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数据创业企业融资情况
导读:从上图可以看出,针对大数据行业应用的创业公司占52%,其中提供营销和金融风控数据服务的创业公司最多,这一方面反映了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在资本寒冬形势下,资本更亲睐有成熟商业模式的项目。
针对数据的采集和交易也成为热点。大数据的基础是数据,而大部分传统企业在以往并没有这方面的考量,进入数据时代之后,数据之间的共享、交易才能带来更大的价值,针对这个方向的创业公司也有着不错的前景。
从时间来看,各月分布较平均,下半年进入资本寒冬以后,大数据企业融资步伐也并没有减慢,反而逆势而上,表明资本市场对大数据行业的信心。
从金额上看,其中融资最多的项目为九次方,2015年共两轮融资7亿人民币。融资上亿的大数据公司达到19家,占35.8%,A轮以上融资均为千万及以上级别,资本对大数据公司毫不吝啬。
从轮次来看,获得A轮融资企业最多,有18家,A轮以下企业有32家,占总数一半以上,大数据行业创业企业大部分处于初期。但已经走过两三年的创业企业大都活的不错,从传统营销手段转向大数据营销的“品友互动”走上Pre-IPO,九次方也宣布明年有上市计划,在行业深耕,前景是光明的。
投资机构方面,除了老牌的红杉、经纬在大数据行业有上亿的投资外,投资大数据的公司和基金众多,且部分大成立时间不长。很多新晋投资机构在热门投资方向上竞争不过行业大佬,把目光投向更有前瞻性的领域,大数据就是他们的一大热门方向。
大数据是一座冰山
2015年中国大数据领域的创新公司总共获得近50亿人民币的投资,而美国在2013年大数据领域的新创公司就获得了36亿美元的投资,硅谷大数据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今年的估值已达200亿。以中国如此大的数据量和潜力来看,接下来大数据领域的投资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随着技术和理念发展,“大数据”在中国逐渐落地,行业应用不断增多。除了营销、金融等原本就需要数据驱动的行业,逐渐以更大的数据量和更完善的数据分析改善业务之外,大数据更需要应用在健康医疗、交通、气象、公共服务治理等方面,大公司通过引进大数据改善经营和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于此相支撑的硬件技术、数据采集、可视化等方面都会不断扩大市场规模,这些都给了资本信心。
相对于前几年很多公司号称自己是“大数据”公司,但实则仅仅是查询搜索或是还在利用人工搜集数据的状况相比,目前很多创业公司已经有了很好的行业知识、技术架构、数据采集能力和算法分析能力,这些给未来行业的良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大数据培训和竞赛领域也不断发展,为大数据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2015年中国大数据交易白皮书》预计,2015年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421亿美元,大数据公司风头正劲。但大数据在中国发展不过几年,从技术到分析水平都还在学习阶段,在技术基础设施领域,中国创业公司创新明显欠缺,同时也存在部分企业并没有相关的技术实力,却乘着政府政策扶植的东风谋求发展,给行业带来一定的概念泡沫的情况。
“冰山在海上之所以显得庄严宏伟,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数据之所以显得能量巨大,是因为需要巨大的数据量为支撑,通过分析挖掘搞清楚水下的“八分之七”,才能得出最精华的结论。搞清楚水下,就是未来的机会所在。