括VC和PE投资,以及私底下那些没有披露的天使投资。所以,在近年来这场染红互联网半壁江山的创投大战里,究竟有多少钱被烧掉了,有多少投资是成功的,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唯一可以感性描述的是,近两年来,中国北京等一线城市的人民很“幸福”,使用APP出门打车有补贴,吃饭有补贴,租房有补贴。在O2O创业涉及的各大领域里,创业公司用天使轮或者A轮融到的钱大幅提高了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营造一段虚幻的盛世繁荣,随即创业公司又成批倒下,可谓悲壮。
“给卡号就打100万”
创业之初,掌游移动CEO段利军也经历了一次风投的天方夜谭幻境。
2013年初,媒体报道了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创业者段利军的故事,文章被一个从美国硅谷回来的华人投资者看到,投资者从文章里面找到段利军的联系方式,加了段利军的QQ,双方在QQ上聊了十来句,就给了电话号码,电话聊了十来分钟后,对方突然问段利军有没有银行的卡号。“我想投资你,给你打100万。”听道投资者的话,段利军吓了一跳。
“我有点晕了,然后我就去把5个核心创始人,拉到一个会议室,秘密开会。说有一个投资人要投100万给我们。大家第一反应就感觉这肯定是一个骗子。”段利军说,感觉对方是骗子,拨通电话跟对方再次聊了二十多分钟,对方坚持说要他的卡号。
“骗子给你打钱,你还怕什么。”跟大家沟通后,段利军心想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就打算去办一张卡,结果不巧,恰遇上银行搬迁,便去参加别的活动,倒也没有在意。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投资者又给张利军打了一个电话,询问办卡事宜,双方在电话中沟通后,对方竟又邀请段利军到深圳去,还给他们买了飞机票。
怀着忐忑的心情,段利军等人飞到深圳,这时双方才第一次见面。首次沟通后,段利军才明白,投资者如此笃信并坚持投资的原因,因为段利军的创业项目,跟他曾经想做的项目特别相似。
一番深谈后,投资者发现,段利军的项目并不是自己要找的那种类型,但段利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成了朋友。最后,段利军的百万投资没有拿到手,但投资者还是借给他20万,靠着这20万,段利军注册了一家公司。不久,他就拿到了投资,搬离了创业咖啡店,踏上了创业的另一个新征程。
资本天生原罪,逐利而生,段利军的故事算是浮躁的初创时代,一个不可多得的温情故事,它诠释了天使投资的最初意义,兴起于美国的天使投资,最初是大量成功企业家在经济和财务自由之后,不愿意就此退休,愿意跟年轻人在一起,来一轮新的创业。“对我来说,天使投资是雪中送炭。”段利军说。
像炒股一样炒创业者
在这场投资风潮中,手里拿着100万的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投资人。他们就像股票市场上的短线炒家一样,买的从来都不是远景和股息,只是这支“股票”的“热度”。到手之后立刻想办法寻找接盘者,倒手套现。
这些小公司在盲目的投资者手中击鼓传花,一把一把地烧掉投资,只是谁也不知道鼓声到什么时候就停了。
“在美国,大概有80万到100万的天使投资人,中国的这个数字到底有多少,谁也不知道。在三年以前,天使投资是完全陌生的词。现在越来越多地看到这个词汇。”
年初,在2016年中国互联网+创新者年会上,中国著名的天使投资者薛蛮子表示,对于创业者来说,良好的投资机制,是从最开始的起步阶段,找到投资人,在小规模范围内验证你的模式,再找到风投和PE接盘,能够融A轮、B轮。但现实中,这一机制却夹杂种种骗局和窘境,甚至风险。
“拍卖时间”的创业者张迪奇在创业大街浸泡了三年,除了自己的创意被抄袭,他们不得不跟自己的“影子”战斗外,创业期间,张迪奇还见多了光怪陆离的创业“暗箭”,“这个圈内的某个著名孵化器,拿到了政府的补助,找了8个有光环的人撑门面,自己没有项目,打着投资者的身份跟创业者聊,弄了8个项目,把产品外包出去,让这8个人操刀这几个项目,负责找接盘侠。”张迪奇说。
2014年,张迪奇的创业项目正在寻找下一轮投资,有投资者突发奇想,“你们可不可以卖姑娘(的时间)”,声称只要张迪奇在网站上卖姑娘就可以给他投资,张迪奇哭笑不得。在这些投资者看来,只要“卖姑娘”就会有大量的流量涌入,等公司估值高了,就可以找下一家接盘。
“现在所谓的项目哪有一年见利润的,都是‘估值’,直接卖给下一家,击鼓传花。”
创业者范伟说,目前在创业大街上的私募基金也是鱼目混珠,“我认识个私募,刚募集了六千万,到处找项目,捞一把就走型的,很多投资公司都这样,还有的只有公司,没钱!”
范伟称,这个私募公司以30%的利率来募集资金,他们没有实力做真正的投资,只希望快点找到下一家来托盘。创投双方对于投资江湖的灰色游戏,都心知肚明,在这种催眠的氛围下,双方都侥幸自己可以在泡沫被戳破之前,逃离漩涡。
寒冬已至?
鼓声终于还是停了,从中关村到全中国。
2015年,A股市场经历了剧烈震荡,演绎了从“慢牛”到“疯牛”,再到“快熊”的乐极生悲走势,部分投资者和机构的钱被股市套牢,创业获得融资也变得不那么容易了,说好的融资,有可能第二天就变卦,创业者内心惶惶。由于缺少资金链输入,大批没有造血功能的初创企业成批倒下,一夜之间,火热的创业形式好像被冻了起来。
020大量死掉之后,许多创业失败者开始写创业的血泪史,诸多表述中,创业者虽然感恩于风投,但对投资者也是心态复杂,像风投的资金到账慢,资源支持为零也成为企业衰败的一个缘由。
掌游移动CEO段利军告诉记者,自己的公司已经拿到了2轮投资,经历了整个创业历程,感觉中国创投资本缺乏契约精神,“除非钱到账了,不然你签了多少合同都没有用。”段利军说,目前有两个公司跟他们签有投资意向书,但他不确定是不是能拿到投资。
“‘投资前我是你大爷、投资后你是我大爷’,钱进了创业者兜里,主动权也随之而去。血的教训太多了,越是经验丰富的风投越会在‘给钱’之前,最大限度地约束创业者、规避自身风险。”律师刘辉跟记者描述了投资者心态,以至于创投双方在创业之初就签订下了对赌等协议来平衡双方。
刘辉律师是北京市燕园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如今奔赴在投资和创业一线。在他看来,这种创投双方的撕逼大战,反应了中国创业环境的不成熟。许多创业项目仅仅能拿到初创资金,在创投界有种说法,叫做“A轮死”,因为大多拿了天使轮的项目,最多活到A轮就会倒掉。
资本寒冬来临,行业风声鹤唳,作为一个投资人,刘辉坦言,投资的成功率不到1%,经过这场洗礼,交了学费的投资者更加谨慎。在他看来,“寒冬既是创业者的寒冬,也是投资者的寒冬。寒冬首先是投资人的寒冬!因为很多时候,投资人输不起,而创业者却能!对于投资人来说,如果大把的钞票攥在手里却投不出去,这心情比阴魂不散的雾霾不知还要灰暗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